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标准答案

上传人:lqh1****020 文档编号:120923624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西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西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西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西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西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标准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西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简答题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_正确答案:(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想和理论走向现实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3)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 (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5)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 (6)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 (7)教育功能的扩展和增强。 (8)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 (9)不断变革成为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方式。 (10)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2.德育有哪些主要方法?_正确答案:(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

2、们道德品质的方法。它不仅指教师运用的方法或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从整体上说,是在教师德育影响下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 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基本要求: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2)情感陶冶: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3)实践锻炼: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4)自我教育:在教师引导

3、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5)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6)品德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 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包括哪些内容?_正确答案:(建构主义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流派之一,其思想观点已经渗透到当今的教学实践当中。 (1)建构主义学习观。 知识观:在知识的意义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

4、假设,并不是最终的答案;在知识的应用上,建构主义强调应用的情境性;在知识的学习上,建构主义认为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学生观:首先,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要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经验;其次,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等思维活动。 学习观:第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理解;第二,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第三,学习的情境性,知识只有通过

5、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 (2)教学实例。 强调主体性:当今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就是重视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使学生自己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 注重情境性:当今的教学实践也特别重视情境性教学。例如,抛锚式教学将学习活动与某种有意义的情境挂钩,侧重于教学开始前的情境性;认知学徒制使经验较少的学生在专家指导下参加某种真实性活动,侧重于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性;随机通达教学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经过改组,侧重于不同情境之间的学习迁移。 主张互动与合作:当今教学中所提倡的合作学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同一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共事,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

6、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主体性,注重情境性,主张互动与合作,对当今的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4.教育研究中实验设计的基本操作要素有哪些?_正确答案:(教育实验研究通常包含三对基本操作要素: (1)自变量和因变量。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考查一个或几个自变量和一个或几个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是引起其他变量的变量,也称为原因变量;因变量是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也叫结果变量。在一个实验研究中,自变量不止一个,每一个自变量又有多种水平,如一项实验的自变量可以包括教学方法、教材

7、、教学组织形式等。 (2)实验组和控制组。 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称为实验组,未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是控制组,或称为对照组。控制组和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尽可能相似,两组同时接受测量,其中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根据随机控制的程度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随机分配而形成的等值组,称为等值组或真实控制组,另一种是非随机分配而形成的控制组,称为不等控制组。 (3)前测和后测。 在一次实验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因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也有的实验设计没有前测,如单组后测设计),在实验刺激前的测试称为前测,实验刺激后的测试称为后测。教育实验的效果通常通过前测和后测的差异来作出解释。)二、 材料分析题研究者欲以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调查研究为题,在某地区中学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某地区中学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原因,从而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注:假设该地区有3所中学,A中学有100名教师;B中学有100名教师;C中学有100名教师。每所中学男女老师的比例均为:女教师50,男教师50)请回答:(分数:6.00)(1).若该问卷调查拟抽取120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为保证样本与总体在结构上保持一致,应采用何种抽样方法?如何抽样?(写出步骤)_正确答案:(样本与总体在结构上保持一致,就是说抽样后的样本,各学校的教师人数比例不变,男女比例不变。因此适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步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