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869192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5.0分)1.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 司马光砸缸B. 火烧赤壁C. 凿壁偷光D. 铁杵磨成针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3. 日常生活的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A. 新鲜空气B. 生理盐水C. 冰水混合物D. 可乐饮料4. 在果实膨大拉长期的芒果需要大量补充氮,钾等元素。下列符合条件的一种化肥是()A. KNO3B. Ca(H2PO4)2C. NH4NO3D. (NH4)2H2PO45. “酒香不怕巷子深”

2、说明()A. 分子可再分B. 分子是运动的C. 分子很小D. 分子间有间隔6. 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硬铝B. 石墨C. 青铜D. 塑料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溶液的酸碱性B. 稀释浓硫酸C. 用pH试纸测酸碱度D. 粗盐提纯8.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B. 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D. 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9. 我国科学家屠哟哟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能有效治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有关青篙素的说正确的是()A. 属于氧化物B. 由碳、

3、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D.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比为15:22:510.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选项性质用途A氧气支持呼吸呼吸面罩B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C碳酸氢铵不稳定化肥D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A. AB. BC. CD. D11. 下列测出的pH酸性最强的是()A. pH=3.1B. pH=1.6C. pH=7D. pH=13.512. 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 硫酸铜B. 植物油C. 蔗糖D. 高锰酸钾13. 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较好的电磁辐射。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 牛奶B. 胡萝卜C.

4、 鱼D. 米饭14. 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而略带涩味为减少涩味,在吃云吞面时,最好蘸点()A. 食醋B. 花生油C. 食盐D. 白酒1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 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D. 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由蓝色变紫色再变红色16.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巨匠及贡献B生产生活中安全常识张青莲-测量相对原子质量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煤气中

5、毒-由甲烷引起煤矿爆炸-由一氧化碳引起C日常生活经验D灭火方法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使煤充分燃烧-煤制成蜂窝状商场着火-向火源喷水酒精灯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A. AB. BC. CD. D17.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C. t1时,甲和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18. 现有甲、乙、丙、丁甲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

6、,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变化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丙乙丁甲B. 丁乙丙甲C. 甲乙丙丁D. 乙甲丁丙19.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3900反应后质量/g3.23待测3.2A. W可能是单质B. Y可能是催化剂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20.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FeFe2O3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CO2CO通入一定量空气,点燃CNa2SO4溶液NaOH溶液加入过量的稀硫酸DAlMg

7、将固体加入足量Al(NO3)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A. AB. BC. CD.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1.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氮分子:_。(2)三个硫酸根离子:_。(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_。(4)标出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_。(5)Mg2+中2+表示:_。(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2. 现取8.0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43.4g(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

8、示。试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发生反应)提示:样品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100%(1)m=_。(2)加入的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3.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路去),其中B为红棕色,F为紫红色固体,D、E、F均为单质,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物质G的化学式为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物质A还具有的化学性质有_(写一种即可)。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0分)24. 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活性炭常用于冰箱内除异味,是利用了它的

9、_性。(2)禹婷同学在帮妈妈洗碗时,加入少量的“洗洁精”很容易就把“油乎乎”的菜盘洗干净了,其原因是“洗洁精”具有_功能。(3)水的电解质: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试管A中生成的气体是_。结论:水由_组成。(4)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填序号)。A烧碱B硝酸铵C氯化钠D浓硫酸(5)2018年12月8日2时28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对月球背面开展巡视探测。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长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2O4=3N2+2C

10、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_(填序号)AH2BCH4CC2H8NDC2H8N225. 如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属于_种元素。(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填序号)。(3)D中x=_。(4)表示阳离子的是_,表示阴离子的是_(填序号)。(5)由A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6)钙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为,则钙原子与图中_(填序号)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7)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周期。26. 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_(填序

11、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2)配制时应选择_(填“10“50“或“1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3)下列会导致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假设每一项其他步骤操作正确)有哪些?_(填序号)。氯化钠中含有杂质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用刚刚洗过的烧杯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洒出ABCD(4)玻璃棒的作用是_。(5)配好的氯化钠溶液,应转移到下列哪种试剂瓶中保存?_(填序号)。请你为配好的氯化钠溶液。在图中书写正确的标签。六、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27.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

12、装置,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_。(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3)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还需要进行如何改进?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F装置的用途很广,下列关于该装置,用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当装置内盛满水,若收集氢气,气体从b通入;若收集氧气,气体从a通入当装置内盛满氧气时,若将装置内的氧气排出来,水从a通入当装置内盛有一半水时,可观察给病人输氧气的速率,a端连接氧气钢瓶(5)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有毒物质,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13、_。小虹同学认为收集硫化氢气体可用D或F装置,但小娟提出了质疑,小娟认为不能选用D的理由是_,同时应对F进行如何改进?_。28.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1)写出乙实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_。(2)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缸的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他们产生了疑问。【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指示剂、水和氯化钠,此外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A猜想一:只有碳酸钠B猜想二:只有氢氧化钙C猜想三: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D猜想四还可能是_。【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上述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_ (填字母)的猜想正确。 _ 。 _ 。猜想一正确猜想二正确【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司马光砸缸的过程中,只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