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新变化、新要求及新题型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120917874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新变化、新要求及新题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高考新变化、新要求及新题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高考新变化、新要求及新题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高考新变化、新要求及新题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高考新变化、新要求及新题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新变化、新要求及新题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新变化、新要求及新题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高考新变化、新要求及新题型01-语文 【新考点】标点意义:语言文字运用中新增标点的意义这一考点。全国卷考查对“引号”不同意义的理解与辨析。【新题型】理由探究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新增理由探究题。全国卷、全国卷主观题考查探究某一观点或现象的原因。【新要求】1.语言文字运用(1)词语辨析 考查范围扩大。一改往年只考查成语(辨析或选用),变为考查实词(双音节、三音节)、短语、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语。考查位置改变。全国卷在病句题中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2)补写句子 渗透逻辑推断能力。三套全国卷的第20题都采用了往年常考题型补写句子,但不同的是,三道试题都选择了生物科普类材料。要拟写出正确

2、答案,除了要考虑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外,还要深谙其中的科学原理,这类题型凸显了对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考查。(3)新闻压缩 旧题型重新包装。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都考查了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三道试题都选取真实新闻报道。试题要求提取关键信息,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2.文言文阅读材料来源更靠前。选取了“二十四史”中成书最早的史记,且都是考生熟知的历史人物,体现了对教材知识的迁移。3.论述类文本阅读渗透课标“学习任务群”思想。全国卷第3题的C项,考查了文本内容与课外说法的相通性。4.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范围扩大。全国卷选择了科普说明文文段。5.文学类文本阅读渗透整本书阅读要求。全国卷的第9题,从鲁

3、迅整本书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6.写作应用文体全面呈现。全国卷和全国卷考查了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把应用文的写作作为考查的一个方面。02-数学【新题型】1.设置组合型选择题,为实现设置多选题过渡全国卷第11题、卷第12题均出现组合型选择题,接轨新高考多选题。2.新增双空填空题全国卷第16题填空题设置两个空,试题难度增大,思量加大。【新考法】1.概率统计,爆“冷”压轴解答题中,一改导数题为解答题压轴题的地位,全国卷第21题首次出现概率统计与数列交汇的试题,综合考查分布列与数列知识,为方案的合理性提供支持,体现知识的融合。2.选考题考查内容调整全国卷和卷第23题打破常规,把绝对值不等式

4、的求解问题改为利用综合法或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3.素材创新,渗透德智体美劳等五育(1)全国卷第4题以著名的雕塑“断臂维纳斯”为例,探讨人体黄金分割之美,卷第16题融入金石文化,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育;(2)全国卷第13题以高铁发展成果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第4题结合“嫦娥四号”反映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体现对德育的渗透和引导,将数学与物理知识结合,体现不同学科间的联系;(3)全国卷第15题引入篮球运动研究获胜概率,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体现体育教育的要求;(4)全国卷第16题是以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为素材命制的立体几何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色,引导学生关注

5、劳动,体现了劳动教育的要求。03-英语【新用法】1.试题所选文章语言地道、特点鲜明,突出对词类的活用。如,age常用作名词,表示“年龄”,全国卷七选五考查其动词用法,表示“使显老,使变老”。2.不影响对文章整体意思理解的超纲名词不再给出注释,考纲词汇的派生词也有增多的趋势。如:demanding苛求的,要求高的;commercialize商业化;等等。3.出现大量的地道短语和句式。如whispersupport(全国卷),off the hook for(全国卷)。【新设计】1.阅读理解第一节中设问方式变化:以往多为完整问句形式,2019年全国卷中阅读理解B篇第26题采用不完整题干形式,该篇中

6、有3道题对不同段落进行设题。2.阅读理解第二节(七选五)中选项设置形式变化:以往有半句式命题形式,2019年全国三套卷中都是整句的设题模式。3.语用第一节(完形填空)中语篇文体变化:2019年全国卷和卷完形填空的体裁改变了多年来以记叙文为主的考查形式,全国卷采用了夹叙夹议、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全国卷采用了说明文。4.语用第二节(语法填空)考点命制变化:考纲中的语法项目表并不包含同位语,而2019年全国卷考查了同位语从句的连接词that。【新导向】1.倡导健康生活,提高健康意识。全国三套卷选用了多篇有关身心健康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文章。2.美育悄然渗透,重视审美情趣。通过在试题情境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

7、化和美育知识,引导考生关注和提高审美情趣。3.倡导职业规划,培养劳动意识。选取的语篇以积极工作为切入点,提倡职业规划,宣传劳动精神,引导考生培养劳动意识。04-物理【新考点】氢原子能级跃迁:原子物理中近5年未考的氢原子能级跃迁在全国卷中出现。【新题型】题型改变:选修3-3中第33题第(1)题,将原来5选3的选择题改成了填空题。【新考法】1.拓宽实验考查范围电学实验中,全国卷和卷分别考查扩大电流表量程和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卷考查二极管在恒定电流条件下的正向电压与温度的关系。2.考查内容和形式调整电学计算中,全国卷、卷由去年的压轴题位置25题调至24题,考查内容由电磁组合场变为单一场,卷涉及重力

8、场。05-化学【新考点】1.手性碳全国卷第36题结合手性碳的定义,要求用星号(*)标出中的手性碳。2.钡的焰色反应全国卷第26题对其进行了考查,该考点是复习备考的盲点,来源于教材,暗示要关注教材。【新考法】1.冷点凸现(1)最大能垒(活化能) 全国卷第28题以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为载体考查最大能垒(活化能)。(2)方程式正误判断 该知识点近几年未单独考查过,但属于重要知识点,2019年全国卷第11题重新对其进行考查。2.淡化题型类别(1)综合实验题中出现流程图 全国卷第27题以流程图的形式考查综合实验,淡化工艺流程题和实验题的分类;全国卷第28题结合流程图考查有机实验,淡化工艺流

9、程题和实验题的分类。(2)电解质溶液知识与NA结合 往年两者各自单独命题,2019年全国卷第11题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命题,以电解质溶液知识为主,淡化题型分类。3.题型设计新(1)晶胞结构新颖 首次在晶胞计算考点中出现拉维斯结构,并结合对角面截图进行设题,晶胞结构新,信息量大,考查内容较多。(卷第35题)(2)离子交换法净化水 以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离子反应,首次出现这种考法,材料新,信息给予形式新。(卷第10题)(3)选考题中考实验探究 首次在有机化学基础的选考题中考查反应产率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考查形式新。(卷第36题)06-生物【新考点】1.排尿反射全国卷第30题,素材来自人

10、教版生物教材必修3 P19的相关内容和P20的“资料分析”。2.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生物数量金字塔的类型全国卷第6题,素材来自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3 P96旁栏图5-9及图下面的问题。3.综合考查生物与环境和光合作用两大主干知识全国卷第31题,结合“黑白瓶”法以实验形式考查能量流动及相关推理计算。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全国卷、第38题,两道题均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往年全国卷第38题多考查基因工程。【新题型】出现组合型选择题:全国卷第2题、全国卷第5题,分别考查体外模拟翻译实验和通过实验判定植物是不是杂合子,由常规的正误判断型选择题变为少见的组合型选择题。【新角度】1.全国卷第29题,改变传统的对

11、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考查,要求考生验证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2.全国卷第32题,首次就X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进行正反交考查,侧重考查考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与运用能力。3.全国卷第32题,不涉及常规的遗传规律相关推导、计算,要求考生以饱满和凹陷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要求考生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07-政治【新背景】题目在选材上更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出发,以改革开放40多年历程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等为背景。1.以国家领导人的言行为载体全国卷第23题依托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的“钉钉子”

12、精神;全国卷第18题依托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等。2.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为载体全国卷第38题依托中国和希腊“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全国卷第14题依托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3.以实体经济发展为载体全国卷第12题、第13题、第15题等,全国卷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等,全国卷第12题、第20题、第38题等,呈现了实体经济发展的策略(如创新、品牌、“走出去”等)、面临的问题等。4.看重时间节点(周年或关键之年)全国卷第39题依托人民政协70华诞,全国卷第23题依托五四运动100周年等;全国卷第39题依托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13、全国卷第39题依托兰考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新理念】1.“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全国卷三套试题全国卷第12题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22题中的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全国卷第20题中的乡村振兴战略,全国卷第18题、第23题中的生态问题所承载的绿色发展理念、第38题中的外商投资法所承载的开放发展理念等。2.“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贯穿全国卷三套试题全国卷第39题依托人民政协70华诞考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全国卷第16题、第17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监察机关等的地位、作用。3.“彰显文化自信”理念贯穿全国卷三套试题全国卷第19题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第20题的丹顶鹤

14、、第40题的传统村落,全国卷第40题的爱国敬业精神,全国卷第39题的艰苦奋斗精神等均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08-历史【新要求:贯彻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1.引导考生实现人文和审美素养的提升。全国卷第26题以宋代理学家程颢的诗歌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程朱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传统诗歌进行鉴赏,将审美活动融入试题的作答过程中。2.引导考生领悟健康的要义。全国卷第26题描绘了唐代拔河运动的壮观场面,体现唐代崇尚力量和阳刚之气。3.引导考生领悟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道理。全国卷第47题以全国劳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的生平事迹为素材,引导考生学会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新时代:隐性引入热点,历史照亮现实】1.关注社会热点。全国卷第41题通过展现四个国家钢产量的变化情况,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2.引入学术研究成果。全国卷第25题,涉及有关丝绸之路历史研究的新视野;全国卷第41题,涉及晚清海关方面税收的近代化转型。【新课标:衔接课程标准,落实素养要求】1.唯物史观。全国卷第34题、全国卷第24题都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