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869239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山西省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门捷列夫是享有世界盛誉的俄国化学家。他的重要发现到今年整整150周年,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的重要发现是()A. 原子学说B. 分子论C. 相对原子质量D. 元素周期律2. 下列物质不属于可燃物的是()A. O2B. COC. H2D. 酒精3. 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 试管B. 集气瓶C. 量筒D. 烧杯4. 如图所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紧握试管,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主要原因是()A. 分子间隔变大了B. 分子体积变大了C. 分子质量变大了D. 分子个数变多了5.

2、 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变大的是()A. 浓盐酸B. 浓硫酸C. 烧碱D. 食盐6. 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和分析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用甲醛溶液作肉类食品的保鲜剂B. 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 适量服用含Al(OH)3的药剂治疗胃酸过多D. “过滤”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7. 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C.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D.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4:38. 为得到纯净的物质,某同学设计了下表中的除杂方法

3、,其中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u(CuO)加足量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BH2(HCl)通过足量饱和NaHCO3溶液CCaO(CaCO3)加足量水、过滤、蒸发DNaCl(CuCl2)加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A. AB. BC. CD. D9.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C.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D.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10.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

4、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20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 20时,可用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D. 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降温,则乙溶液先成为饱和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1.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现代,我国在古丝绸之路上修建的兰新高铁全线开通,成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强大运输保障。高铁轨道的主要材料是锰钢,它属于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_(填“大”或“小”)。列车员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

5、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_作用。12.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在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医院在对病人做胃病透视检查时,往往要服用“钡餐”。“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若误服碳酸钡就会引起中毒,需立即服用泻盐(硫酸镁)解毒。解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3.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50g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4. 已知A、B、C、D是初中四种常见的物质,A常用于金属除锈。请回答以下问题:(1)C物质的用途有_。(2)A-C反应的微观实质

6、是_。(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4)以上物质转化过程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0分)15. 2018年起,太原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我校也积极响应号召,在晋阳校区内设立了回收垃圾智能分类点。请回答:(1)塑料不易降解,因塑料用做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有_(填序号)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焚烧产生有毒气体引起火灾隐患污染地下水(2)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有_(写一点)。16. 网购比传统购物更便捷。小明通过网站订了外卖套餐:香辣鸡腿堡、鸡肉洋葱圈、盐酥鸡米花、上校鸡块、可乐。(1)该套餐中富含的营养

7、素有_(写一种)。(2)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你建议他在平时的饮食中应该多吃的食物是_(写一种)。(3)在烹饪过程中往往使用加碘食盐进行调味,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KIO3),标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17. 工业上用石灰石等物质为原料制备轻质碳酸钙,主要流程如图所示。(1)“石灰窑”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碳化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从碳化塔中分离出轻质碳酸钙的操作是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窑气是纯净物B浆池的作用之一是分离生石灰中的杂质C得到的轻质碳酸钙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高18. 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

8、针”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它的构造图如图所示,若行进在桥上,可一览沿途多种类型的风景。而它也是伶仃洋上最美的一处风景。而大海深处的那“一根针”就是总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建成这条距离海面46m的最深最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凝聚了众多工程人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探索、实践。为什么要在46m深处建设隧道呢?这是因为大桥临近香港机场,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在东、西人工岛附近的海域上空有严格的限高要求,因此就没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修建桥塔,只能选择改修一条海底隧道。而这片海域又恰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

9、要保证这样的巨轮自由通行水道就需要修建的足够深。将管沉入46m的海底不怕漏水吗?建设隧道的沉管共有33节,每节标准沉管的内部由超过40万根近1万吨的钢筋和7万吨混凝土组成。但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受到拉力易开裂。沉管隧道使用一种抗渗透型很强的混凝土,它的结构非常致密,有害离子很难渗入。为了避免沉管段之间的缝隙发生漏水,在沉管的节段和节段之间,还设置有一层厚厚的橡胶垫来弥合缝隙。这样沉管内部与外部就被严格地隔离起来,不怕漏水啦。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_(填序号)。A桥B隧道C人工岛D机场(2)用于弥合缝隙的橡胶垫属于_材料。(3)氯离子是影响海洋工

10、程混凝土的有害离子之一,氯离子的符号是_。(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深处的原因是_。(5)建造港珠澳大桥需大量钢材,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海洋环境使钢铁易生锈,为满足大桥的设计要求,桥体表面涂上了高性能防腐涂料。请再写出一条金属铁防锈的措施_。六、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19. 实验室中有下列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碳酸钠固体。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1)写出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_。(2)用图甲中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还需要购买的药品是_。收集氧气时,不使用的装置是_(填“D”、“E”或“F”)。(3

11、)用已有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原因是_。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倾倒入图乙的装置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20. 实验室有一包固体药品,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uSO4、Ba(OH)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称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由实验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取沉淀进行如下操作并记录现象:该操作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由实验、可知原固体中必含_。无色滤液中含哪些溶质,小组同学对此展开了下面的研究。操作现象结论取无色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2、_ 取中上层清液,滴加 _ _ 原固体中含NaOH【反思交流】(1)步骤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除了检验一定含有的物质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_。(2)有同学对步骤的结论产生质疑,原因是_。(3)中无色滤液若直接排放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_。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故选:D。由我们识记的化学发展史即可完成对该题的判断。本题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2.【答案】A【解析】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故选项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C、氢气

13、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D、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根据属于可燃物的物质,应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属于可燃物的物质应具有可燃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A、试管是较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所以错误。 B、集气瓶主要用于收集气体,也可用作燃烧实验的反应容器,所以错误。 C、量筒的用途只是量度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所以正确。 D、烧杯是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配制溶液,所以错误。 故选:C。根据烧杯、集气瓶、量筒、试管的用途判断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掌握烧杯、集气瓶、量筒、试管的用途是解题的先决条件4

14、.【答案】A【解析】解:用手紧握试管,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A、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主要原因是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正确。 B、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主要原因是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了,故选项错误。 C、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主要原因是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质量变大了,故选项错误。 D、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主要原因是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个数变多了,故选项错误。 故选:A。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