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高二年级地理期末考试题.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915423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天门市高二年级地理期末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北省天门市高二年级地理期末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北省天门市高二年级地理期末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北省天门市高二年级地理期末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天门市高二年级地理期末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天门市高二年级地理期末考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图1为我国某些地区水热状况图,回答13题。1三地区中,海拔较低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乙地和丙地2三地区的气候类型为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3以上地区水热条件的变化属于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同一地点的季节变化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88位,水的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据此回答46题。4目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全面短缺水能资源极为贫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A

2、BCD5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线方案的调水线路与西气东输线路大致相同B东线方案全部调水线路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C东、中、西线调水线路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彻底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矛盾6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土地资源开发、 利用的措施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开发东部沿海的滩涂种植棉花 在塔里木河沿岸推广水稻生产 在长江上游山区营造防护林 在江南丘陵红壤区栽种茶树 开发三江平原种植甘蔗 在河套平原及其周围地区建立“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ABCD读某区域图(图2),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710题。7甲地区发展

3、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全年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8城市P是在新的原料基地出现的新工业中心,该原料是A非金属 B有色金属 C棉花 D石油9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青稞10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读产业结构图(图3左)和人口年龄构成图(图3右),判断1113题。11丙国可能出现的最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数量过多 B人口增长过快C人口老龄化 D失业人口多 12实际统计发现,丁国人口的死亡率高于丙国,其原

4、因主要是两国之间的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医疗卫生条件不同 C社会保障体系不同 D人口年龄结构不同13下列各国与“产业结构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图”所示的特征相吻合的是A美国甲丁B德国乙丙C印度甲丙D巴西乙丁图4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完成14、15题。14图5中能正确反映阶段都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是AA BBCCDD15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图6是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据图判断16、17题。16郊区绿地的存在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主要是因为A郊区绿地能过滤回归城市的污染物质B郊区

5、绿地能调节气候,美化环境C郊区绿地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D郊区绿地能减弱市区噪音,就近吸收固体废弃物17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KM,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的理想距离是离城市A56kmB1213kmC1618kmD6080km读地租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表,根据有关知识距市中心距离(km)各种土地利用的租金(相对数)商店工业住宅0150723011006027250482430362140241850121560012700980069003回答1820题。 18工业区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约为A.02km左右 B.04km左右C.35km左右 D.5km19从地租因

6、素考虑,该城市地域结构类型属于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 D.田园式20有关住宅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地租考虑,住宅区只能位于距市中心5km以外B.住宅区的分化只表现在建筑质量上C.在母城周围建卫星城镇,是住宅区分异的一种表现D.城市规模越小,住宅区分异越明显二、综合题(20分)21图7为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10分) (1)A地形区为 ;B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是 ;(2)黄河流经下游地区时,河水与河流两侧地下水的关系是 ,原因是 。(3)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简要说明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形成的自然原因和治理措施。主要环境问题: ;形成自然原因: ;主要治理措施:

7、。2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 上海世博会会址几经斟酌,最终选定在上海母亲河黄浦江流经市中心的一段旧城区,总用地面积400公顷。一条椭圆形运河,多条绿色植物走廊,一座专供游人在浦江两岸徜徉观光的花桥,将世博会场馆建设和谐地融入浦江两岸宏伟的整体开发工程中。最重要的是,这里目前都是成片的杂乱交错的旧厂房、船坞和民居。举办世博会将极大地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推动黄浦江两岸的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周边地区繁荣,世博会会址从而将成为继外滩和陆家嘴之后,上海城市形象的新标志。材料2 2002年上海产业构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847.650.6(1)上

8、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根据“2002年上海产业构成”表中数据,图8中正确表示2002年产业构成的是_点(填写字母)。随着上海经济迅速发展,预计今后变动的趋势是向_点(填写字母)的方向发展。(2)上海将成为黄浦江水景衬托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中心区以_产业为主,工业项目从总体上看是不断向_移动;趋向于沿主要_分布。这种产业布局体现了城市内部职能分区,它的优点主要有: _。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1、A 2、D 3、B 4、C 5、B 6、D 7、C 8、B 9、A 10、C 11、B 12、D 13、C 14、A 15、C 16、A 17、 18、 19、A 20、 21、(1)华北平原 沟壑纵横(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分) (2)河水补给地下水 下游河段黄河形成“地上河”,河水水位高于两岸地下水水位。(2分)(3)水土流失 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易被侵蚀 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水平梯田等。(6分)22、(1)C E(4分)(2)第三 市区外缘(郊区)(2分) 交通干线 (2分)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分散污染源;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推进郊区城市化;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答出其中二点即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