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

上传人:liz****ppy 文档编号:120905349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3章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03章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03章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03章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03章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03章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3章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 3 1 概述 3 2 厂址选择 3 3 企业生产单位及其合理配置 3 4 厂区布置 3 5 车间布置 1 3 1 概述 概述 生产系统的合理布置是指应用科学的方 法 和手段对组成企业的各个部分 各种物 质 要素 设施 设备 厂内运输线路 进 行 合理的配置及空间平面布置 使之成为 有 机的系统 以最经济的方式和较高效率 满 足生产经营的要求 时机 1 新厂设计阶段 2 老厂重新设计 2 3 2 厂址选择 一 厂址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 厂址选择的方法 3 一 厂址选择的影响因素 1 地理条件 2 气候条件 3 交通运输条件 4 资源供应条件 5 能源供应条件 6 基础设

2、施条件 7 产品销售条件 8 生活条件 9 环境保护条件 10 科技依托条件 11 政治文化条件 12 扩展条件 13 安全条件 14 劳动力条件 15 科技培训条件 16 建厂投资费用 4 二 厂址选择的方法 1 定性分析法 2 定量分析法 1 盈亏平衡分析法 2 分级加权法 3 线性规划法 4 费用效益比分析法 5 厂址选择 盈亏分析法 项项目 单单位厂 址 甲乙 总总成本 可变费变费 用总额总额 固定费费用总额总额 计计划年产产量 单单价 单单位产产品可变费变费 用 盈亏平衡点产产量 元 元 元 件 元 元 件 件 398000 240000 158000 20000 20 12 197

3、50 414000 260000 154000 20000 20 13 22000 6 厂址选择 分级加权法 影响因素权数 可供选择 的厂址 甲 乙 丙 丁 地理条件 714 221 328 47 1 气 候 39 36 29 33 1 交通运输 612 26 118 312 2 资 源 77 114 228 421 3 能源供应 816 224 332 416 2 水 源 510 210 220 415 3 排 水 510 215 320 45 1 扩展余地 22 16 34 28 4 环境保护 44 18 212 316 4 安 全 39 39 312 412 4 生活条件 612 2 1

4、8 324 46 1 协 作 48 212 3 16 44 1 劳动 力来源 55 110 215 310 2 产品销售 39 3 9 312 43 1 料 场 13 34 43 34 4 投资费 用 612 218 324 4 6 1 总 计 142 190 277 148 7 厂址选择 线性规划法 某企业有n个可供选择的厂址 需供应m个目标市场 设 Xi i工厂的产量 i 1 n Rj j目标市场需求量 j 1 m Xij i工厂运往j目标市场的产品数量 Ci i工厂的单位产品成本 Dij i工厂向j目标市场运输单位产品的费用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8 3 3企业生产单位及其合理 配置 一

5、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 二 典型制造企业的生产单位 三 企业生产单位合理配置的原则 9 一 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 生产单位 企业中包含一定生产力要素 实现一定功能并占据一定空间 位置的子系统即为生产单位 1 产品 产品品种 结构特点 工艺特点 与生产规模 2 企业规模 规模 生产单位数量 大小 3 生产专业化水平和协作化水平 4 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5 企业的环境条件 10 典型制造企业的生产单位 基本生产单位 指直接从事基本产品生产 实现基本生产过程的 生产单位 如 准备车间 加工车间 装配车 间 辅助生产单位 指为基本生产提供辅助产品和劳务 实现辅助生 产过程的生产单位 如 辅助

6、车间 动力部门 生产服务单位 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单位 如 运输 部门 仓库 试验与计量检验部门 生产技术准备部门 指为企业生产提供技术保证与服务 并负责 新产品试制工作的部门 如 研究所 设 计 科 工艺科 工具科 试制车间 附属生产单位 生产企业附属产品的生产单位 11 三 生产单位的合理配置的原则 1 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 2 有利于社会协作 3 有利于提高产品及工艺的通用化 标 准 化水平 4 合理安排基本生产部门与辅助生产部 门 生产服务部门的比例 12 3 4 厂区布置 一 厂区布置的目标 二 平面布置的原则 三 厂区平面布置的程序 13 一 厂区布置的目标 1 最短的运输

7、路线 2 最大的灵活性 3 面积的最有效利用 4 最良好的工作环境 5 最合理的发展余地 14 二 平面布置的原则 1 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符合生产工艺顺序 使产品有单一流向 使生产联系和协作关系密切的车间和部门 尽 量布置在一起 合理划分厂区 2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减少运输量 尽量紧凑 提高建筑系数 3 有利于安全和增进职工健康 15 三 厂区平面布置的程序 1 确定目标 2 收集资料 基础资料 生产单位的配置 生产系统图 3 确定各组成部分所占面积 4 确定各生产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1 定性分析方法 2 定量分析方法 5 初步确定平面布置方案 6 方案评价 1 定性评价法 2 定量评

8、价法 16 3 5 车间布置 一 概述 二 车间总体布置 三 工作地 设备 布置的类型及原则 四 工作地 设备 布置的技术与方法 17 一 车间布置 所谓车间布置就是按一定的原则 正确地确定车间内部各组成单位 工段 班组 及工作地 设备机床之间的相 互位置 从而使它能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实现车间的具体功能和任务 18 二 车间总体布置 1 基本生产部分 2 辅助生产部分 3 仓库部分 4 过道部分 5 车间管理部分 6 生活福利部分 19 三 工作地布置的类型及原则 类型 1 工艺专业化布置 2 对象专业化布置 3 定位布置 4 成组单元布置 原则 1 符合生产过程流向 2 便于运输 3 创造安全 良好的工作环境 4 便于工人操作和工作地 工具 图纸 工位器 具 的布置 5 充分利用车间面积 6 充分考虑机床精度和工作特点 20 四 工作地 设备 布置的技术和方法 1 模拟技术 1 设备布置草图 2 样板布置 3 模拟布置 2 研究方法 1 从至表法 2 线形规划法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