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868769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7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三诊试卷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6 页 中考化学三诊试卷 中考化学三诊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 共 36 0 分 1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 不 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使用黑火药B 冶炼金属C 粮食酿酒D 磨制石斧 2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 分子的质量小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间有间隔 3 氮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B 中子数不同 C 核外电子数不同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4 已知甲 乙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 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明 一种小

2、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中的反应物 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B 根据反应条件推测 该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C 该反应原子种类与分子种类都不变 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图示中的反应物 生成物质量比为 1 1 1 1 5 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 CPU 已经应用于包括北斗卫星在内的十 几种国家重器中 芯片作为所有电脑 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 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 Si 为材料制成的 用化学方法制 高纯硅的反应原理为 2C SiO22CO Si 粗硅 Si 2Cl2SiC14 液态 2H2 SiCl44HCl Si 高纯硅 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6 关于物质的组成 结构

3、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 正确的是 A C CO CO2 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 故反应时均具有还原性 B HCl 和 NaOH 反应生成了盐和水 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C 酸都含有 H 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浓 H2SO4 NaOH 固体都具有吸水性 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7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纯碱 氯化钾 小苏打都属于盐 B 熟石灰 烧碱 浓硫酸都可以作干燥剂 第 2 页 共 16 页 C 试管 烧杯 蒸发皿都可以直接加热 D 钙 锌 碘元素都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8 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 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

4、 B C D 9 能大量共存 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AgNO3 NaClB MgCl2 CuSO4C NH4Cl KOHD ZnSO4 KNO3 10 20 时 向 100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甲或改变温度 得到相应的溶液 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用图 2 中的 a 表示 B 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 5 C 只有 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1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 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 油 过程示意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 A 反应 I 中 CO2发生了氧化反应 B X 是一种单质 该物质是氢气 C 在一定条件下 I 中反应生

5、成的另外一种物质为水 D 该成果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是减缓温室效应 缓解能源危机等 第 3 页 共 16 页 12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 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检验 CH4燃烧生 成 CO2和 H2O B 证明稀盐酸与 NaOH 反应 C 测定空气中 O2 的含量 D 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 中 CO2的含量 A AB BC CD D 二 计算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7 0 分 13 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 现用 20 片该药剂制 成的粉末与 40g 稀盐酸混合 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稀盐酸平均分成 4 次加入烧杯中 实验数据见下 表 实验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g固体粉末剩余质量 g 1101

6、8 8 21017 6 31016 8 410m 1 表格中的 m 2 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到 0 1 三 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共 28 0 分 14 生活和生产中会用到很多化学知识 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2018 年 9 月雅安市展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 要举措 以下物质应放置于贴有可循环利用垃圾标志垃圾桶内的是 填序号 A 废电池 B 旧报纸 C 空易拉罐 D 过期药品 E 塑料矿泉水瓶 2 生活中可用 填一种调味品 除水垢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 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炉灶清洁剂 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 该清洁剂不 能与皮肤直接接触

7、的原因是 洁厕灵 有效成分为盐酸 和管道疏通剂 主 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和铝粉 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某种花卉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 6 的 KNO3 KNO3 填 属于 或 不属于 复合肥 若用 30 的 KNO3溶液稀释成 500g 这种营养液需加水 g 4 为保护绿水青山 可将工业残留的钡渣 主要成分为碳酸钡 BaCO3 进 行无害化处理 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 BaSO4 主要流程如图 第 4 页 共 16 页 粉碎钡渣的目的是 反应釜 2 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2018 年 12 月 28 日成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使雅安人民出行更加便捷 1 钒钢用于制造

8、高铁的铁轨 钒钢属于 填 天然 合成 或 金 属 材料 2 列车的车体建造需要消耗大量的铝合金 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其原因是 3 以煤炭燃烧为动力的乐山嘉阳小火车是目前仍在运行的蒸汽机车之一 被称 为 工业文明的活化石 从化学角度分析蒸汽机车被电力机车淘汰的原因 任举一点 4 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 提供清洁空气 保持车厢卫生非常重要 高铁酸钠 Na2FeO4 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 绿色环保高效 消毒剂 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 合价为 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剂含有过氧化钠 Na2O2 它可以使车厢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 氧气 同时生成碳酸钠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6 实验小组用微型实验装置 W 型

9、玻璃管进行探究实验 1 用如图 1 装置 夹持仪器略去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实验步骤 I 通入 N2 将 W 管右侧部分放入热水中 a b 处白磷均不燃烧 II 通入空气 a 处白磷不燃烧 b 处白磷燃烧 知识卡片 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P2O5能与水反应 a 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 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 象是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湿棉花可以吸收白烟 第 5 页 共 16 页 B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C 步骤 II 中 a 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 图 2 用 W 玻璃管进行 CO 还原 Fe2O3实验 装置中 c 处反应的化学

10、方程式为 d 处现象 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3 如图 3 所示 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氧气 B 若 m 处粉末是木炭粉 能看到木炭燃烧 C 若 m 处粉末是硫粉 n 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 D 若 m 处粉末是铜粉 能看到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 四 探究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共 19 0 分 17 某实验小组对铜丝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生了兴趣 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 知识卡片 a 铜跟稀硝酸在室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u 8HNO3 3Cu NO3 2 2NO 4H2O b NO 气体无色 难溶于水 很容易与 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

11、 NO2气体 NO2容易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 1 用如图 D 装置制取 NO 气体 稀硝酸应该装入 中 当反应开始时 圆 底烧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变为蓝色 2 下列哪些装置 A C 不宜用于实验室制 NO 气体 填装置序号 3 收集 NO 可以选择下列哪些装置 第 6 页 共 16 页 18 在建筑火灾中 高温 有毒有害烟气是危及人员生命安全的第一大敌 建筑火灾的 消防教育中常提及 要往低处逃生 该策略是否合理呢 研究人员通过蜡烛在亚克力密闭容器中燃烧模拟建筑火灾的场景 实验中蜡烛 含 烛台 高度设计及放置位置 见图 1 在亚克力圆筒形容器壁垂直方向开 3 列小 孔用于放置传感器

12、 每列 3 个小孔 共 9 个 是氧气传感器 是二氧化碳传感 器 是温度传感器 见图 2 本实验实时测量不同高度的蜡烛同时在封闭容器内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 使用手持 技术测量容器内不同高度的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的变化 并呈现相应的 曲线图象 见下图 为火灾烟流实验提供定量数据支持 进而分析火灾逃生策略 的合理性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依据图 3 1 分析 图象中曲线先快速下降的原因 请再从微观角度解 释曲线又升高的原因 第 7 页 共 16 页 2 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和毒气 相同温度下其运动路径与二氧化碳的运动相似 由图 3 2 可知 建筑火灾中二氧化碳气体和烟气迅速往高处逸散 其

13、原因是 填序号 A 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 B 高处蜡烛燃烧更充分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多 C 蜡烛燃烧放热导致了容器内的空气温度上升 随着高温气流上升 二氧化碳气 体也往上升 3 据图 3 3 分析 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 建筑内不同高度的温度有何差异 4 通过以上分析 可知建筑物内火灾时 往低处逃生 填 合理 或 不合理 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 一定不要慌张 要沉着应对 如果火势不 大 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 的趋势和可能 应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 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如用湿毛巾捂 住口鼻 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19 同学们发现新

14、鲜的苹果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色 仿佛铁生锈一样 于是 研究性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 探究苹果汁变色的原因 查阅资料 a 苹果汁中含有 0 001 的二价铁物质 同时也含有多酚类物质 多酚可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变为褐色 b 二价铁在空气中或与浓硝酸反应都能变为三价铁 且三价铁的溶液为黄色 c 硫氰化钾 KSCN 溶液变色规律 药品二价铁溶液三价铁溶液 KSCN 溶液不变色变红色 猜想与假设 苹果汁变色与苹果中的铁元素有关 苹果汁变色是苹果汁中的多酚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结果 进行实验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 1 试管 中未出现明显变化 试管 中 试管编 号 1min10min 24

15、 小时 黄褐色褐色深褐色 无明显变 化 无明显变 化 无明显变 化 实验 2 分别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如图所示 略有些黄 色 浅黄黄色 实验 3 苹果汁不变色 解释与结论 1 实验 1 验证了苹果汁中含有二价铁物质 在该实验中 的现象是 2 实验 2 的 中 Fe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该实验中 试管 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由实验 2 得出 猜想 填 成立 或 不 第 8 页 共 16 页 成立 3 为验证猜想 II 成立 实验 3 应进行的操作 反思与评价 4 写出一种防止苹果汁变色的方法 第 9 页 共 16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D 解析 解 A 使用黑火药需要药物与

16、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属于化学变化 故 A 错 B 冶炼金属需要还原剂与金属化合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 属于化学变化 故 B 错 C 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 故 C 错 D 磨制石斧只是形状的改变 属于物理变化 故 D 正确 故选 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 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答案 C 解析 解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是因为梅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 运动的 向四周扩散 使人们闻到花香 A 由分子的性质可知 闻到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 故选项错误 B 由分子的性质可知 闻到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 故选项错误 C 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这是造成闻到香味的主要原因 故选项正确 D 由分子的性质可知 闻到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 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的分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