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869244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5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 页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 共 16 0 分 1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 舌尖上的中国 很受观众欢迎 该节目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制作 方法 群众利益无小事 食品安全是大事 饮食健康 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 求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食用 加铁酱油 可以补充铁元素 预防缺铁性贫血 B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以防其腐烂 C 用地沟油炸制油条 D 在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 使其保持肉质鲜美 2 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粉笔写字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以变成其他分子 C 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

2、可以变成其他原子 D 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 下列操作中 合理的是 A 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 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 稀释浓硫酸时 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C 测定某溶液的 pH 时 先用水将 pH 试纸润湿 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 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4 如图是 X Y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 20 的饱和溶液 X 降温到 10 溶液 X 仍然是饱和溶液 B a 点表示 30 时 X 的溶解度为 60g C b 点表示 20 时 X Y 的溶解度相等 D 同质量的 X Y 饱和溶液从 30 降到 10 时

3、析出的 Y 大于 X 5 莲藕最适宜在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 某池塘土壤的 pH 6 莲藕长势较差 在施用 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 这说明该农家肥的 pH A 大于 7B 小于 7C 等于 7D 无法判断 6 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 能发生反应 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B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 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D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7 2019 年 3 月 28 日上午 生态环境部召开 2019 年 3 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 生态环 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 截至 27 日 10 时 事故点下风向 1 公里出现苯超标现象 2 第 2 页 共 10 页 公里和 3 5

4、 公里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 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苯是由碳 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 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1 1 D 每个苯分子里含有 3 个氢分子和 3 个氧分子 8 类推 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 其中错误的是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 AlCl3和 H2 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3和 H2 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 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 轻 A B C D 全部 二 填空题 本

5、大题共 3 小题 共 12 0 分 9 根据图示信息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写出溶质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 2 写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 3 标出溶剂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4 写出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0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 家用天然气 或液化气 中常添加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乙硫醇 当闻到 该气味时 提醒人注意天然气 或液化气 已经在泄露 能闻到乙硫醇的气味 这 证实了分子 的性质 2 沙里淘金 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 填 单质 或 化合物 形式存在 3 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 填物质化学式 引起的中毒 4 长期使用的暖水瓶内胆常有一层水

6、垢 主要成分为 CaCO3 Mg OH 2 可以用厨房中的 调料除去 11 第 45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将于 2014 年 10 月 3 日至 12 日在广西体育中心体育馆举 行 1 体育馆内照明灯的导线大多数是铜导线 用铜做导线是利用金属铜的 性和 性 2 体育馆雄伟壮观的主体建筑使用了大量的金属铝板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本届锦标赛吉祥物 南南 和 宁宁 其外材料为纯羊毛 内充 PET 纤维 化学式为 C10H8O4 n PET 纤维由 元素组成 三 计算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共 12 0 分 第 3 页 共 10 页 12 实验室部

7、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仪器字母 进行组装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在制取过程中 小雨同学选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 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 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 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其中 2 条 3 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为获得纯净 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可选用上图所示的 I 装置和 H 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 导管口 连接的正确顺序是 气体 F 4 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 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 收集方法可采用 填 向上

8、或 向下 排空集气法收集 原因是 13 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 BaCl2溶液 某同学取出 150g 该溶液于烧杯中 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 为 26 5 的 Na2CO3溶液 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 与所用 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BaCl2 Na2CO3 BaCO3 2NaCl 请计算 1 配制 26 5 的 Na2CO3溶液 80g 需要 Na2CO3固 体 g 2 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结果保留到 0 1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6 0 分 14 在宏观 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 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 过

9、程示意图 请回答相关问题 1 A 中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2 请在 B 框内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 3 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该反应的生成物所属类别是 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五 探究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4 0 分 15 发现问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 时 在向 NaOH 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 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 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成了红色 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 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 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 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使红色消失 猜想 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使红色消失 第

10、4 页 共 10 页 请你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为验证猜想 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 在液面上方滴一些 植物油 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实验中 加热 和 滴入植物油 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 为验证猜想 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取了一定量的 Na2CO3溶液 在其中 滴入酚酞溶液 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 请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 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当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10 时 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 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氢氧化钠溶

11、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过大 第 5 页 共 10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A 解析 解 A 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故 A 正确 B 由于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 使蛋白质分解 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使其变质 故 B 错 误 C 地沟油含有毒素 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 一旦食用 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 道黏膜 引起食物中毒 甚至致癌 故 C 错误 D 亚硝酸钠与肉 鱼等食品中的胺类发生反应 形成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 故 D 错误 故选 A A 从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去分析解答 B 从甲醛醇能和蛋白质反应 使蛋白质分解 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使其变质去分析解 答 C 从地沟油含有毒素 流

12、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 一旦食用 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 化道黏膜 引起食物中毒 甚至致癌去分析解答 D 从亚硝酸钠与肉 鱼等食品中的胺类发生反应 形成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 去分析解答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 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 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 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 答案 C 解析 解 A 粉笔写字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写的字仍然是粉笔形成的图形 属 于物理变化 故说法 A 正确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所以在化学变化中 分 子可以变成其他分子 故 B 说法正确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所以说原子是化学变化

13、 中的最小粒子 故 C 说法错误 D 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有的反应放热 有的反应吸热 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 C A 根据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考虑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变化情况考虑 C 在 化学变化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D 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 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熟记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 答案 A 解析 解 A 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 可能会引起失火 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故 A 正确 B 稀释浓硫酸时 应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 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切不

14、可 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 由于水的密度较小 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 面 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 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这是非常危险的 故 B 错误 C 先用水将 pH 试纸润湿 相当于把待测液加水稀释 可能改变了溶液的酸碱度 故 C 错误 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 胶头滴管要竖直 悬空 不能伸入试管内 故 D 错误 第 6 页 共 10 页 故选 A A 从少量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 可能会引起失火 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去分析解答 B 从稀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 由于水的密度较小 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 溶解时 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 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这是非常危险的去分析解

15、答 C 从先用水将 pH 试纸润湿 相当于把待测液加水稀释 可能改变了溶液的酸碱度去 分析解答 D 从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 胶头滴管要竖直 悬空 不能伸入试管内去分析解答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4 答案 D 解析 解 A X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所以将 20 的饱和溶液 X 降温到 10 溶液 X 仍然是饱和溶液 正确 B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a 点表示 30 时 X 的溶解度为 60g 正确 C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b 点时二者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 表示 20 时 二者的溶 解度相等 正确 D X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比 Y 大 所以同

16、质量的 X Y 饱和溶液从 30 降到 10 时 析出的 X 大于 Y 故错误 故选 D A 据 X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解答 B 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C 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D 降低相同的温度 则同质量物质的饱和溶液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幅度越大 则析出 的溶质越多 本题考查了学生依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升温 降温溶液的变化情况 及曲线上某一 点和交点的含义 能较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难度不大 5 答案 A 解析 解 A pH 7 呈碱性 符合分析的要求 故可选 B pH 7 呈酸性 不能把酸性的土壤改变为碱性 故不选 C pH 7 呈中性 不能改变土壤的酸性 只是降低土壤的酸度 故不选 D 根据酸碱中和规律可以确定 故不选 故选 A 莲藕最适宜在弱碱性即 pH 稍大于 7 的土壤中生长 池塘土壤的 pH 6 呈酸性 而施用 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 根据酸碱相互中和的性质 说明所施农家肥的为碱性 改变溶液的 pH 有两种方法 一是稀释溶液 此时溶液的酸碱性不会改变 二是中和 此时溶液的酸碱性会随之改变 6 答案 A 解析 解 A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