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869586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新课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教材分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杜甫携带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平定了安史之乱这一胜利喜讯时,大喜若狂,极度兴奋的种种表现,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本诗格调轻快活泼、语言爽朗奔放,绝对称得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可以默写古诗。【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诗的背景分析和词语的理解达到理解全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来源:学。科。网Z。X。X。K 理解字词及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诗人的爱国之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古诗朗诵mp3。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同学们,在我国诗坛上有一位诗人与李白齐名,被尊为“诗圣”,他是谁?你能背一首他的诗吗?(出示杜甫的图片)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诗题)生齐读诗题。你对大诗人杜甫有什么了解?2、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别号少陵,今河南省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动荡、政治的黑暗、人民的疾苦,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沉郁顿挫,旋律悲壮,但有一首诗例

3、外,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创造背景: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四分五裂,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战争持续了八年,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有家不能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相。公元763年,远在四川梓州的杜甫,忽然听到了官军收复蓟北的喜讯,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的情感闸门,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再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 检查字词读音。j t w xing蓟北 涕泪 巫峡 襄阳3、 词语注释。 闻:听说。官军:唐王朝的军队。收:收复。河南河北

4、: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四川。忽传:忽然传来。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初闻:刚刚听说。涕泪:眼泪。满:沾满。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和儿女。漫卷:胡乱卷起。诗书:诗稿和书籍。来源:Z|xx|k.Com纵酒:尽情地喝酒。青春:春天明媚的春光。作伴:陪伴。即:立即、马上。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4、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为什么如此触动了诗人呢?让我们走近杜甫,走进这首诗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停顿。5、检查朗诵情况,并正音,点评。6、听古诗朗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来源

5、:学科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自由朗读,注意诗的节奏。来源:学+科+网 7、齐读,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三、 细读课文,理解诗意: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理解诗意有哪些方法?(1) 结合注释、串词意,成句意,串句意,解诗意。(2) 联系背景、查阅资料。(3) 诵读品味。2、 读古诗,同位交流以下几个问题。(1)交流读懂的地方。(2)交流没有解决的问题。(3)说一说全诗的意思。3、出示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

6、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古诗今译: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平日的优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四、精读古诗,深入感悟解诗情:1、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出诗人当时的心情?漫卷诗书(喜欲狂)2、我们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到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请同学们读读诗,细细地品味

7、一下。(1)涕”出的泪,让狂喜倾泻而下。品析:“初闻涕泪满衣裳”(2)你能想象一下诗人他的眼里,他的脸上?(脸上是笑,眼里却是泪啊。)是啊,真是悲喜交加、泪流满面啊!3、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同学们试着读出这种感情。4、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怎么会如此得喜欲狂?这“喜极而泣”的“涕泪”里到底包含着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诗人这样欣喜若狂其中也包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呀!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读懂了古诗,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真挚的爱国之情。让我们和杜甫和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起为祖国的统一而喜,为人民的安居乐业而喜。对于每个爱好文学的人来说,对于每一个爱好历史的人来说,对于每一个爱国的人来说,杜甫应该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偶像。六、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作为爱国诗人,杜甫还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壮丽诗篇。请同学们课外再积累一些杜甫的名作,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反思来源:学科网ZXXK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