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连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73476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大连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大连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大连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核心题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大连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核心题库一、概念题1 二列相关【答案】二列相关是一种两列变量的质量相关。适用的资料是两列均属于正态分布,但其中一列变量是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虽然也呈正态分布,但它被人为地划分为两类,例如:健康与不健康的划分。这种相关适用于对项目区分度指标的确定。 2 随机变量【答案】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在样本空间的全部事件集上的一个实值函数。通常随机变量用大写字母x ,y , z 等表示,或者希腊字母,等表示。分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两类。离散型随机变量是指所有可能的取值个数是有限的或

2、至多可列的随机变量。如随机抽取任一学生观察其性别,其样本空间只有两个男性和女性样本点,即随机变量X 只取两个值:即当某学生是男生时,x 取1; 当学生是女生时,x 取0。连续型随机变量是指可能在一个连续区间内或整个实数范围内取值的随机变量。如,在12岁的学生总体中,随机抽一个观测其身高y 。此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机现象。 3 差异系数【答案】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差等,它是一种相对差异量,用CV 来表示,为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在对不同样本的观测结果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常常遇到下述情况:两个或多个样本所测的特质不同。如何比较其离散程度?即使使用的是同一种观测工具,但样本的水平相

3、差较大时,如何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这时需要运用相对差异量进行比较。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是:(S 为某样本的标准差,M 为该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系数在心理与教育研宄中常常应用于同一对象的不同领域或同一领域的不同对象。4 逐步回归【答案】逐步回归是多元回归中选择自变量,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和过程是:按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大小,从大到小逐个引入回归方程。每引入一个自变量都要对回归方程中每一个自变量(包括刚刚引入的那个)的作用进行显著性检验,若发现作用不显著是大于0的实数集。随机变量y 可在一个连续区间内取值。随机变量的引进使概率论能使用精密的数学工具(如微积分、代数、实变函数、测

4、度论等)来处理和分析随的自变量,就要将其剔除(因为引入新的自变量后,原来方程中显著作用的自变量有可能变成不显著)。这样逐个地引进和剔除,直至没有自变量可引入也没有自变量应从方程中剔除为止,这时的回归方程一般来说是最优的。 二、简答题5 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使用特点【答案】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之商,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计算公式:式中N 为数据个数,为每一个数据,为相加求和。(1)算术平均数的优点是:反应灵敏;严密确定。简明易懂,计算方便;适合代数运算;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2)除此之外,算数平均数还有几个特殊的优点:只知一组观察值的总和及总频数就可以求出算术平均数。用加权法可

5、以求出几个平均数的总平均数。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集中量时,算术平均数最接近于总体集中量的真值,它是总体平均数的最好估计值。在计算方差、标准差、相关系数以及进行统计推断时,都要用到它。(3)算术平均数的缺点:易受两极端数值(极大或极小)的影响。一组数据中某个数值的大小不够确切时就无法计算其算术平均数。 6 中数,众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各适用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哪些资料?【答案】中数的适用条件:当一组观测结果中出现两个极端数目时;当次数分布的两端数据或个别数据不清楚时,只能取中数作为集中趋势的代表值;当需要快速估计一组数据的代表值时,也常用中数。众数的适用条件:当需要快速而粗略地寻求一组数现代

6、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据的代表值时;当一组数据出现不同质的情况时,可用众数表示典型情况,如工资收入、学生成绩等常以次数最多者为代表值;当次数分布中有两极端的数目时,除了一般用中数外,有时也用众数;当粗略估计次数分布的形态时,有时用平均数与众数之差,作为表示次数分布是否偏态的指标;当一组数据中同时有两个数值的次数都比较多时,即次数分布中出现双众数时,也多用众数来表示数据分布形态。几何平均数的适用资料:当要计算教育经费增加率、学习方面的进步率和学生或人口増加率的估计时,可使用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的适用资料:在心理与教育研究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用来描述学习速度方面的问题。调和平均数作为一种集中量数,在描述

7、速度方面的集中趋势时,优于其他集中量数。在有关研究学习速度的实验设计中,反应指标一般常取两种形式:一是工作量固定,记录各被试完成相同工作所用的时间。二是学习时间一定,记录一定时间内各被试完成的工作量。由于反应指标不同,在计算学习速度时也不一样,这是应用调和平均数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7 试举例说明各种数据类型之间的区别。【答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数据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数据的观测方法和来源划分,研究数据可区分为计数数据和测量数据两大类。 计数数据(count data ), 是指计算个数的数据,一般属性的调查获得的是此类数据,它具有独立的分类单位,一般都取整数

8、形式。测量数据(measurement data ), 又称计量数据是指借助于一定的测量工具或一定的测量标准而获得的数据。(2)根据数据反映的测量水平,可把数据区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四种类型。称名数据(nominal data)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类别上的差异,它具有独立的分类单位,其数值一般都取整数形式,只计算个数,并不说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在教育和心理类调查研究中,有关被试属性的调查资料,大多属于这类数据。顺序数据(ordinal data )是指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的数据,是按事物某种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个事物加以排列后获得的数据资

9、料。如学生的等级评定、喜爱程度、品质等级、能力等级、兴趣等。这种数据不具有相等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只能排出一个顺序,不能指出相互间的差别大小这类数据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等距数据(interval data )是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的数据,如温度、各种能力分数、智商等。只能使用加减运算,不能使用乘除运算。比率数据(ratio data )既表明量的大小,也有相等的单位,同时还具有绝对零点,如身高、体重、反应时、各种感觉阈值的物理量等都属于这种数据类型。(3)按照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把数据划分为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离散数据(discrete data)又称为不连续数据、间断数据。这类数据在任何两个数据点之间所取的数值的个数是有限的。连续数据(continuous data)指任意两个数据点之间都可以细分出无限多个大小不同的数值。至少在理论上从最高到最低之间都可以进一步细分。 8 圆形图适合哪种资料? 自选数据绘制圆形图。【答案】圆形图(circle graph), 又称饼图(pie ),主要用于描述间断性资料,目的是为显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较。)圆形图显示的资料多以相对数(如百分数)为主。 三、计算题一、概念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