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是教师把实物 教具或幼儿的学具展示给幼儿看 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 经过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 技能和规则 使幼儿明确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一种方法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20896237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是教师把实物 教具或幼儿的学具展示给幼儿看 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 经过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 技能和规则 使幼儿明确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一种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是教师把实物 教具或幼儿的学具展示给幼儿看 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 经过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 技能和规则 使幼儿明确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一种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是教师把实物 教具或幼儿的学具展示给幼儿看 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 经过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 技能和规则 使幼儿明确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一种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是教师把实物 教具或幼儿的学具展示给幼儿看 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 经过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 技能和规则 使幼儿明确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一种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是教师把实物 教具或幼儿的学具展示给幼儿看 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 经过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 技能和规则 使幼儿明确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一种方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valuation Warning: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with Spire.Doc for .NET.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1 单选题 1 _是教师把实物、教具或幼儿的学具展示给幼儿看,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经过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技能和规则,使幼儿明确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一种方法。 C A 操作法B 讲解法C 演示法D 试验法。2 教师可采用()的方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准备情况 A A 任务分析B 问卷调查C 观察D 谈话3 小组活动形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_。 A A 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B 幼儿之间很难更多的交往和学习机会C 幼儿很难有充分的

2、机会选择与自己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材料进行学习D 教学目标上的整齐划一。4 基数的教学是安排在( ) B A 小班B 小班到大班C 小班到中班D 中班5 幼儿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 )。 D A 智力B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C 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D 思维能力。6 相邻数中存在( )关系。 D A 可逆B 大小、多少C 传递D 等差。7 数的守恒教育一般安排在()进行。 D A 小班B 小班到大班C 小班到中班D 中班。8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名称的取法有两种,其中可以使人们从名称上了解活动的内容或要求的取法是_。 B A 根据活动目标定名称B 用数学术语定名称C 用生活的语言定名称D 根据活动

3、过程定名称。9 10以内数的相邻两数中存在( )关系 B A 可逆B 大小、多少C 传递D 等差10 数的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 )关系 B A 互换B 互补C 函数D 等差11 认读数字一般是结合( )教学进行 C A 数的组成B 加减法C 基数D 相邻数12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有_种。 A A 3B 4C 5D 6。13 ( )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 D A 口头数数B 按物计数C 说出总数D 按数取物14 总体上说,现有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着_种主要数量关系。 C A 11B 10C 12D 13。15 幼儿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这属于( )。 B A 分类B 对应C

4、 排序D 比较。2 多选题 1 下列属于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项目及范围的有_。 A B C A 量的初步知识B 空间方位初步知识C 时间初步知识D 10以内的乘除法。2 数学教育联系儿童的生活,具体地应表现在:_ A B C A 教育内容应和儿童的生活相联系,要从儿童的生活中选择教育内容B 在生活中引导儿童学数学C 引导儿童用数学D 重视儿童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3 集体活动形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_。 A B C A 教学目标上的整齐划一B 忽视幼儿在发展上的个体差异C 很难给个别幼儿以帮助和指导D 难以集中地实现教学目标。4 幼儿操作活动中所需使用的材料的提供应注意以下几点_。 A B C

5、A 提供的材料应充分B 提供的同一类活动的材料应有实物、图片、符号三个层次C 在学习同一概念或同一关系时,所提供的材料应多样化D 材料越多越好。5 幼儿量的排序的种类有_。 A B C D A 按物体的外部特征排序B 按规则排序C 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D 按数排序。6 下列属于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项目及范围的有_。 A B C D A 感知集合教育B 10以内的数C 10以内的加减法D 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7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方法一般包括_。 A B C D A 操作法B 讲解演示法C 游戏法D 观察比较法。8 数学区活动的指导包括多个方面,下面属于数学区活动的指导的有()。 A B C D A

6、 教师应向全体幼儿介绍数学区,并讨论制定必要的规则B 使每个幼儿知道数学区中都有哪些材料,它们放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使用C 数学区的材料应配合教学进度和幼儿兴趣,适时予以增加或替换D 动员幼儿和家长丰富数学区的材料。9 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指导要点有_。 A B D A 与数的组成教育同步进行B 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的培养C 用普通话准确认读D 教幼儿书写练习。10 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指导要点包括_。 A B C D A 根据实际安排教学形式B 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含义及认识符号和算式C 指导幼儿学习列式和运算D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运算练习。11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_。 A B C

7、 D A 活动名称B 活动目标C 活动准备D 活动过程。12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求包括_。 A C D A 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评价幼儿B 目标要统一C 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主要手段D 要给予儿童必要的指导。13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_。 A B C D A 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B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C 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可通过提问,组织幼儿讨论,使其系统D 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应帮助他们归纳、整理。14 渗透性的数学教育活动主要包括_。 A B C D A 生活活动B 游戏活动C 其它教

8、育活动D 数学区活动。15 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有_。 A B C D A 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B 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空间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C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等D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16 教师在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时,应注意_。 A B C A 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充足的操作材料B 在幼儿活动前,要向幼儿作必要的介绍,使幼儿了解做什么,怎样做C 在幼儿操作后,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结果进行反馈D 对自己的指导进行反

9、思。17 教师在选择学习经验时应考虑_。 A B C D A 所选的经验是否是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B 所选的经验是否是幼儿能理解、并能得到满足的C 所选的经验是否能对幼儿发生多种作用的D 所选的经验是否是达到同一目标的各种不同的经验。18 下列属于感知集合教育的有_。 A B C A 物体分类的教育B 认识“1”和“许多”C 比较物体的相等和不相等D 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教育。19 幼儿教育活动目标的内容包括_。 A B C D A 知识概念的学习B 认知能力的发展C 操作技能的掌握D 兴趣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20 下列属于量的守恒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 A B C D A 运用变式进行教育B

10、 用同等量的两份物体作守恒判断C 用测量或计数加以验证D 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3 判断题 1 提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的依据是数学学科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B A 错误B 正确2 比较的形式可以有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 B A 错误B 正确3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游戏与幼儿平时玩的游戏是不同的,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是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而设计或选用的。 B A 错误B 正确4 在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中,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既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 A A 错误B 正确5 教育目标可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基础,是教育目标的功能之一。 B A 错误B 正确6 幼儿数概念的发生是从对集合的笼统感知

11、开始的,集合概念的发展是幼儿数概念形成的必要的感性基础。 B A 错误B 正确7 目标、材料等是数学操作活动的组成要素。 B A 错误B 正确8 数学知识是一种逻辑知识,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B A 错误B 正确9 规则、形式、指导是数学操作活动的组成要素,但评价不是。 A A 错误B 正确10 幼儿理解基数比理解序数晚。 A A 错误B 正确11 在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中,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既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 A A 错误B 正确12 教师在制定儿童活动目标的时候必须要将所有的方面都一一列出。 A A 错误B 正确13 分类教育是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内容,只在小、中两个年龄班才有此部分的教育内容。 A A 错误B 正确14 在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时,所比较的两个物体(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之间无论是否有联系,都可以进行比较。 A A 错误B 正确15 分类是计数的必要前提,能促进幼儿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B A 错误B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