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厘米和米课时1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921993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厘米和米课时1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厘米和米课时1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厘米和米课时1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厘米和米课时1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厘米和米课时1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厘米和米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本单元学习长度的单位及长度的测量。从对线段的认识和学习入手,知道什么是线段,以及线段是可以测量的;然后介绍长度的单位,以及用不同的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最后用我们身体上的“尺”进行长度的测量。【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线段;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4.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5.了解身体上的“尺”,并会用这些“尺”做测量。【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来源:学科网ZXXK2.通过观察和操作,建

2、立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米与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3.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丰富的实践活动逐步正确掌握测量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生活中的意义;2.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展示,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认识厘米,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感知1厘米大约有多长;2.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3.利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教学难点】1.体会厘米与米的联系;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 3.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卷尺、米尺,

3、直尺。学具:线,直尺等(测量整厘米的小棒、铅笔的长度)。 教学过程第1课时 认识线段一、初步认识线段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提问:这根线是直的吗?(不是,是弯的)找一找:这个线有几头?(两头)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读。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直了)3.揭示课题: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4.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上的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桌上的白线是弯曲的)5.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再将它斜拉。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再将两手放松。提问:这

4、是不是线段?为什么?6.小结: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直的,而且它有两个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7.请学生摸一摸课桌的边,提问:是不是直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再指一指黑板的每一条边,说说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8.请学生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来源:学科网ZXXK9.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对能说明为什么不是线段的学生给予表扬。二、教学画线段1.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点?(说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来源:学科网 3.师介绍: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师边说边示范)4.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自己练习。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