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综合检测题(上、下册)

上传人:liz****ppy 文档编号:120896330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综合检测题(上、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综合检测题(上、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综合检测题(上、下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试题平阴孝直中学 秦秀英注意问题: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一部分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20分钟,结束后留10分钟收发试卷。第二部分为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40分钟。本套试卷试题分值为100分,其中题目分值为96分,另有4分卷面分。卷面分的分配在第二部分的四个题目中,要求卷面整洁,答案组织段落化、序号化、标题化、要点化。第一卷 选择题闭卷部分本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4个题,每小题2分,计48分。1有一个旅行团想去历史最久远的欧洲国家游览,那他们应该去(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希腊2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相信人的力量,提倡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思考问

2、题,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 B打破了天主教会维护的“地球中心说” C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确立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突出了人的作用3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迈出了从分散到整体的关键性一步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欧洲殖民扩张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一典故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公民权利的变化( )A权利法案颁布之后 B“光荣革命”期间 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 D英国共和时代5美国战争是一场( )A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B北美13个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C资本主义经济与奴

3、隶战争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6十七、十八世纪,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的共同意义是( )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 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都确立了郡主立宪政体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A B C D7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英国伦敦棉纺织老板查德的生活,在当时他可以( )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夜景C搭乘火车外出考察D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8马克思抨击欧洲资产阶级“丢失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是指( )A赤裸裸的暴力抢夺 B贩卖黑人奴隶C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D进行不等价交换9下列关于拉美独立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拉美独立运动的根本原因是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B拉美独立运动受美国独立和法

4、国大革命的影响C玻璃瓦尔是拉美独立运动涌现的杰出代表D当时的南美洲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0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苏俄 D苏联11之所以把美国内战和美国独立战争称为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 )A赢得了民族独立,废除了奴隶制B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C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建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2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的进程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铲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B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扫清道路C创立科学地社会主义革命理论D反对殖民扩张13下列各项中,哪一项的概念间具有因果关系

5、( )A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B欧洲殖民主义扩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维新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14下列关于一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B一战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C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D大战进行了四年多15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虽有所调整,但仍处于“火山口上”是因为( )A帝国主义关系比较亲近B实质上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未从根本上解决矛盾D欧洲国家都好战16德日建立起法西斯专政的直接原因是( )A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B国内工农运动的高涨C减少失业D反对社会主义的苏联17下列是某国情报

6、局伪造的慕尼黑协定内容,鉴别一下属于1938年真实协定内容的是( )A重新划定德东部和西部国界B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C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D承认德国和奥地利合并18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 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的侵略采取纵容政策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A B C D19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敦刻尔克撤退 C诺曼底登陆 D攻克柏林战役201971年美国总统

7、尼克松说:“同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种种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指的是( )A美国面临更频繁的恐怖袭击B债务负担加重 C资源供应越来越紧张D欧共体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2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有了变革B各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C各国政府推行的社会改革失败D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22日本本田轿车的零部件来自20多个国家的60家工厂。这种现象说明了( )A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D高科技推动世界经济发展23下列那些实践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

8、)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在网上阅览书籍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中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 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A B C D24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促进作用的思想是( ) A人文主义思潮 B欧洲启蒙思想 C马克思主义 D新文化运动 第卷非选择题 开卷部分25阅读下面材料:宁指出:“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完成这个任务,就是完成了他所应该做的一切:加强资本主义发展。”请回答:以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情况看,你认为列宁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4分) 请分别指出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9、是什么?(4分) 举例说明英、法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形式完成其革命任务的(4分)? 26阅读下面材料:近现代史上,日本两度崛起。第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请回答:日本第一次崛起,主要是通过历史上哪一著名改革运动来逐步实现的?第一次崛起后对中国的台湾有何影响?(5分) 日本第二次崛起的主要客观因素是什么?第二次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局面?(5分)日本的两次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27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

10、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请回答:罗斯福“挽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罗斯福推行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 邓小平“挽救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所采取的核心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的执行有何重大作用?(4分) 根据所学知识谈一谈你是怎样理解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4分) 28材料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或经济的。联合国家宣言材料二: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北大西洋公约材料三:我们应

11、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我们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生存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1947年美国人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四: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以及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请回答:材料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1分) 与材料二中北约组织相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是什么?它的成立标志着什么?(2分) 材料一、材料二说明美苏在二战前后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4分) 材料三中马歇尔的演说提出了什么计划?其实质是什

12、么?(2分) 材料四中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如何?其成立与发展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当今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请举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例子?(3分) 试题解析:23题解析: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尤其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九年及世界历史上下册中更是不容忽视。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实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此选择题涉及课本近半册内容,目的让学生从科技角度重新把握一下教材,从整体上认识欧美社会发展现象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理性角度分析问题,消除“学历史就是背背而已”的观念,养成动脑的习惯。根据题目所出示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内容进行分析得知,排除有的选项,因此正确

13、答案为D项。 27题解析: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与中国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中外史中两大亮点。学生应全面理解掌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外重大历史事件的熟悉程度和归纳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纵向横向联系,注重对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本题涉及中外史两位伟人,目的让学生养成中外史相似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对照的习惯。切实做到“论从史出”。问是考查基础知识,问是考查能力,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得出答案。28题解析:阅读解析历史资料、历史文献是历史课程实施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基本要求,本题通过设计二战前后美苏关系的变化,让学生重新认识一下世界历史的发展概况及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本体涉及时

14、间跨度大,知识内容多,能力要求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能力和横向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第、问是基础,只有此两问解决,则第、问才能易于概括得出,第问进一步升华,联系当今,分析得出。试题参考答案: 单向选择题:每题分,记分15 DDBAA 610 CCBDB 1115 DBDBC 1620 ACAAD 21注意:非选择题部分有4分卷面分,分配在四个题目中,要求卷面整洁,答案组织段落化、序号化、标题化、要点化。 列宁的这一观念是正确的。(2分)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政权。(2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政权;(2分)法国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路易十六的专制统治,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