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课堂实录伯牙绝弦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871811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语文课堂实录伯牙绝弦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语文课堂实录伯牙绝弦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语文课堂实录伯牙绝弦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语文课堂实录伯牙绝弦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语文课堂实录伯牙绝弦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语文课堂实录伯牙绝弦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语文课堂实录伯牙绝弦人教新课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一、课前谈话,师:知道我的名字吗?我叫曾令媛,来自古蔺镇三小,现在我们认识了,我们就是朋友了,你们欢迎我这个朋友吗?生:欢迎!师: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对你的朋友的欢迎吗?生:欢迎您,曾老师。生:欢迎你来到我们班上课。师:谢谢,如果有谁能用一句古代人说的话来对我表示欢迎,我会更高兴的。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师与该生握手:谢谢你,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心里就想着这句话呢!(生很激动地坐下。)师: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说朋友从远方来是十分快乐的事情,那么今天你们的这个新朋友从不太远的地方来,你们高兴吗?生:高兴!师:那我们一起高兴地说说“有朋

2、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屏幕出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让我们一起快乐地渡过这四十分钟。(课前谈话时,师用文言文名言引入,巧妙进行朋友和知音的谈话,为新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跟学生拉近了距离,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对话。)二、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解题。师:同学们,说起朋友,有一个关于朋友的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深深地打动了我,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伯牙绝弦。(出示课件)(全班齐读课题,有生把xin读成了xun。师强调“弦”的读音,并板书课题,注音xin,生再读课题。)师:通过你们的预习,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生:伯牙不再弹琴。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通过预习看工具书上的说

3、的。师:善于利用工具书,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谁再来说说?告诉我们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看注释,知道了绝是断绝的意思,我想课题应该是伯牙断绝了琴弦。师:断绝了琴弦,好像听起来有点别扭,不过你能够知道借助注释,说明是一个很会学习的孩子,我们把这句话再来整理一下。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绝”字, 我们的老祖先这样写它(课件出示“绝”字的小篆),看看这个字,左边是丝线,右边是生:是刀。师: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吗?生:用刀把丝线给斩断了。师:说得太好了,那这个课题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伯牙把生(七嘴八舌):把琴弦给斩断了。(用科学识字的办法汉字的追本溯源,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思,从而理解课题。)师:伯牙

4、把弦给弄断了,扯断了,说明这个琴他是再也不弹了。伯牙作为一名名满天下的琴师,为什么会把自己的琴弦都扯断了呢?读了课文你就会知道了!(对课题进行的理解时,渗透了学习古文的方法:借助工具书,利用注释,分析字形,给字组词等。为学生们下一步理解文言文打下了基础。)三、初读文本,出示要求师:请翻开书137页,带着刚才的那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读这篇课文,注意老师有要求:(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可以用“/”注上标记。2、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及韵味。)(生自由读,师巡视。)师:读完了吧,好的,孩子们,看见你们读得那么起劲,我也想读读。听老师读读。(师有感情地配乐读,读完后学生们主动鼓起

5、了掌。)师:谢谢你们的掌声,我知道你们可以读得更好,来,你们也来读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选你最喜欢的句子读读。(一生读把“钟子期曰”读成“钟子|期曰”。)师:注意,钟子期是一个人的名字,我们不可以把人的名字分开读。(师领全部齐读:“钟子期曰:”)(两名学生读,师相机请学生评价,正音,强调文言文的读法及韵味。)(全班齐读,读出了文言文的特色。)(初读课文分成了三步,一是让学生们带着要求去自由读,二是师范读,三是生个别读,每一次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在读的过程中师十分注重强调文言文的韵味及方法,让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文言文的魅力。)四、理解文言文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相信你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谁

6、和谁之间的故事了吧?生:伯牙和钟子期。(师相机板书:伯牙 钟子期)师:那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吗?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要用我们现代的语言来描述它,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他翻译成我们现代的语言,刚才我们在解题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会学习,我们总结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课件出示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好,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办法去读读这个故事,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一讲。(生自由讲故事,师巡视指导。)请一生讲故事,不太完整。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字出现了几次。生:“善”。师:去找找有几个地方,说说它们的意思相同吗?生:伯牙善

7、鼓琴的“善”应该是伯牙很会弹琴的意思。师:很会弹琴,我们也可以说是他很善于生:弹琴师:说完整。生:伯牙很善于弹琴。相同方法理解“钟子期善听。”师:善哉,又是什么意思?你们想想,猜猜。生:应该是赞美伯牙弹琴。师:那你说他怎么赞美。生:你弹得真好呀!师:对,“善”就是好的意思。那这句话连起来应该是指名刚才那学生:你说生:你弹得真好呀,让我仿佛看见了高高的泰山。师:现在我再请一名同学讲讲这个故事。生再讲故事,十分完整。(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师充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们在合作中解决问题,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七、揭示板书知音。师:听了同学的

8、讲述,同学们,你们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钟子期和伯牙了吗?生:知音。师:是呀,他们是知音(板书)!你们知道什么是知音吗?生:知音就是能通心意的人。师:为什么说他们是知音呢?生:因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当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同学们,当年的俞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而且琴技名满天下,他会缺少赞美吗?生:(齐声)会。师:你说他会听到一些什么样的赞美?生:你弹得真好生:你弹得很妙。生:你的琴声真好听。师:他们也听出俞伯牙琴声的美妙,赞美他的人有,但是,他们能听出俞伯牙内心到底想要表达的东西了吗?古人常常以会托

9、物言志,你们说伯牙在弹琴的时候,真的只是想到那高高的山和那洋洋的流水吗?生:伯牙心里想到的是他高远的志向。师(鼓掌):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如果伯牙今天在,他一定不会破琴绝弦,因为你也懂得了他。伯牙的确是在用琴声表达自己的高远的志向。你们说那些赞美他的人听出来了没有?生:没有。师:谁听出来了?生:钟子期。师:那江河又是想表达什么呢?生:江河应该是表达自己宽阔的胸怀。师:你也是伯牙的知音。钟子期作为他的知音听懂了吗?生(齐声):听懂了。师:钟子期虽然只是一个樵夫,但是他和名满天下的伯牙一样,精通音律,也跟他一样有着高远的志向和宽阔的胸怀。所以只有他才能真正懂得伯牙。所以,当伯牙来到江边鼓琴,抒发

10、自己那高远的志向的时候,钟子期听见了,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用琴声表达自己拿宽阔的胸怀时,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才是真正相知的的知音呀!不管伯牙弹什么,想要表达什么,钟子期都好像能听懂。真是(大屏幕出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生:(齐声)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师: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当伯牙遇到自己的唯一的知音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生:很开心。生:很快乐。生:欣喜若狂。师:好,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这段话吧!全班有感情齐读。(体会知音之情,是这一课的难点,师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及句子,深入地挖掘教材,找到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品味到了浓浓的知音之情,明白的知音的

11、含义。)师:伯牙和子期从此成为了知己,他们常常在一起品音乐,议人生,当他们分别的时候是依依不舍!约定明年再来相会。但是,当伯牙第二年再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子期竟然因病而逝。这么好的知音死了,伯牙悲痛欲绝,做了一件让世人十分震惊的事情,你们知道是什么事情吗?用书上的话告诉我们。生: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能用我们现代的语言说说这句话吗?生: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了知音,把琴给摔破了,决定终身不再弹琴。师:什么叫终身?生:就是一辈子。师:是的,伯牙悲痛欲绝,他认为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来到了钟子期的坟前写下了这首短歌(大屏幕出示短歌,师朗诵,全班不由自主齐声朗诵。)师:你能体

12、会伯牙的伤心吗?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一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这个伯牙不是真正的伯牙,不够悲伤哦。(又一生读,读得较好。)师:有点伯牙的味道了,有没有真正的伯牙在?(又一生读,非常有感情,学生和老师一起鼓掌。)师:真正的伯牙来了。(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体会,在读中让情感得以升华。)八、回顾全文,品味音乐。师:这就是千古流传的伯牙绝弦,这就是感人至深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为了纪念他们,后人做了一曲高山流水来纪念他们!让我们聆听乐曲,打开书再一次回味这个故事,把它刻在你的心间。(播放高山流水,生背诵文言文。)师:让我们试着背一背这篇文

13、章。(全班在乐曲声中背诵全文。)师:同学们,“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所以,当你真的有了知音的时候,一定要“珍惜”!让我们把“珍惜”这两个字工工整整写下来,刻在你的心里。记得珍惜友谊,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师认真板书“珍惜”,生写在书上 )。(文字不仅仅是符号,它包含里感情,如:“珍惜”二字,里面却包含了很多的含义,师让学生们工工整整的写下来,不仅仅是让学生们动笔写字,而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懂得“珍惜”:珍惜友谊,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我想请你们回家去以后,给你最好的朋友讲讲这个故事,你们一起来欣赏这曲高山流水,如果你真的有了知音,记得老师说的话:珍惜!谢谢你们,这节课我们合作非常的愉快!希望再次见到你们!再见!(一曲婉转美妙的乐曲,在整个课堂上响了三次,也许在课前响起的时候,孩子们还是懵懂的,第二次在老师配乐范读课文的时候还只有一点感觉,最后,在乐曲声中背课文,写“珍惜”二字时,我想孩子们应该懂得了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