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91542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共25题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问题。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答案】1C2A3D【解析】1当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时,显示的北京时间是19:16,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乘以两地经度差,可以求出64W地方时,约7:16,此地为4030S,为南半球,日出晚于六点,此时是南半球的

2、冬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直接排除A、D, 因为1月1日、10月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4月1日太阳直射接近赤道,全球日出应该非常接近6时,所以排除B项,C项正确,故答案选C。2太阳的升落方位会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一个规律就是:北半球的夏(冬)半年: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外,其他各地,无论南北半球,太阳均从东北(南)升起,西北(南)落下,且纬度越高,太阳的升落方位越偏北(南)。本题时间是北半球夏半年,太阳从东北升起,所以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东北方,故答案选A。3北京和别德马(64W,4030S)纬度大致相同,故别德马(64W,4030S)的夜长就是北京的昼长。北京时间是1

3、9:16,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乘以两地经度差,可以求出64W地方时,约7:16,故夜长为14:32,北京昼长大约14小时,故答案选D。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4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A.B.C.D.5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A.B.C.D.【答案】4C5D【解析】4从光照角度考虑,落叶阔叶林分布在阳面,夏季宽大树叶遮阳,使房屋温度不太高。冬季树叶落,减少对阳光的阻挡

4、。冬季主要是偏北风,阴面种植常绿针叶林,对风的阻挡效果较好。所以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C对。A、B、D错,故答案选C。5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应尽量与阳光垂直。该地纬度是40N,太阳直射点位置最南时纬度是2326S,纬度差是633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是2626,选项中最接近与阳光垂直的热水器安装角度是60,合理的是,D 对,、效果差,A、B、C错,故答案选D。 甲图为北半球M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OP实际水平距离为425米。图乙为沿PQ一线所做地质剖面示意图。M聚落分布于两边山脊对称的宽谷中,当一年中M聚落房屋

5、的正午日影最长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且该日M聚落的日照时间从北京时间8:10至17:50。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已知:tan30=0.58 tan35=0.7 tan40=0.84)6图示信息可能于A.四川盆地B.两广丘陵C.华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7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所示地形为背斜山B.乙处草坡因下渗强烈,表土含水少C.图乙森林为常绿阔叶林D.M聚落居民发现,该日昼长夜短【答案】6A7B【解析】6该地OP实际水平距离为425米,可以判断OP的高差是300米,利用正切值tan35=07,可以计算出OP坡的坡度是35。根据材料中信息,当一年中M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

6、最长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即冬至日时,M聚落正午太阳高度是3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差,可以计算出该地的纬度约是31.5,根据材料最后一句信息可计算出当地的昼长为9时40分,正午即当地地方时12:00时,北京时间为13点,即可计算经度为105E,因此确定位于四川盆地,故答案选A。7读图乙,根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图乙地形为向斜山,A错;乙处草地因向斜地形和石灰岩地貌,下渗强烈,表土含水少,B对;结合前面分析,该地纬度判断,位于亚热带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C对;根据材料,该地位于我国,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D错,故答案选B。 2016年7月24日,三沙市政府

7、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其被证实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据考证,蓝洞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下图为“三沙永乐龙洞”垂直剖面。完成问题。8下列地理事物成因与蓝洞类似的是A.海沟B.地堑C.溶洞D.三角洲9蓝洞形成前期,会造成A.海岸线变短B.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C.三角洲萎缩D.粮食增产的概率增加【答案】8C9B【解析】8寒冷的气候将水冻结在地球的冰冠和冰川中,导致海平面大幅下降,蓝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受海水和淡水的交替侵蚀而形成的,与溶洞的形成类似,故答案选C。9寒冷的气候将水冻结在地球的冰冠和冰川中,导致海平面大幅下降,故在前期,气温降低,会

8、导致雪线下降,故答案选B。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校在操场积雪融化期间,测得的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图中时间均为地方时)。读图完成问题。10与图示测量日期最接近的是A.12月22日B.6月22日C.3月21日D.9月23日11上述测量结束后一个月内,该旗杆正午的影长将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答案】10C11B【解析】10由图可知:6:00时杆的影子朝正西,正午时影子在正北,18:00时影子在正东,可判断该日是春秋分日;题中观测时间是积雪融化期,应该是春分日,故答案选C。11测量结束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该地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物影越来

9、越短,故答案选B。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应用。下图为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完成问题。12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A.提高渔业产量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减少鱼塘蒸发量D.提高太阳能发电率13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省份是A.内蒙古B.山西C.四川D.江苏【答案】12B13D【解析】12根据材料,这种生产模式是利用水域养鱼,利用水面空间进行太阳能发电。最大优势是对水域或上面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对;不能提高渔业产量、不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不能提升农业技术水平,A、C、D错,故答案选。13该模式在我国中东部

10、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只有在水域广阔的地区才可以实行,结合答案,故答案选D。 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及积雪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14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A.非洲B.欧洲C.南美洲D.澳大利亚15图中自然森林是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常绿阔叶林16一四地中积雪厚度最大的是A.B.C.D.【答案】14B15A16B【解析】14根据图示,该山地有积雪分布,同时有灌丛草甸分布,出现积雪的海拔高度约为2300米左右,海拔不高,说明该山地所在纬度较高,最可能位于欧洲,故答案选B。15根据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图中的自然森林在灌丛草甸带以下,最可能为针叶林,故答案选A。16坡度越缓,积雪越多,一四地

11、中,地等高线最稀疏,说明坡度最缓,积雪最厚,故答案选B。 下图为“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据此回答问题。17对于点的分析,正确的是A.这一天昼长24小时B.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C.太阳即将在1小时后升起D.经度为150E18若虚线圆圈为70,其他条件不变,则A.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增长B.长江汛期缩短C.香港(22.9N22.37N)将属于温带范围D.南半球的寒带范围扩大,北半球的热带范围缩小【答案】17B18C【解析】17据图可知:此时点位于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上且过这个点的经线平分了昼半球,所以此刻的地方时为12

12、时,故答案选B。18若虚线圆圈为70,说明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为70,那么回归线的度数将变成90-70=20,热带的范围在南北纬20之间,温带的范围将变成20-70之间,寒带的范围在70-90之间,那么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将缩小而温带的范围将变大,C对,D错;北半球夏半年时间长度没有变化,还是从春分到秋分,长江汛期不变,所以A、B错,故答案选C。 下图为“非洲大陆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问题。19该月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0对甲地降水影响较大的是A.东南信风B.赤道低气压C.副热带高气压D.西风【答案】19C20A【解析】19从等压线图的数值看,北回归线穿过的

13、非洲大陆北部气压低,海洋上的气压值高,说明此时北半球是夏季,所以C对;1月份是冬季,非洲大陆北部应该是高压中心,A错;4月、7月分别是春季、秋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南北两端回归线附近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压值状况应该相近,图中数值差别太大,所以B、D错,故答案选C。20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断,甲地有南回归线穿过,位于大陆东岸,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东南信风控制时,因信风来自海洋,携带的水汽充足,加上地形的影响,多地形雨,所以降水较多,东南信风对降水影响大,A对;赤道低压带的移动范围是5-10度,影响不到这里,B错;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气候干燥少雨

14、,C错;西风带主要影响大陆西岸,甲地在大陆东岸,D错,故答案选A。 6月7日,科学家在回归线上使用位置、角度固定的普通相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持续拍摄太阳,再通过叠加获得日出至日落的太阳视运动图,太阳在R位置时树影最短。读图,结合所学回答问题。21太阳位于R所指位置时,科学家看到的太阳方位和所在纬度分别是A.正北23.5NB.正北23.5SC.正南23.5ND.正南23.5S22若科学家要在同一地点,使用同样方法再次获得完全相同的太阳视运动图,在不考虑天气状况的条件下,拍摄日期应选择在A.6月17日前后B.6月27日前后C.7月7日前后D.7月27日前后【答案】21B22C【解析】216月7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如果在2326N观测,相机镜头必须朝南才能拍摄当地正午的太阳视位置,但因相机是固定的,在2326N无法拍摄到东北方向的日出和西北方向的日落,与题意不吻合。此外,也可根据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较低确定观测点位于2326S,故答案选B。22根据题意,只有太阳直射纬度与6月7日的太阳直射纬度相同时,才能再次获得完全相同的太阳视运动图,由此可知下次拍摄日期与6月7日关于夏至日对称,结合答案和太阳直射运动规律,即可得出7月7日前后,故答案选C。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某日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完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