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教科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94033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教科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部分 句子 黄山奇石1.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仙桃石”是给一块形状像传说中的仙桃的巨石所起的名字,黄山中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因形取名,使自然形成的石头更加趣味横生。“飞”字写出了“仙桃石”所处地理位置的险要,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落”写出了“仙桃石”立足“石盘上”的从容轻巧。2.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这句话在详写“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基础上,概括地介绍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

2、石的有趣。一个省略号告诉我们黄山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正等你给它们起名字呢!从而引发了读者前去观赏奇石、游览黄山的向往,言有尽而意无穷。少年聂耳1.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侧耳倾听。这段话是对小聂耳行为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一个专注、认真、执著的小男孩儿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常常”表示频率,表示小聂耳的行为持久。“坐”“手托下巴”“一眨也不眨”“侧耳倾听”几个词贴切形象地刻画了小聂耳的专注和认真。2.傍晚,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细雨。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 “似乎”是仿佛、好像的意思,作者不确定的表述却给人以充分的

3、理解空间,也许聂耳太全神贯注了,因而根本不知道下雨的事;也许他正陶醉于悠扬的笛声之中,不愿意停下来。“全神贯注”的意思是说聂耳吹笛子时精神高度集中,好像连下雨都没有感觉到。聂耳在雨中吹笛子的动作及神态描写,非常准确传神,把专注、认真、热爱音乐的少年聂耳刻画得生动形象,体现出文章在选材上的以小见大的特点。画鸡蛋后来,达芬奇无论画什么,都能画得又快又像,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无论都”这一关联词语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表达了达芬奇刻苦学画的结果;“又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快”“像”正是他成为世界著名画家的证明。这个结果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达芬奇之所以无论画什么,都能画

4、得又快又像,与他小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是分不开的。小猫咪穿鞋子1.小猫咪看见人们穿着鞋子走来走去,很羡慕。他想:“我怎么没有鞋子呢?”小猫咪回到家,东找西找,好容易找到四只鞋子,就好奇地穿在脚上,走到院子里。两个表示心情的词“羡慕”“好奇”很形象地描写出小猫咪想穿鞋子的原因,可以看出小猫咪的行为完全出于感性,也为后文作了铺垫。“东找西找”“好容易”形象地描写出小猫咪找鞋子的辛苦。2.小猫咪脱下鞋子试了试,真是这样。从此,小猫咪再也不想穿鞋子了。“这样”指代妈妈说的话;“再也不”强调小猫咪的态度和认识。这段话与课文第一段相呼应,表现小猫咪的变化,也使小朋友认清了做什么事要多看多想,全面考虑,不要因

5、为一时的兴趣而犯了可笑的错误。寓言两则1.有一只猫,总爱吹嘘自己,对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盖。这句话介绍了这只猫的弱点,而“爱吹嘘”正是“百般掩盖”的原因。“百般”形容采用多种方法,形象地描绘出猫掩盖的程度,也可以看出其实这种掩盖也并非是件易事。2. 大概是贪看美景,他们竟没注意天阴下来,要下雨了。等他们想要回山上时,豆大的雨点已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这是故事发生的原因、条件。“大概”这个副词表示一种推测,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体现出作者语言的准确性。“竟”表示意料之外,与“大概”连用,既有强调作用,又为下文遇雨作了铺垫。“要”与“已”两个表示时间的副词用得很贴切。“劈头盖脸”则更形象地描绘出雨下得

6、很急很大,与“豆大”相呼应,语言生动准确。声音的秘密1.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从小就注意观察和动脑筋。交代了小帕斯卡从小就具有注意观察和动脑筋的良好习惯和品质,这是他能发现声音的秘密的原因,也是他后来成为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2.这刀叉和盘子相碰的声音,谁听了都不会在意,可却让帕斯卡着了迷。“在意”是注意。“着了迷”说明听得认真。“谁”指大家,也包括我们。这句话写出了帕斯卡对声音很感兴趣,听得十分认真,从中我们了解到他是多么善于观察啊!小芳找舅舅 1.她们怎么也找不到舅舅家了,急得在路边团团转。“团团转”极形象地描写出了小芳和妈妈找不到舅舅家着急的样子。2.民警领着她们来到公安

7、局的一间屋子里,指着桌子上的一台机器,对小芳说:“这是电子计算机,它能帮你找到舅舅。”小芳和妈妈得到了警察的帮助,这种帮助是借助计算机来完成的。就此引出了揭示文章主题的内容。苏红的画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苏红哇哇地哭了起来。这句话描写了事件的发生,“啪”字写出了水彩笔掉在纸上的刺耳的声音,很形象。“哇哇地哭”描写出苏红此时此刻的心情:难过、伤心。“哇哇地哭了起来”与“满意地端详”形成对照,让我们也为这幅要参加评奖的画而感到惋惜。聪明的小高斯小高斯的回答,使老师感到震惊,因为他自己也是第一次知道这种算法!他惊喜地看着小高斯,好像刚刚认识这个砌砖工人的儿子。老师的“

8、震惊”、老师的“惊喜”不仅逼真地表现出老师当时的心理状态,而且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小高斯的聪明才智。“也是第一次知道这种算法”更进一步说明了小高斯的计算是数学领域的一个突破性的创造。一定要争气 1.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有耐心和细心。仅仅一句话,就说明了实验的难度。要完成这样的实验要有三个条件:技术、耐心和细心。这为后文童第周的成功作了衬托性铺垫。2.童第周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要努力办到。从此,他不声不响,刻苦钻研做实验,一遍又一遍,失败了再重做,终于把这项实验做成功了。这段话是对童第周心理和行动的描写,紧扣文章主题。“不声不响”、“

9、刻苦钻研”“一遍又一遍”、 “终于”“成功了”等词语传神地表现了童第周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使童第周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立志造桥1.他想:“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永远不会倒塌!”2.他想:“我长大以后,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不会倒塌。”这两个对比句中,第一个句子比第二个句子多了“一定”“永远”,第1句的末尾用的是感叹号,第2句的末尾用的是句号。从“一定”中可以感受到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永远”与“结结实实”相应表现出了茅以升对家乡、对家乡人的热爱。“感叹号”既能体现出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不可动摇,又能感受到茅以升当时站在断桥

10、边难过、激动的心情。而第2句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聪明是什么这三个孩子的做法仅仅是聪明吗?此反问句比陈述句“这三个孩子的做法不仅是聪明。”表示的语气更强烈,表达效果更好。此句的含义是:聪明的人不仅仅要智力发达,还需要有爱心和具有忘我、无畏的品格。这是三个孩子的行为诠释的真谛:他们因为有爱心,有忘我、无畏的品格,才共同战胜了困难,赢得了共同的胜利。快活的小河 三个好朋友,手拉着手,跳着,蹦着,唱着欢快的歌儿,一起向大海奔去现在,小河同泉水、瀑布一样不怕吃苦,顽强勇敢,这些品质是从朋友身上学到的。它们“跳着,蹦着,唱着欢快的歌儿”,充满了快乐。是什么使它们快乐,是朋友相互间的鼓励,是合作使它们成长,

11、并获得了真正的快乐。此句让我们体会到小河、泉水和瀑布这三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时的愉快心情,从中感受合作的快乐。不动笔墨不读书1.毛泽东惊喜地接过书,高兴地翻了翻,笑着说:“我当时喜欢读这本书,有什么意见和感想就随时写在书上,现在看来,这些话有好些不正确了。”这是对毛泽东动作神态的描写。“惊喜”“高兴”表示收回书的激动心情;“接”“翻了翻”等动作表现了毛泽东对书的无比珍爱。而毛泽东笑着说的这句话既说明了“动笔墨”的好处,又表现出毛泽东严谨的科学态度。2.在书页的天头地脚、字里行间,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这些字是毛泽东用毛笔小楷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写下的,还有不少标记符号。此句告诉了我们“动

12、笔墨”的方法:做标记的位置在“天头地脚、字里行间”;做标记还可以用一些符号,如圈点、三角、单线。这一段详细的描写形象地表现出毛泽东是怎样读书的,表现了毛泽东刻苦认真的读书态度,使“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更具体可感了。徐悲鸿画马1.他画的马,不论是奔跑的还是静立的,不论是单马、双马还是群马,都充分表现出了各种马的神态。“不论还是都”这一组关联词语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但结果不变,“还是”表示并列。先从马的状态上列举,后从马的数量上列举,使表述完整全面并且形象生动,语言简洁,只寥寥数语却十分生动地表现出徐悲鸿笔下马的神韵。2.他画的奔马图,骏马气势雄壮、四蹄生风,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显示出一股巨大

13、的力量,看画的人仿佛可以听到“嗒嗒”的蹄声。这段文字详细地描绘了徐悲鸿的奔马图,分别从画本身和看画人的感受两个角度来描写。画本身描写了骏马的气势、神态及显示出的精神力量,又从看画人如临其境的感受写出了马的栩栩如生,进而表明奔马图真不愧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一群光头男孩布莱恩难过极了,觉得自己很丑。他的病虽然好了,却整天躲在家里,不愿意去上学,连最要好的朋友也不愿意见,大家都很着急。一头漂亮的金发没有了,一个光头,的确是件让人难过的事。布莱恩的“躲”“不愿意去”和“不愿意见”,形象而深刻地表现出他的内心感受:难过、自闭和自卑。“大家都很着急”则表现出布莱恩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表现了大家对布莱

14、恩的关心。该段为后文“一群光头”的出现作了铺垫,我们也知道了布莱恩不愿去学校上学的原因。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1.小鹿穿过山谷,跑上险峰,他决心采来顶峰上的宝石,夺取比赛的胜利。突然,他看见小刺猬从山崖上滚下来。小鹿急忙奔过去接住他,自己却猛地摔倒在岩石上,腿和脚都摔坏了这一段一方面描写了小鹿寻找答案的过程,另一方面写小鹿救助小刺猬的过程。作者抓住“穿过”“跑上”“采来” 几个动词,表现出小鹿不仅有远大志向,而且还会为之付出全部努力。“奔过去”“猛地摔倒”又表现出小鹿在关键时刻舍己为人的精神。2.孩子,不用说了,我们已经从你身上发现了最美的东西,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小鹿让我们发现了世界上

15、最美的东西:一颗充满友爱的心。的确,心灵的美虽然看不见,听不到,但它却是最美的,是我们用心培植和感受的美。爱护书籍鲁迅把自己的书精心地放在母亲床边的红漆箱子里,箱子里空大的地方放大书,空小的地方放小书,摆得整整齐齐。“精心地”意思是专心地、细心地、仔细地,但“精心地”要比“专心” “细心”还要认真,还要用心,所以我们从这个词中看出鲁迅非常爱护书籍;“整整齐齐”要比“整齐”效果好,更能体现出鲁迅爱护书籍。“空大的地方放大书,空小的地方放小书。”则说明了鲁迅做事有条不紊。“精心地”“摆得整整齐齐”这些细致的行为描写突出了鲁迅对书籍特别地珍惜。窗外听课的孩子1.于是,他每天把鹅赶到河里,然后跑到学堂窗外听老师讲课,放学时再把鹅赶回家。这段文字描述了王洙在窗外听课的过程,“然后”“再”表现了王洙的“发现”使他一举两得,放鹅、听课两不误。2.王洙勤奋好学,长大后当了官,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困苦的童年,于是,他出钱在家乡办了一所学校,专门让穷人家的孩子来读书。这段文字不仅赞扬了王洙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也赞美了他不忘根本、为民造福的精神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