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评第五单元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904524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评第五单元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评第五单元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评第五单元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评第五单元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评第五单元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评第五单元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评第五单元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测评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pn dn mi ln q chtu s so zhou zhnpen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感激()()()心()意()()一是时光()()()往()来 ()()交集迷途()() ()滴()穿三、选词填空。(4分)欣赏玩赏赞赏奖赏1外公曾经答应我,要是我期中考试成绩好,就()我一台电脑。2我十分()他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3公园里不仅风景如画,最近还增设了大型游乐场,大家到了那儿,可以尽情地()。4他很()这个建筑的独特风格。四、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1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照样子,仿写句子)_2突然,大家听到了苏

2、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缩句)_3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改成转述句)_4东坡的杂树由于不会弯曲被大雪摧毁了。(改成反问句)_五、根据情境,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名句。(6分)1老师经常对我们说:“_,你们一定要分秒必争,努力练习啊!”2小明总是不能很好地抓住机会,我想用“_”这句名言来劝他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住机会。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答题。(12分)1“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_。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_的品质。2苏格拉底是_(国家)著名学者,最大的麦穗讲的就是他让弟子们_的故

3、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_的道理。3学了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我得到一个启示对于_,可以通过_,但有时也需要_,_,_。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6分)最优秀的人是谁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A)像风中的蜡烛那样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连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

4、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尽管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是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B)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

5、来举荐给您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愁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2给第七自然段加上标点。(6分)3联系上下文,选择文中带点词语的意思。(4分)(1)栽培:A.种植,培养。B比喻培养、造就

6、人才。C.官场中比喻照顾、提拔。文中“栽培”的意思应选_。(2)眉目:A.眉毛和眼睛,借指容貌。B指文章、文字的纲要;条理。C事情的头绪。文中“眉目”的意思应选_。4选择下面合适的词语,准确概括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4分)风烛残年风卷残云生死攸关病入膏肓(A)处_(B)处_5苏格拉底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话中第一个“蜡”指_;第二个“蜡”指_。苏格拉底说这话的目的是想_。(9分)八、习作。(30分)生活就像“五味瓶”,有酸甜苦辣,有喜怒哀乐。你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尝到过这些滋味吧!请你围绕“成长的滋味”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参考答案一、攀登麦垄沏茶褪色扫帚帐篷二、涕零一一

7、莫衷荏苒继开百感知返水石三、1.奖赏2.赞赏3.玩赏4.欣赏四、1.陈栋同学今天获得一等奖,这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而是他经过不懈努力,艰苦学习争取到的。2.大家听到了声音。3.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他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4.东坡的杂树不是由于不会弯曲被大雪摧毁了吗?五、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六、1.朗声大笑乐观、开朗、自信2.古希腊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及时地把握住眼前的机会3.外界的压力正面抗争去战胜它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七、1.尽管还是哀愁2.“。”,“,。”3(1)B(2)C4.风烛残年病入膏肓5.自己的生命他希望找到的接班人有人把他的思想光辉传承下去八、提示:写出人生酸甜苦辣的滋味。如母爱的滋味、后悔的滋味、成功的滋味、失败的滋味、当家的滋味、心痛的滋味、思念的滋味等。选取典型事例,表现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