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认识秒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922552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认识秒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认识秒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认识秒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认识秒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认识秒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认识秒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认识秒【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5和第14页“想想做做”第15题及“动手做”。【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2.通过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发现分、秒的关系。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秒针走60小格的同时分针走1小格,得出秒与分之间的进率,1分=60秒。【教学难点】来源:学科网ZXXK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操作、观察得出1分=60秒。【教学准备】PPT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复习导入。来源:Z.xx.k.Com猜谜:三兄弟,真奇

2、怪,整天绕着圈圈转;哥哥慢,弟弟快,最后时间一个样。(钟表)提问:谜语中的“三兄弟”指的是什么呀?(指针)谁能来指着说一说这三根指针的名字呢?(指名说一说)那么谜语中提到的“哥哥慢、弟弟快”,你们知道哪根针是哥哥,哪根针是弟弟吗?(指名说一说)2.揭示课题。指出:我们知道钟面上通常有3根针,除了我们前面认识的时针和分针之外,还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针,这根针在钟面上是走得最快的一根针,我们把它叫做秒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感受“秒”的作用。引导:关于秒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指名学生说一说)结合回答提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秒是表示时间很短的单位

3、的呢?出示PPT课件,体会秒的使用场合。指名说说:通常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用秒来计时?2.出示教材第13页例5。师:看,小军在体育比赛中跑得最快,他跑完100米只花了多少时间?(16秒)说明:我们发现,计量很短的时间通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来源:学科网观察探究:秒针的走动还有什么特点?追问:你知道秒针每走一小格表示多长时间吗?3.建立秒的时间观念。(1)让我们跟着秒针一起来读秒好吗?(带领学生跟着秒针的转动用“滴答”声来读秒)(2)读出1秒:感觉怎么样?1秒钟能做什么?(体会1秒很短,可以眨一次眼、拍一下手、展露一个微笑,并带领学生体验)(3)读出5秒:5秒的时间能做什么?(写一个简单的汉

4、字、做一次深呼吸、鼓一次掌等,并带领学生体验)(4)同桌合作。做一次深呼吸用()秒。跳绳20下用()秒。来源:学#科#网(5)根据前面读秒的节奏,在心里默数60秒,比比谁数得最准确。4.认识1分等于60秒。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你有什么发现?指出: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1小格,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提问:1分=()秒。追问:这跟我们前面学的哪个关系式比较相同?(1时=60分)5.认读带秒的时间。师生共同介绍生活中测量秒的工具:电子表、秒表。三、巩固练习,实践运用1.做教材第14页“想想做做”第4题。教师计时,分别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交流答案。2.做教材第14页“想想做

5、做”第5题。要求学生思考后同桌互相说说答案,再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你认为小强跑得最快,小明跑得最慢?指出:在体育比赛中,花的时间越短表示速度越快,而并非以秒数的大小来表示成绩的好坏。3.在()里填上时、分、秒。吃午饭大约用30()。一节课的时间是40()。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认识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来源:学&科&网1分=(60)秒【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感悟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和体验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长短呢?(1)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秒针走一格,同时滴答一声,再用PPT课件演示秒针的走动,让学生感觉秒是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作用。(2)在体验1秒的长短时,我让学生自己做一些1秒能完成的动作,学生很有成就感地汇报:拍一下手、眨一下眼当再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拍手、眨眼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不足之处课前没有做到充分地预设,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得不够紧凑。再教设计上课之前要精心备好课,做好充分的预设,这样才能有效地驾驭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