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大二轮语文总复习文档专题专项提升练19古代诗歌阅读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0906329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大二轮语文总复习文档专题专项提升练19古代诗歌阅读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高考大二轮语文总复习文档专题专项提升练19古代诗歌阅读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高考大二轮语文总复习文档专题专项提升练19古代诗歌阅读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高考大二轮语文总复习文档专题专项提升练19古代诗歌阅读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高考大二轮语文总复习文档专题专项提升练19古代诗歌阅读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大二轮语文总复习文档专题专项提升练19古代诗歌阅读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大二轮语文总复习文档专题专项提升练19古代诗歌阅读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大二轮语文总复习文档汇编专题专项提升练(十九)古代诗歌阅读1(2017湖北一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注】几度:几年。翻:反而。共传:一起举杯。(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

2、,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E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解析:B项,“诧异、自责的神态”错,应该是“欣喜、惊奇的神态”。E项,“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错,应是“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后写惜别”。答案:BE(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3、。(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分析“寒”和“暗”字的表达效果,首先答出两字的表面意思,然后分析两字对抒发诗人情感和营造意境等方面的表达效果。答案:“寒”“暗”客观地描写了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环绕浮烟显得更浓更暗;“寒”“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离别,心境倍感凄暗;“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营造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每点2分)2(2017抚顺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11分)新晴山月文同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怯风池荷卷,

4、病雨山果坠。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注】疏月:稀疏的月光。络纬:一种草虫,又名“络丝娘”,即纺织娘。(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一、二两句紧扣诗题的“月”字,第一句写月光的神,第二句写月光的形,两句仅十个字,但描绘得细腻生动,境界优美。B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更不愿匆匆入睡而要充分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心境。C五、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池塘里的荷花好像因为怕风吹,所以将叶子卷了起来,山果以雨为病,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景。D七、八两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

5、,在自问自答中结束全诗。E作者以诗人兼画家的双重眼光,观察和体会月夜美景,描绘了高松、月影、风荷、果落、虫唱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清爽、寂静。解析:A项,第一句非常细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林中见到的月光透过高大的松树枝叶只露出几缕的美景,表现了松树枝叶的浓密,漏下的月光的疏淡;第二句描绘了照在松树上的月光,将婆娑的树影投落到地上,勾画了一幅斑驳的水墨青松图。这两句诗,都是写月,但第一句写月光的形,第二句写月光的神。C项,是拟人的手法。答案:AC(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

6、内容和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以诗人兼画家的双重眼光,观察和体会月夜美景,描绘了高松、月影、风荷、果落、虫唱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清爽、寂静,表达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首联和颈联借助“高松”、“月影”、“荷”、“果”等意象,表达了作者愉悦之情;颔联和尾联则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自己对林中夜景的喜爱之情。答案:诗歌表达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或醉心山水的淡泊情怀)。(2分)寓情于景,(1分)首联和颈联用极细微的笔墨,描写了月夜山林中高松、月影、荷卷、果落等幽美、静谧的景色,(1分)颔联和尾联则直抒胸臆,(1分)表达自己对林中夜景的留念、喜爱之情。(1分)(

7、如果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3(2017肇庆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虞美人周邦彦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细雨蒙蒙、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B“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C下片开头二句,描写美酒飘香、杨花飞絮的饯别情景,然而离人之间却相对无

8、言,伤别之情更显凄婉悲凉。D“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E这首词,以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活动场景的变化,描绘寻常人物情事,却也别具一种朴实、厚重的感人力量。解析:A项,开头描写的是凄清雨景。C项,错在“离人之间却相对无言”。答案:AC(2)词的结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与上片哪一句相呼应?这两句怎样表达离人深致的情愁?(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结构及情感的能力。借助一双苦闷的燕子与两个愁人的影子可推知呼应的句子。从“守朱门”和“两愁人”等词可知,这两句抒发了即将分离的凄恻哀伤之情。答案:词的结句与上片“一双燕子守朱门”呼应。“一双

9、燕子守朱门”一句,描写黄昏细雨之中,深院里是一对固守朱门的燕子;“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一句,描写离别之际,灯下是相对而立的一对零落身影。一双苦闷的燕子与两个愁人的影子,两个意象的遥相呼应(映衬),令即将分离的情景格外凄恻哀伤。(写出相呼应的句子,得1分;两句词的句意解析,各1分;从意象、意境、心境的角度分析,各1分。)4(2017漳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1分)临江仙陈克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注】陈克:南宋词人。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齑盐:细碎的

10、腌菜,这里代指养老之处。(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B“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词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C“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在吴兴”“别愁”“孤影”。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寄托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E这首词感情真挚,巧设意象,意境深美,语言清新淡雅,浅处皆深,读来韵味十足感人至深。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

11、,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E项,“语言清新淡雅”错误,全词悲慨沉郁。答案:BE(选B项给3分,选E项给2分)(2)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需结合诗句分析。前两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写兵战十年不休,胡虏的铁骑已直抵建康,表达了对金兵南侵和朝廷的妥协的愤怒不满;“岁华”三句,“疏髯浑似雪”指稀疏的胡须已全白如雪,“衰涕欲生冰”指衰老的面孔流着涕泪,表达了对年华在战火之中渐渐消逝的悲恨;“我缘应在吴兴” 指诗人渴望能归老吴兴,表达了对安居生活的渴望;“故人相望若为情”是悬想别后故人孤愁情状,表达了离别的哀愁。答案:亡国之悲愤。词人作此词时,中原已沦陷,兵临建康,作者面此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满腔忠愤溢于言表。年华已逝之悲恨。“岁华销尽”,鬓发如雪,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深表遗恨。对安居生活的渴望。词人生逢乱世,侨居异乡,渴望能归老吴兴。离别的哀愁。词人想归老吴兴,但又对建康的老朋友依恋不舍,离愁别绪笼罩心头。(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