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学段(期末)考试试题文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927220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9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学段(期末)考试试题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学段(期末)考试试题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学段(期末)考试试题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学段(期末)考试试题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学段(期末)考试试题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学段(期末)考试试题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学段(期末)考试试题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天水市一中高一级天水市一中高一级 20172017 2018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学段考试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学段考试 历史试题 文科 历史试题 文科 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030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分 共共 6060 分 分 1 史记 货殖列传 中说 农不出则乏其食 工不出则乏其事 商不出则三宝绝 虞 泛 指掌管苑囿 田猎的人 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 民所衣食之原也 作者实质上主张 A 农为邦本 B 重农抑商 C 农 工 商三业平等 D 士 农 工 商四民平等 2 一头犁牛半块田 收也凭天

2、 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 早也香甜 晚也香甜 布衣 得暖胜丝棉 长也可穿 短也可穿 草屋茅舍有几间 行也安然 睡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 小船 鱼在一边 酒在一边 日上三竿犹在眠 不是神仙 胜似神仙 对上述材料的解 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 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3 汉武帝时 从事盐铁者由国家供给粮食费用及生产工具 但得由政府主持出卖 民间不 得再私铸铁器及煮盐 如违将施以 钛 脚镣 大趾 之刑 这一经济措施 A 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 B 开创了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 C

3、 与其宣扬的儒家伦理相悖 D 完成了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 4 明代蒋以化 西台漫记 中记载 大户张机为生 小户趁织为活 每晨起 小户数百人 嗷嗷相聚玄庙口 听大户呼织 日取分金为饕餮计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 小户一日 不就人织则腹枵 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材料中反映的经济新现象是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丝织业的规模扩大 C 生产部门分工细致 D 机器生产成为新宠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中写到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 宋朝时代值得注意的是 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现象属于宋朝 商业 革命 的是 A 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富贵矣 B 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

4、问世 C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 具是铺席买卖 D 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6 新航路开辟的后果之一是引起了 商业革命 下列现象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有 欧洲与亚 非 美之间的贸易发展起来 美洲所产的玉米 烟草落户欧亚大陆 非洲所产的咖啡成为欧美人们的日常饮料 一些特权公司控制了国内外贸易 东西方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 A B C D 7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 肥沃了整个世界 从这肮脏的下水道 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 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 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 文 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 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这是 1835 年法国思想家 托克维尔对英

5、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 变成 野蛮人 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造就的巨大财富 B 工业城市造成的环境污染 C 工业革命推动的殖民掠夺 D 工业革命带来的人性贪婪 8 数据表明 1851 年至 1871 年的英国女性在商业 公共管理 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用的人 数从 95000 人增加到 138400 人 增长率达 44 9 1871 年至 1911 年女性职员从 2000 人 增力口到 166000 人 占职员的比例从 2 增加到 20 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A 工业革命完成 妇女角色改变 B 民主政治进步 女权意识增强 C 对外殖民扩张 男性远离故乡 D 科学技术发展 妇女思想解放 9 与下

6、表反应的现象相关的是 1800 1880 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 单位 10 亿美元 蒸汽机广泛用于交通运输 自由贸易政策的实行 工业国以武力迫使落后国家通商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A B C D 10 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 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 十之一二 自同治 初 人多植桑养蚕 辄获奇羡 其风始盛 1878 年苏锡常镇的生丝总量为 355335 斤 合 177 6675 吨 洋行四处派人收购 遂致 家家载桑 户户养蚕 民间流行 养好花蚕 发洋财 之说 根据材料近代苏南地区的养蚕业 A 近代逐渐发展衰败 B 是民族资本主义的重要组成 C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 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

7、11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 有人说它是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 荫 这里的 花 和 柳 分别是指 A 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B 重工业和轻工业 C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D 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 12 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 属于推动 B E 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3 A 列强放松侵略为其提供发展机会 B 政治革命为其扫清发展障碍 C 群众性爱国运动为其赢得市场 D 政府的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 13 有位学者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历史事件是 第一次改变了几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 导地位 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这场 历史性变革 是 A

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4 阅读下面工农业总产值指数表 1952 年指数为 100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当时中国 年份 农业总产值 轻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总产值 1953 103 1 126 7 136 9 1956 120 5 173 3 262 3 1957 124 8 183 3 310 7 A 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 C 经济建设出现急躁冒进倾向 D 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中央提出了 调整 改革 整顿 提高 的新 八字方针 这 是全国工作着力点转移后实现

9、现代化的第一个大战役 对比 1960 年 八字方针 两者 提出的相似背景是 A 左 倾错误发展到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自然灾害导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C 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 D 左 倾错误得到有效抑制 16 到 1987 年 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 GDP 由 1980 年的 7 02 亿元 增长到 34 04 亿元 占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0 87 上升到了 21 34 对此 上海通史 认为 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 制度释放 的具体表现有 经济特区的设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浦东的开发开放 A B C D 17 大公报 载 1906

10、 年 1 月 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 婢膝奴颜 有伤气节 宣 布广东 广西两省官员 在下级见上级时 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 此后 各省纷纷效法 这说明 A 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B 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C 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 D 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18 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 有人作竹枝词 铁线纵横铁轨铺 几如地网与天罗 电车初试 人都怕 说是将来肇祸多 一段时间后 有人又作竹枝词 人坐车中称稳便 儿童指点 陆行舟 电车行驶通租界 市政经营仗市民 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 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人中国社会 B 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 C 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 D

11、 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19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 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 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 4 问题 并开创 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 的道路 30 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 新 政 90 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实事求是 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 20 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 1950 1973 年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个 黄金时代 1973 年发达国家出现经济 滞涨 现象

12、黄金时代 结束 你认为下列哪条建议可以被政府采 纳以使其走出 滞涨 困境 A 扩大社会保障支出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D 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 21 福利制度是国家或政府在立法或政策范围内为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上尽 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它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调整的重 要方式之一 这一政策主要体现出 A 对社会生产的调节 B 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C 企业 经营者革命 D 分配领域的社会化 22 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 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 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 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 它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 并给予工人更大

13、的责任和自主权 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 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 三则材料均反映出下列 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 A 福利国家制度 B 第三产业 C 经济全球化 D 知识经济 新经济 23 曾被列宁评价为 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 布哈林认为 它 并不只适应于内战 的某个发展阶段 而是万能的 普遍适用的 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 正常 形式 布哈林这种认识 A 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 C 反思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D 客观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24 历史学家黄安年评价某经济体制改革 在冲击旧有模式方面的勇气上具有开创性 兼有 成功和挫折 经验和教训 创新和夭折

14、 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 他评价 的最有可能是 A 苏俄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余粮收集制 B 苏俄采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 戈尔巴乔夫推行企业租赁和承包制度 D 赫鲁晓夫下放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 25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 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 致使地方经济发展严重失 衡 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 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 且失业率 很高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 部门失衡 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B 过于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C 强调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D 高度集权无视民生改善 5 26 苏联史学家闻一在 凯歌悲壮 中将苏联历史分为 凯歌年

15、代 退却年代 剥 夺年代 战争年代 战后年代 五个专辑 下列最能体现 剥夺年代 的是 A 余粮收集制 B 固定的粮食税 C 农业集体化 D 大规模开垦荒地 27 下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苏联经济在 八五 计划到 十一五 计划期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比较简表 A 赫鲁晓夫提出 20 年建成共产主义 的目标 B 勃列日列夫时期注重发展重工业 与美国搞军备竞赛 C 戈尔巴乔夫取消共产党的领导 实行多党制 D 赫 勃 戈改革的失败 28 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 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 从形式 上来看是没有 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 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 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 他

16、们不已经在做了吗 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 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 A 建立政治 军事一体化的欧洲 B 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 C 建立经济全球化对欧洲更重要 D 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 2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 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 以便让 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战争结束后 这一建议 体现为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 关贸总协定 签署 C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D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30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以及技术的广泛迅 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才真正进入全 球化时代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 B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C 全球范围内对市场经济的普遍认可 D 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二 材料题 二 材料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020 分 分 共共 4040 分 分 31 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全面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