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语文必修四 第一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教师) .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913758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语文必修四 第一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教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语文必修四 第一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教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语文必修四 第一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教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语文必修四 第一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教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语文必修四 第一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教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语文必修四 第一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教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语文必修四 第一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教师)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上)导学案之一 编写:王苏霞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高二( )班 姓名_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重要、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或用法,掌握常用的文言句式。2、了解孔子以礼治国,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3、分析孔子的说理方法,学习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2、分析孔子的说理方法,学习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三、文学常识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1)治国和为政之道 孔子主张,以道德和礼法治理国家,通过教育和感化引导百姓为政者要努力学习,学思并重,实事求是,言行如一;要贫而不怨,富而不骄;要忠君而不欺君,敢于犯颜直谏;要恪守孝道,言行谨慎,为人师表,从而影响他人,

2、达到天下大治作为统治者,要推行“仁政”,要本着“仁”的思想取信于民,减少赋税,维护“君臣父子”之间等级的尊严,并且要做到正直无私,避免杀戮()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其具体内容。()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

3、神()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四课前预习文学常识1、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 学派的创始者,名 丘 ,字 仲尼 。 鲁 国人。他整理过 诗经 、 周易 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使官所记 春秋 删修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司马迁称他为 至圣 。他的政治思想核心是 仁 、 义 、 礼 。2、论语中的“论”,应读 ln ,纂辑的意思;“语”,意为 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由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记录 孔子及其弟子们 的言行的一部 语录 体文集,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教育、文学以及立身处世 的道理等。南宋时, 朱熹

4、 将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编在一起,称为“四书”。2.略五课文解读(一)第1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A、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 你 责备 反问语气词 B、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之)为、把(它)作为 C、何以伐为 为什么 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2、翻译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3、理解A、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告诉孔子时,为什么说季氏“有事”于颛臾,而不是直接说“伐”颛臾?据此,我们可以在“曰”前添加什么样的词语,表明两人告诉孔子此事时的神态或心理? 冉有是孔子的学生,表达比较委婉,另外称“伐”与事理不合,所以特意含糊其辞。(略) 恭敬地、含糊其词地、悄悄地、心虚紧张地 B

5、、“何以伐为?”什么语气?可以看出孔子对季氏伐颛臾的态度如何?孔子的理由什么? 反问语气,孔子反对季氏伐颛臾。理由有三点: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颛受先王之封,不可伐;2、“且在邦域之中矣” ,它已经成为鲁国的附庸国,不必伐;3、“是社稷之臣也”,既然是鲁国的社稷之臣,不当伐。 (二)第2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却 护持 跌倒 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B、且尔言过矣 况且、而且 你的 错,犯错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从 在 这 过错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

6、个做相的人呢? 3、理解A、从此段看,冉有对季氏伐颛臾的态度如何?从哪些词句看出?这时他的说话的样子怎样?请在“曰”前添加适当的词语。 冉有支持季氏伐颛臾,他称季氏为“夫子”,称自己“臣”,可以看出 。(略) 颇感委屈地、口是心非地、不负责任地、遮遮掩掩地、推诿地 B、冉有说“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说明什么?孔子用什么方法进行了反驳?请举例。 说明冉有是在推脱自己的责任。孔子反驳的方法有:1、引用论证,“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2、类比论证,“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3、比喻论证,“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三)第3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A、今夫

7、颛臾,固而近于费 (城郭)坚固 并且 同 B、后世必为子孙忧 成为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恨、讨厌 舍弃、回避 却 替 借口 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整治并提倡 连词,表示目的 使动用法,使来 E、既来之,则安之 已经 使动用法,使来 使动用法,使安定 F、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辅佐 却 使动用法,使来 2、翻译A、君子疾夫舍曰必为之辞 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B、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口少;安定,便不会倾危 C、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使他来了,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3、理解A、三段文

8、字,孔子都直呼冉有的名字,可见语气 严厉 。如果在每一段添加词语,以表现孔子的态度,该添加些什么? 第1段:旗帜鲜明地、毫不含糊地、理直气壮地、义正词严地、直言不讳地 第2段:语重心长地、义愤填膺地、晓以大义地第3段:一针见血地、气愤地(冉有:强词夺理地、无中生有地、固执己见地)B、从第三段看,孔子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可用什么措施实现?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无贫”“无寡”“无倾”,对内的措施是“均”“和”“安”,对外的措施是“修文德” 六按照要求完成下列表格对话组别内容、态度变化第一组对话第二组对话第三组对话冉有、季路内容情感态度内容情感态度内容情感态度委婉告知孔子,试探孔子的态度小心翼翼推脱责任,逃避责罚口是心非强词夺理,编造借口羞愧且虚伪孔子反对攻打颛臾,理由有三义正辞严严密反驳,手法多变大义凛然表明主张,斥责弟子深恶痛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