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文言文两则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869580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文言文两则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文言文两则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文言文两则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文言文两则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文言文两则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文言文两则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文言文两则人教新课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人生就像一场旅途,每天都会邂逅不同的风景,经历不同的故事。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这些或大或小的故事,如一滴滴可以折射太阳光辉的露珠,会给予我们许多启迪,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脚步更稳健。本组课文是以“人生感悟”为专题,选编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本单元还安排“口语交际习作一”和“回顾拓展一”,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阅读并领悟文章道理,学会独立思考,提升自己表达人生感悟的能力。课题内容简说文言文两则古文讲述了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借此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应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匆匆这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创作的一篇散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

2、刻画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桃花心木这篇散文通过记叙种树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没有规律,最终成就树木百年基业的事,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作者赵丽宏借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揭示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手指丰子恺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详细地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从而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1.会写8个生字,自主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把握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4.指导学生品读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积

3、累语言,增强语感。5.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1.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2.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的哲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1.文言文两则 23课时2.匆匆 23课时3.桃花心木 23课时4*.顶碗少年 12课时5*.手指 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一 34课时回顾拓展一 12课时1.创设问题情境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再现与文章有关的情节,激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2.抓关键句。文中有些句段对于理解文章主旨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教学切入点。3.诵读品味。引导学生在读中激发生活联想,

4、读中深思,读中感悟。4.合作探究法。保证学生的自读时间,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重点梳理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老师适当总结。1.文言文两则课题文言文两则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发现、创造的过程。文言文两则作为本组“人生感悟”的第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古代的两个平凡小故事,阐发了古人的人生哲理。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并结合故事情节和生活实际,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关注生活、探索自然的兴趣。在设计本篇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范读,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注意速度放慢,停顿得当,读出不同的语气,让学生在读中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并

5、说出自己的感悟。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学生字词,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学弈,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重点朗读文言文,理解文章大意,领悟文章表达的道理。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有关刻苦学习的小故事。(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导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6、两篇融知识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2.板书课题:学弈。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4.指导学生了解作者。1.学生齐读课题。2.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弈是下棋的意思)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孟子资料。(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1.请你填一填。学弈选自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 、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 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2.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3.教师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1)字音点拨(课件出示,指名读,齐读):悔、惟、鸿鹄、弓缴、弗、曰。(2)指名朗读课文,听后

7、进行评价。1.听老师范读课文,注重停顿与重读。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直到读熟为止。3.全班交流朗读技巧。4.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后的收获和未解决的问题。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1)使弈(y y)秋诲(hu hu)二人弈。(2)为(wi wi)是其智弗(f f)若与(y y)?(3)孰(shu sh)为汝(n r)多知(zh zh)乎?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用时:15分钟)1.组织学生自主学文。提示:你读出了哪几层意思?借助注释和字典再次读课文。2.合作探究。(1)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

8、“吗”“呢”相同;“弗若”意思是不如。(2)谁学下棋?谁是老师?(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学得结果怎么样?(3)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4.拓展: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做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1.学生分小组自学,合作交流。(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第二层: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第三层: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3.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

9、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4.学生谈读学习本文的体会。(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3.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1.组织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刻苦学习的小故事。2.教师小结故事的意义。3.设疑:在学弈这篇课文中,孟子只是想向世人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吗?是否还有更深的内涵?4.教师小结。1.学生交流故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引锥刺股)2.学生体会。3.学生小组讨论。(成功不在于外因,而取决于内因,不在于聪明,而在于态度。)4.仔细阅读课文后填

10、空。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 ,一个 ,告诉我们 。教学反思教师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其次,多种形式地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欲望,让课堂书声琅琅。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以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韵味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在教师的陪伴下,学生动口、动脑学习古文,既降低了阅读难度,又为读懂文意作了较好的铺垫。同时也感受到了诵读文言文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古文的韵律美,提高审美情趣,把语言训练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理解文意,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

11、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ZK)2.有感情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背诵两小儿辩日。学习重点朗读文言文,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了解孔子的有关资料。(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请学生背诵学弈。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1.背诵学弈。2.学生汇报交流:(1)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学生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争辩?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

12、什么?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5.请你填一填。孔子,字 。春秋时期 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与孟子并称“ ”,孔子被尊为“ ”。二、学习课文,深入研读。(用时:20分钟)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注重停顿和重读。2.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结合注解,疏通文意。3.设疑导学:两个小孩为什么事辩斗?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他们各自都用了怎样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4.组织学生交流,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5.探究孔子其人。(1)组织讨论:孔子为什么“不能决”?从这件事,你认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

13、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质疑:从孔子这些名言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7.教师小结。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直到读通顺为止。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3.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4.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5.小组合作探究。(1)讨论。(在古代,科技不是很发达,许多现象是难以解释的。孔子“不能决”是可以理解的。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2)理解名言,交流归纳。6.解释画线字的意思。两小儿辩日(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大如车盖( )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 )( )7.翻译下列句子。(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三、大胆探索,揭秘科学。(用时:10分钟)1.播放视频,设疑: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否像两个小孩认为的那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