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94007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学情分析: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一般都会很喜欢读,很快就能熟读成诵。但是,诗歌的朗读讲求韵律,节奏,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把握好这点还比较困难。诗中的“婆婆,婆婆,”这两个词该怎么读好,一般学生一时也很难把握,教师在这几个地方要注意适时点拨、指导。还有“盲婆婆”也就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是很难想象的,对八九岁的孩子来说更是缺乏认识。所以我觉得在上课之前应该做一些铺垫,可以让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体验一天盲人的生活。这样学生读悟课文时才会有更深的体会。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首诗歌极富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婆婆因“盲”间隔了与五彩世界的交流,生活

2、也因此灰暗而寂寞。如果学生课前有了一天的体验,那感受也就会深刻一些了。“蝈蝈”叫声美妙动听,送一只给盲婆婆,让她分享田园情趣,唤起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回忆,能减少一些生活的缺憾。教学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诗歌的题目就值得仔细品味,可以借以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思考。如: “蝈蝈是送给谁的?”“题目告诉我们这位婆婆是一个盲人。那这个婆婆平时是怎么生活的呢?”,“是谁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他为什么要送盲婆婆蝈蝈呢?” 2、诗歌第一小节,应该抓住“乐呵呵”、“喜滋滋”这两个词体会“我”高兴的心情。也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两个词的区别。这两个词意思相近,但是也有一些小小的区别,“乐呵呵”是表现在脸上的,“喜

3、滋滋”是一种高兴的心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词还都是“ABB”式的词语。可以让学生再说几个这样表示高兴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增强他们对这种词语结构的感知。3、第二小节,开头两个“婆婆,婆婆,”该怎么读呢?我觉得这里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这个小男孩是在哪喊的?学生想象的情境不同,这两个“婆婆”的读法自然也就不同。边读边想,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本情境,还能体现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在教学此小节时,还可以抓住“替”这个字启发学生想象以前小男孩为盲婆婆做了哪些事呢?4、第三小节,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基础上,我觉得可以在这里设计一个说话、写话训练:歌声会_看到_歌声会_听到_歌声会_想到_歌声会_闻到_教材是个例子,学生通过读读说说、学学用用,不仅内化了文本而且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 5、第四小节,我认为主要抓住最后这个省略号来展开教学。一方面让学生说说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另外这里的“咯咯,咯咯,咯咯”是蝈蝈的歌声,这里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蝈蝈仿佛在用歌声告诉盲婆婆什么呢?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想如果这样做就是借助阅读中的空白,激发儿童的想象思维,引导学生纵向、横向、思维,可以拓展儿童的生命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