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915129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门、仙桃、潜江三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高 一 语 文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即使在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而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例如在“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这两则著名的古代神话中,后羿和大禹等神话人物其实就是人间的英雄、氏族的首领,他们的神格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他们以巨大的力量克服了自然界的种种灾难,使人民得以

2、安居乐业。他们与希腊神话中那些高居天庭俯视人间、有时还任意惩罚人类的诸神是完全不同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故事也反映了先民们征服时间、空间阻隔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古代的英雄崇拜其实是先民们对自身力量的崇拜,因为神话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箭垛式的人物,是先民们对自身集体力量的艺术加工。所以在古代神话中产生了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人物,他们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木取火及农业生产。而黄帝及其周围的传说人物更被看作中国古代各种生产技术及文化知识的发明者(如嫘祖发明养蚕,仓颉造字等)。在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以传说的方式奇妙地结合起来了。神话人

3、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他们的主要事迹是除害安民、发明创造,实际上就是人类早期生产活动的艺术夸张。因此,中国上古神话或多或少具有信史化的倾向,许多神话人物一直被看作真实的历史人物在神话传说中的投影。可见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正是中国上古神话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作家总是把目光对准人间而不是天国。他们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悲欢离合,而不是属于彼岸的天堂地狱。宗教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反映是极其淡薄的,即使在佛、道二教兴盛之后,它们对文学的影响也主要体现为作家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

4、而没有造成文学主题偏离现世的转移。例如在唐诗中,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以满腔热情去拥抱人生,且不说讴歌边塞题材的高适、岑参和关心民间疾苦的白居易、元稹,即使是喜爱刻画鬼神世界的李贺,其实也以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反衬着对美好人间的向往。又如明清的著名小说以社会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即使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孙悟空蔑视天庭的统治秩序,即使失败后仍保持着傲骨,对佛祖菩萨也敢嘲弄揶揄。西游记寄托了人民反抗社会邪恶势力的理想,因为那些妖魔全部都贪婪凶狠,残害百姓,有的还与天上神佛沾亲带故,显然是人间邪恶势力的象征。(选自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的表述,

5、正确的一项是A. 在中国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是天上的神灵和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如后羿、大禹等。B.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他们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主要事迹是除害安民、发明创造,如发明各种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C. 中国古代文学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悲欢离合,而不是属于彼岸的天堂地狱,即使是明清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D. 唐朝所有的诗人都以满腔热情去拥抱人生,即使是喜爱刻画鬼神世界的李贺,其实也以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反衬着对美好人间的向往。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人间英雄后羿和大禹,他们以巨大的力量克服了自然界的种种

6、灾难,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他们的神格其实就是他们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B. 反映先民们征服时间、空间阻隔愿望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古代神话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C.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人物,都是箭垛式的人物,他们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木取火及农业生产。D. 西游记中孙悟空蔑视天庭的统治秩序,对佛祖菩萨也敢嘲弄揶揄,反抗神佛失败象征了天上神灵力量强大,对上天一定要敬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希腊神话最鲜明的文化特征在于他们崇拜那些高居天庭俯视人间、有时还任意惩罚人类的天上神灵,这也是其与中国上古神话最大的不同。B.

7、 中国上古神话实际上就是人类早期生产活动的艺术夸张,或多或少具有信史化的倾向,所以许多神话人物一直被看作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在神话传说中的投影。C. 因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寄托了人民反抗社会邪恶势力的理想,所以神话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箭垛式的人物,是先民们对古代英雄的集体崇拜。D. 中国古代佛、道二教兴盛之后,宗教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作家世界观、思维方式的影响和造成文学主题偏离现世的转移。【答案】1. C 2. D 3. B【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答题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选项中A第一段中已阐明,“即使在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

8、的先民所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B第二段中说,“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D第三段中说,“例如在唐诗中,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以满腔热情去拥抱人生”。学¥科¥网.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中D选项,由第三段中“西游记寄托了人民反抗社会邪恶势力的理想”可知,“象征了天上神灵力量强大,对上天一定要敬畏”的说法有误。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

9、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中A项观点在文中没有依据。C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寄托了人民反抗社会邪恶势力的理想”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只有

10、第四段中讲到“西游记寄托了人民 反抗社会邪恶势力的理想”。后半句也与第二段中“古代的英雄崇拜其实是先民们对自身力量的崇拜对自身集体力量的艺术加工”的意思不符。D项由第三段中“宗教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反映是极其淡薄的而没有造成文学主题偏离现世的转移”可知,该项表述错误。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捞月亮的母亲石 兵捞月亮的人,是一位母亲。在那个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里,我遇到了她和她时年六岁的儿子。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不定,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座贫瘠的大山是我在天黑之后来到的地方。我支起随身携带的帐篷,准备在野外过上一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11、我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只是短短几分钟,便在我视野中只留下了模糊的背影。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追着他们的背影。我远远地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我已经确定,这只是一对普通的山村母子。于是,我大着胆子走上几步,终于听到了女人的话。“只有

12、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得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女人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刚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我快速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的不安与恐

13、惧。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你们城里人叫白内障,我正在攒钱给他治。这不,白天我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忙完,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女人接着说:“狗儿爹去了城里打工,那里挣钱多一些,家里就只有我和狗儿了。”我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14、,一路来到了女人位于半山腰的家里。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地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我躺在外间屋原本属于这家男人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儿子说:“娘,我想爹了,今天山上遇到的那个人好像爹啊,个子一样的高,手一样的有劲,可我就是看不清他的模样。”母亲说:“狗儿,快睡吧,睡着了,就能见到你爹的样子了。再过上半年,咱们就去城里找他,治好你的眼睛。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或许是怕打扰到我,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

15、面。第二天一早,我匆匆赶回城里,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一家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里接这对母子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学¥科¥网.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我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灭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温暖与悲凉、伤痛与希望。(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 在山里宿营的“我”听到远处窸窸窣窣的声音;午夜有

16、人上山汲水让“我”不寒而栗;最后确认,他们只是上山打水的普通母子。这样的设计使情节曲折,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 文中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借助了很多手法,如描写小男孩时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C. “我”联系了一家医院,和朋友开车到山里接母子二人去治病,面对他们的“道谢”很羞愧,因为“我”能帮他们的也只有这么多。D. 小说标题“捞月亮的母亲”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含意丰富,既指为给孩子希望,母亲捞月亮,又指孩子母亲的做法把“我”的迷途之心捞起。5.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文中说“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我”泪流满面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