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869312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1. 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闻气体气味C. 读取液体体积D. 倾倒液体2. 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X是()A. 化合物B. 金属氧化物C. 混合物D. 单质3.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C. 该反应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3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也可以再分裂成更小的微粒4.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的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2、A稀盐酸(稀硝酸)过量硝酸银溶液过滤B氢气(二氧化碳)浓硫酸洗气C铜(氧化铜)过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D硫酸锌(硫酸亚铁)过量锌粉过滤、蒸发结晶A. AB. BC. CD. D5. 向用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溶质既有氯化氢又有硫酸镁)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与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下图中的()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6. 如图所示,A-F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装置。(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选填字母)(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发生装置A或F

3、F与A相比较,其最主要的优点是_。7. 根据表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KNO3的溶解度/克13.331.663.9110169NaCl的溶解度/克35.736.036.637.338.4Ca(OH)2的溶解度/克0.1730.1650.1210.1160.194(1)随着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5克分别放入20时的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是_。(3)将6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200克分别蒸发掉10克水,然后降温至20,过滤后得到K

4、NO3溶液x和NaCl溶液y。对于溶液x和溶液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xy C溶剂质量xy D溶质的质量分数x=y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8. 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Na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_g。(3)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0分)9.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发现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碱性溶液(如图),他们对这瓶

5、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三种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氯化钠。(1)兴趣小组内的同学经讨论,排除了猜想三,他们的理由是_。(2)探究过程如下:小明取样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_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3)其他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于是他们又进行如下实验:取小明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的颜色为红色。认为这瓶溶液中现有的溶质是_,并推测出了这瓶溶液变质前的溶质。(4)探究启示: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后,应注意_。10. 向质量为102.97克的AgNO3和Cu

6、(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固体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c点溶液中溶质为_。(2)原混合溶液中所含AgNO3的质量为多少克?(3)d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11. 近几年来有媒体报道,我们的海洋里充满了固态垃圾,甚至在海龟体内也发现了塑料袋。最近荷兰的一名学生发明了一种长达120米的海底垃圾回收装置(如图),并将它应用于“太平洋垃圾带”海域。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洋流,将海洋中漂浮的垃圾拦截下来并回收。这个120米长的回收装置是孤形的,由许多根空心的聚氨酯圆柱形短管道并排连接而成,短管下方连着5米深的用于拦截海洋垃圾的尼龙网。洋流经过尼龙网时,海洋垃圾会

7、被拦在尼龙网里,而海洋生物则会随洋流从尼龙网下面游走。(1)聚氨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小、质地柔软,耐弯折、耐磨等优异性能。根据上述内容写出聚氨酯材料在生活或生产中的一条用途。_(2)某聚氨酯树脂的化学式为C3H8N2O,则该种聚氨酯树脂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聚氨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和NO,该聚氨酯树脂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故正确; B、闻气体气味不能将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要用手在瓶口扇动,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D、倾倒液

8、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故错误。 故选:A。A、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考虑; B、根据闻气味的方法考虑; C、根据读取液体体积时的注意事项考虑; D、根据倾倒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考虑。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答案】A【解析】解:氧化物与X的关系图可知,X包含氧化物。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则X是化合物,故选项正确。B、金属氧化物是氧化物中的一类,故选项错误。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X不可能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

9、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X不可能是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根据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化物的特征、氧化物与化合物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CO+H2A、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变化,故B错误;C、碳是由原子构成的,该反应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为1:1,故C错误;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可以再分,故D错误。故选:A。

10、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分清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特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4.【答案】D【解析】解:A、稀盐酸能与过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浓硫酸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即可,无需进行蒸发,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过量锌粉能与硫酸亚铁溶液

11、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再过滤、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解:用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溶质既有氯化氢又有硫酸镁)中加入Ba(OH)2溶液,硫酸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

12、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生成的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一开始就产生沉淀;然后氢氧化钡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此过程中没有沉淀生成;稀盐酸消耗完,氯化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至完全反应,沉淀质量不再发生改变,观察图象B符合变化过程。 故选:B。根据用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溶质既有氯化氢又有硫酸镁)中加入Ba(OH)2溶液,硫酸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生成的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钡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稀盐酸消耗完,氯化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进行分析判断

13、。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6.【答案】C 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解析】解:(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F与A相比较,其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故答案为: (1)C; (2)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1)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以及特殊要求选择收集装置; (2)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

14、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减少 氯化钠 ABC【解析】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表可知,随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减小;故填:减小;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20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20时有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氯化钠;则烧杯a中溶解的是硝酸钾,故填:氯化钠; (3)将6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200克分别蒸发掉10克水,然后降温至20,过滤后得到KNO3溶液x和NaCl溶液y,都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溶液质量xy,溶剂质量xy, 故填:ABC(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增大物质溶解度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增大物质溶解度的方法来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溶解度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答案】酸碱恰好中和 4【解析】解:(1)图中A点时pH=7,表示溶液呈中性,酸碱恰好中和;(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40g10%=4g;(3)解:设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质量为xH2SO4+2NaOH=Na2SO4+2H2O98 80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