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927045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卷I(选择题) 一、 选择题(本题共计7小题,每题6分 ,共计42分)1.为除去括号内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 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 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 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 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答案】D【解析】【详解】A.NaHCO3NaOH=Na2CO3H2O,由于NaOH适量,A项正确;B.Na2CO3CO2H2O=2NaHCO3,通入CO2可

2、以将少量的Na2CO3转化为NaHCO3而除去,B项正确;C.2Na2OO22Na2O2,在空气中可以将少量的Na2O转化为Na2O2而除去,C项正确;D.Na2CO3Ba(OH)2=BaCO32NaOH,Na2SO4Ba(OH)2=BaSO42NaOH,D项错误。故选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Al33CO32-=Al2(CO3)3B. 泡沫灭火器灭火是利用了Al2(SO4)3和小苏打的反应C. 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D. 氯化铝溶液滴入浓NaOH溶液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答案】B【解析】【详解】A、铝离子水解显酸性,

3、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故A错误;B、泡沫灭火器灭火主要成分是Al2(SO4)3和小苏打,Al2(SO4)3水解呈酸性,小苏打水解呈碱性,二者会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二氧化碳、和水用于灭火,故B正确;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Fe和Al2O3固体物质,原子种类和数目均未变,并且反应物、生成物均为固体,所以固体物质质量不变,故C错误;D、AlCl3溶液滴入浓的NaOH溶液中会得到偏铝酸钠溶液,当氯化铝过量,才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

4、,要注意开始时,氢氧化钠过量,生成偏铝酸钠,当氯化铝过量,3AlO2-+ Al3+ 6H2O=4Al(OH)3,即开始无沉淀,一段时间后出现沉淀。3.有一块铁的“氧化物”样品,用140mL 5.0molL盐酸恰好将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0.025mol Cl2,恰好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变为Fe3+,则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为A Fe2O3B. Fe3O4C. Fe4O5D. Fe5O7【答案】D【解析】【详解】n(HCl)=0.14L5.0mol/L=0.7mol,由氧化物和盐酸反应生成水可知,氧化物中含有n(O)=n(HCl)=0.35mol,所得溶液还能吸收0.025mol Cl2,恰

5、好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变为Fe3+,反应后所得溶液为FeCl3,因n(Cl-)=0.7mol+0.025mol2=0.75mol,则n(Fe3+)=n(Cl-)=0.25mol,所以氧化物中n(Fe)n(O)=0.250.35=57,所以化学式为Fe5O7;答案选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泥、玻璃、青花瓷、水晶、玛瑙都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B. 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可以得到原硅酸C. 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D. 2MgOSiO2中的酸根阴离子为SiO42-【答案】B【解析】【详解】A硅酸盐工业产品是用含硅物质为原料,经高温加热制成的产品,水泥、玻璃

6、、青花瓷硅酸盐工业产品,水晶、玛瑙不是硅酸盐工业产品,A错误;B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则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可以得到原硅酸,B正确;C只能得出高温下硅酸钠比碳酸钠稳定的结论,不能确定硅酸酸性比碳酸强,C错误;D2MgOSiO2为氧化物形式,再改回硅酸盐的分子式为Mg2SiO4,酸根阴离子应为SiO44-,D错误;答案为B【点睛】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只能据此判断高温条件下硅酸钠和碳酸钠的稳定性的相对强弱;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得原硅酸是符合强酸制弱酸的规律。5.某兴趣小组设计用铁粉将NO还原为N2(同时生成Fe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浓硝酸可氧化N

7、O;NaOH溶液能吸收NO2,不吸收NOA. 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fejihg(或gh)bcdB. 装置E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Fe2FeO+N2C. 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硝酸和产生NO2D. 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干扰反应【答案】D【解析】A、根据实验原理利用NO被灼热的铁粉还原为N2,同时生成FeO,所以首先应制备纯净的干燥的NO,利用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由于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得的NO中会混有硝酸和水蒸气气体,则先通过装置D除去挥发出的HNO3等酸性气体,然后再通过F干燥,得到纯净的干燥的NO进入E中与铁粉反应,最后处理多余的NO,又因为NaOH溶液不

8、与NO反应,而浓硝酸可氧化NO生成NO2,所以最终先通过B氧化NO,后再通过C吸收,故上述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fejihg(或gh)bcd,正确;B、装置E中NO被灼热的铁粉还原为N2,同时生成Fe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Fe2FeO+N2,正确;C、装置D盛放的是水,其作用是除去挥发出的HNO3等酸性气体,正确;D、装置B盛放的是浓硝酸,依题意可以氧化NO,便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错误。6.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与其他三种元素

9、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答案】A【解析】【分析】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W是N,X是O;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因此Y只能是第三周期,所以Y是Na;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Z是Cl,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W、X、Y和Z分别是N、O、Na、Cl。则A. 氧元素与其N、Na、Cl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

10、化合物,例如NO、NO2、Na2O、Na2O2、Cl2O7、ClO2等,A正确;B. 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错误;C. N、O、Na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均是10电子,氯离子是18电子微粒,C错误;D. 亚硝酸为弱酸,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准确判断出元素是解答的关键,红棕色气体是解答的突破点,该类试题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结合的比较多,元素推断只是一种载体,注意掌握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典型用途、制备等。7.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

11、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 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C. 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 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明显是要从黄绿色气体入手,根据其与碱溶液的反应,判断出YZW是什么物质,然后代入即可。【详解】黄绿色气体为氯气,通入烧碱溶液,应该得到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所以YZW为NaClO,再根据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Z同族,得到W、X、Y、Z分别为O、F、Na、Cl。A同周期由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由上向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短周期中Na(Y)的原子半径最

12、大,选项A错误;BHCl是强酸,HF是弱酸,所以X(F)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弱于Z(Cl)的,选项B错误;CClO2的中心原子是Cl,分子中只存在Cl和O之间的极性共价键,选项C错误;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O2或O3均为气态,X的单质F2也是气态,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相对比较简单,根据题目表述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四个字母分别代表的元素,再代入四个选项判断即可。要注意选项D中,标准状况下氧气、臭氧、氟气的状态为气体。卷II(非选择题,共58分)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 ) 8.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了分析某AlN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Al

13、N的含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1)上图装置C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_,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3)若去掉装置B,则导致测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由于上述装置还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方案2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4

14、)步骤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5)步骤的操作是_。【答案】 (1). 防止倒吸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关闭K1,打开K2 (4). 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赶入装置C (5). 偏高 (6). 在装置C的出口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 (7). CO2AlO2-2H2O=HCO3-Al(OH)3 (8). 过滤、洗涤【解析】【方案l】方案1的测定原理是通过测定A1N+NaOH+H2O=NaAlO2+NH3反应生成氨气的质量来计算氮化铝的含量,结合装置的结构和测定原理分析解答(1)(3);根据方案2的流程可知,样品溶解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洗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和

15、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洗涤得到氢氧化铝固体,煅烧得到氧化铝固体,据此分析解答(4)和(5)。【详解】(1)氨气能够与浓硫酸发生反应,易发生倒吸,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可以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2)组装好实验装置,制备气体需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关闭K1,打开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可以使反应生成的氨气全部赶入装置C被浓硫酸吸收,准确测定装置C的增重计算,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K1,打开K2;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赶入装置C;(3)若去掉装置B,会导致测定氨气的含量增大,导致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