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人教版

上传人:liz****ppy 文档编号:120896573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人教版)(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_姓名_ 得分_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级中学 罗化清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1.把下面成语中缺的字补上。(2分)( )然起敬 ( )然自得 ( )然大物 ( )然自失2.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在它们的下面划上横线,再将正确的字写在方框内。(2分) 德高望重 一视同人 反腐倡廉 胜卷在握 众志成诚 励精图治 如火如茶 吉祥如意误正3.下列句子中加黑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文艺节目。 B、“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公园里到处是游玩的人,天黑了

2、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令人失望。D、某些国家借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是事半功倍。4. 抗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彭德怀微微一笑,说:“不,”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地突出了伟大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请问,彭德怀改动后的话是怎样的?(2分) _5细看下面表格,用简洁的语言,把关键信息告诉你的同学或家人。请将表述的内容写在横线上。(2分) 各国网络使用量占全球使用量的比例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加拿大

3、德国42.65%6.63%5.24%3.94%3.93%3.64%答:_ _6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2分)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_7李大星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张阿姨说:“小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4分)你听出张阿姨的言外之意是:_假如你是李大星,应该这样回答张阿姨:“_”(15字内)8背诵优秀的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4分)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_,_。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

4、茂盛的一句是-,-。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 ,-。9在“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布置每人出一期以“马”为主题的手抄报。(6分)(1)请你仿照栏目一、栏目二的标题为这份手抄报再设计两个栏目标题。(2分)栏目一:点击马的成语栏目二:吟诵马的诗作栏目三:_ 栏目四:_ (2)请你写出两句吟诵马的诗句。(2分)_ (3)请你至少用上两个带马“马”字的成语,给自己写一句激励性的话。(2分)_二 阅读理解(50分)(一) 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10-13题。(10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

5、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0释文中加点字。(3分)去: 决: 知: 11列语句中的“汤”字与“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1分) A 赴汤蹈火 B汤汤水水C 固若金汤 D香汤沐浴12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2分)13文中“孔子不能决也”,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二)阅读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完成 14 18题。(12分)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季羡林老

6、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

7、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

8、称他为“北京土地”。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

9、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14.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情?(3分)答:_15.文中第段“有人戏称他北京土地”,这句话表明 老舍先生什么性格特点?(2分)答:_16.第段中与“豹窥一斑”、“鼎尝一脔”意思相近的词是:_。(1分)17.把本文与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比较,看看两篇文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哪些异同?(3分)答:_18.认真揣摩老舍先生为“我”付理发费的情节,自已出一个题目,自已解答。(3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