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1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905121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1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1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1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1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1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1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1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 理想的风筝 一、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重点语句感悟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来源:学科网2、体会“理想的风筝”的含义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刘老师对工作、对生活的爱与追求,体会作者对他深深的思念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品味重点语句,感受刘老师对工作、生活强烈的爱与追求,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2、难点:体会“理想的风筝”的含义,从而理解题目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三、教学过程:一、 整体感知,感悟“思念”1、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刘老师一起去放飞(读课题理想的风筝)2、 回想一下,作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板书:谈腿疾 讲历史 放风筝)从前两件事中你觉得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2、乐观幽默、敬业爱生)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饱含着他对刘老师浓浓的思念之情,文中有一句话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你能读读吗?(出示:“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思念刘老师的乐观幽默,思念他对工作的投入、对学生的关爱,然而最让作者难以忘怀的还是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二、 品味语言,体验“思念”1 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1)默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刘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2)画出相关语句,点出重点词语,把感受到的用简练的语言批注在旁边。(3)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所画的语句。2 学生自学,批注师:已经学完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所得与

3、同桌交流。3 集体交流:体会重点语句: 过渡:通过自学刘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愿意把你的想法与大家交流。预设: (1)刘老师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热爱生活的人。(出示:课下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2)刘老师是一个对生活有着淳朴、强烈的爱与追求的人。第一处: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放弃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重点理解:预设:谈“亲手”,体会出刘老师身体条件不利于奔跑,但是亲手去做,把自己当健康人看,展示自我。师:谁也找的这句话,还有补充吗?引导:他绝不肯放弃的是什么(欢乐)你体会到什么来源:Zxxk.Com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自己读过渡:刘老师不仅要亲自去制作风筝,

4、而且还要亲身去体验生活带给他的欢乐。刘老师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来源:学|科|网Z|X|X|K第二处:出示: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A、学生谈,抓故意体会(引导:谁也找的是故意这个词,还有其他感受吗?)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刘老师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B、这是对刘老师放风筝时动作的你描写,找找看还有吗。(笑着,叫着,拄着蹦跳着、喊着)再读这句话,用你的心去感受,看看从这些语句中还能感受到什么师:除了高兴、顽强,还有别的体会吗?(范读:从老师读当中你还能感受到这是

5、一个怎样的老师。“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指导朗读:怎么读呢,自己读,谁来读,把你的感受带给大家教师:整合出示放风筝的语句,读一读看看这三句话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亲手 )教师:从作风筝、放风筝到追线拐都是亲自去做,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师?教师:是啊!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完美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啊! 教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去感受刘老师的幸福与快乐吧!教师引读:(配乐)春天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舒展着自己的腰身。当没有大风,而且晴朗的日子(学生接读:制作风筝)虽然刘老师的腿不便于奔跑,然而(接读)刘老师不但要亲手放飞自己做的风筝,感受生活带给他

6、的快乐,有时候还有意散开手,去追赶风筝,你看。教师:刘老师仰望蓝天,看到翱翔盘旋的风筝,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这么艰难为什么还会如此的快乐,你觉得刘老师会想什么(想好后和同桌交流;汇报时说不到位结合课题以及从学生的角度引导)过渡: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意思,你能读读吗出示: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力量。师: 这是我们从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中体会到的,他在其它方面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吗(对工作的投入,对学生的关爱都在实现着人生的价值。)三、 品味心声,升华“思念”1教师: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正是刘老师的言行默默的影响着他的学生,苏叔阳就是其

7、中的一位。(出示:苏叔阳的资料,指名读)苏叔阳 :当代著名作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文革期间,他遭受了种种非人的折磨与迫害。93年厄运又一次降临到他身上,他患了肾癌。94年切除了左肾,2000年切除了左肺,后又发现脾脏内有一块肿瘤,躺在病床上的苏叔阳说:“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就这样,他一次次与病魔抗争,抗癌十几年中,他始终笑对人生,笔耕不辍,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他创造了人类战胜癌魔的奇迹。问:透过这段文字我们深深的被感动了你觉得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与刘老师有什么关系?2指导朗读,体会题意: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虽然苏叔

8、阳历经磨难,但是他绝不会向命运低头,因为他的世界里永远有那些数不清的理想的风筝。来源:学,科,网Z,X,X,K师:刘老师让人感动,让人敬重他用自身的行动启迪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树立学生对人生的自信!近30年了,苏叔阳和刘老师在精神上从来都没有分开过!他无数次的呼唤:再次出示:“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齐读)四 抒发真情,放飞“思念”1、练笔表达:变红,多么余味无穷的省略号呀!深深地思念刘老师的什么呢?拿出你的笔,写一写:刘老师啊,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2 学生交流3 回题:让苏淑阳难以忘怀的仅仅是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吗。刘老师在学生的心田播撒下理想的种子,升腾起一架又一

9、架理想的风筝,希望刘老师的风筝也能播散在同学们的心间。板书设计: 20 理想的风筝谈腿疾 乐观幽默 深深的思念 讲历史 敬业爱生 放风筝 热爱生活 挑战自我 理想的风筝课后反思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它以传情的笔触,回忆了刘老师“谈腿疾、讲历史、放飞筝”的三件往事,细腻地刻画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他时时兢兢业业、处处自强不息、永远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字里行间浸透着刘老师在风筝中寄托的美好理想。成功之处:这篇课文比较长,在教学中尝试着长文短教。题目是理想的风筝,通过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令作者受到了启迪难以忘怀。因此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通过品析刘老师放风筝时的语句,初步

10、了解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通过补白、课外资料的引入,进一步深入理解刘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这一点,在课堂上能够落实,收到了一些实效。整个教学环节层次清晰,从整体入手,回忆课文讲了刘老师的几件事,引出作者对刘老师的深深的思念,在课的最后又回归整体,深入思考让作者思念的仅仅是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吗,同时理解了理想的风筝的含义,解决了学生理解的难点以及困惑。不足之处:1 课堂上设计了不同方式的读书,但是缺少学生理解后的多角度的朗读。如:“你不要管,我自己来。”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学生会谈到感受到了老师放风筝时高兴的心情,也有的孩子会感受到刘老师很坚强,还有的会说刘老师战胜困难的决心很大。学生的理解是不同

11、的,教师此时可以让学生交流之后,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这样会进一步的帮助孩子体会刘老师的品质,从而为突破难点服务。 2 课外资料的引入缺少层次感,没有充分的起到辅助作用。这段资料很感人,可以让学生通过这段资料先来找一找苏叔阳与刘老师有什么相同?然后说说他的这些行为表现与刘老师有什么关系?最后出示苏叔阳写的谢谢老师。这样的设计,会很自然的激发学生的情感。3 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方法单一。在学生反馈的过程中,学习方式都是找重点词,从词语中去谈体会出什么,然后读出感受。例如:对刘老师放风筝时的三句话的理解,可以改变一下学习方式。例如:第一处:可以用换词比较,筛掉“亲自”;第二处:学生交流后,想象画面读

12、出不同的理解。第三句话:补白刘老师的心理活动。修改之处:1 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既是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在课堂上虽然搭设了突破难点的平台:看到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你觉得他会怎么想?学生补充的时候很少有学生想到刘老师是在借风筝寄托自己以及对学生的美好祝愿。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才理解到的。所以课堂上感觉有些牵。在评课中于校长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这个环节给学生一个有层次的支架,设计为:望着天上自由翱翔的风筝,刘老师很快乐,他想到了自己就像风筝; 望着天上自由翱翔的风筝,刘老师很快乐,他想到了( )就像风筝 这样设计学生会理解到老师不仅借风筝在寄托自己的理想,而且也寄托了对学生们的希望。2 在第三个环节对资料的引入进行修改。让学生先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苏叔阳的表现与刘老师有什么相同?然后进一步引发思考,这与刘老师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两个教学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刘老师的言行深深的影响着苏叔阳,在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后,出示:苏叔阳写的谢谢老师。课后,老师们通过在教案上批注和当面评课等形式,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使我受益匪浅,再一次对这些老师中肯、坦诚的帮助表示感谢!对我进行帮助,提出修改性意见的老师有:于校长、赵主任、方媛老师、张娜老师、毕禹凤老师、陈莉老师、孔燕燕老师、来源:学科网郭咏梅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