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0868740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8.0分)1. 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A.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B.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 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 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2.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干燥氢气B. 吸收二氧化碳C. 监控气流速度D. 收集干燥的氧气3.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和C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D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

2、、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的化学式为CuOB. C的物质类别是酸C. EA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D. DE的转化一定是复分解反应4. 某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饼状图,图乙是该物质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元素A、B、C分别表示氢、碳、氧B. 该有机物化学式表示为CH4OC. 乙中的生成物是两种氧化物D. 乙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5. 某化学小组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他们对所得滤液和

3、滤渣有如下描述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Ag若滤液呈蓝色,则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上述四种描述中正确的个数为()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6. 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工业上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生产钛,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请写出上述工艺流程中镁在高温下与TiCl4反应生成Ti和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4、2)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可加入_除去。7.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下列途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并将二氧化碳存或利用,流程如图所示:(1)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名称是_。(2)反应、分离室中发生的化合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这种“捕捉”二氧化碳工艺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填写物质名称)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8. 苹果酸钠盐(C4H5O3Na)是低钠盐的一种,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请回答:(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其中碳、

5、氢、氧、钠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3)跟普通的食盐相比,苹果酸钠盐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_。9. 由硫酸铁和某可溶性钠盐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后无明显变化,再加入4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沉淀。将沉淀充分加热,得到红棕色粉末1.6g: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将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可得该溶质7.1g(提示:2Fe(OH)3Fe2O3+3H2O)(1)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原混合物中可溶性钠盐的化学式为_。(3)原混合物中可溶性钠盐的质量为_。(4)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

6、0分)10. 小科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1)按图装好药品、连好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A装置的作用是_。(2)实验观察发现吹泡器吹出的气泡快速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该气体为_(填化学式)(3)小科思考后认为剩余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查阅资料】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黑色固体不变色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 和Fe2O3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黑色固体部分溶

7、解,且有红色固体出现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不断减少,当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变为一定值,故A错误;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氧气逸出,且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溶液的质量不断减少,当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变为一定值,故B错误; C、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硝酸钾会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后不再继续溶解硝酸钾,所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当达到饱和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故C正确; 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减少,且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溶质质量也会

8、减少,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D错误。 故选:C。A、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进行解答; B、根据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氧气逸出,且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进行解答; C、根据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硝酸钾会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后不再继续溶解硝酸钾进行解答; D、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减少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和坐标的关系,关键是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分析坐标的起点、拐点、终点及曲线的变化趋势。2.【答案】D【解析】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故选项装置能达到实验目

9、的。 B、吸收二氧化碳,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故选项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气体进入水中会迅速逸出,通过气泡冒出的速度不同,来监控气体流速,故选项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 D、根据图中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长导管是出水管,且用排水法也不能收集干燥的氧气,故选项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A、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B、根据吸收二氧化碳,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气泡冒出的速度来判断气体的流速,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图中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长导管是出水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

10、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3.【答案】D【解析】解: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A是氢气,B和C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D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气和E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水,B会与氢气反应,所以B是氧化铜,C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带入框图推断合理;A、由分析知B是氧化铜,化学式为CuO;B、由分析知C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等,属于酸类;C、EA是水生成氢气的过程,其化学方程式为2

11、H2O2H2+O2;D、DE的转化是氢氧化钙生成水的过程,可以有酸碱中和反应完成,也可以由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得,但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D。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A是氢气,B和C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D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D是氢氧化钙,氢气和E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水,B会与氢气反应,所以B是氧化铜,C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4.【答案】A【解析

12、】解: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甲分子由1个C原子、4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BA4C。A、该物质中氢、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161)=1:3:4,元素三种元素A、B、C的质量比是:12.5%:50%:37.5%=1:4:3所以元素A、B、C分别表示氢、氧、碳,故A说法不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有机物化学式表示为CH4O故B说法正确;C、乙中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是两种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D、乙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故D说法正确。故选:A。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甲分子由1个C原子、4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

13、成,则其化学式为:BA4C根据元素的含量确定元素的种类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本题有一定难度,由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铜银。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粉会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与硝酸铜发生反应。 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正确; 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正确; 若滤液呈蓝色,则Cu(NO3)2未反应完或未反应,AgNO3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部分反应,故向滤渣

14、中滴加稀盐酸不一定会产生白色沉淀,错误;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锌粉过量,AgNO3和Cu(NO3)2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正确; 故选:B。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锌铜银,所以加入锌粉,首先锌粉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银,如果锌粉足量可以再继续和硝酸铜反应置换出铜。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6.【答案】TiCl4+2MgTi+2MgCl2 置换反应 稀盐酸【解析】解:(1)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Ti,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还应有氯化镁,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

15、和一种新的化合物,所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2)根据上述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判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为镁,而钛不能与酸反应,镁能与酸反应,要除去镁,可加入稀盐酸。故答案为:(1)TiCl4+2MgTi+2MgCl2;置换反应;(2)稀盐酸。(1)根据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Ti,以及质量守恒定律书写方程式,并判断基本反应类型。(2)根据上述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判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为镁,再根据钛和镁的化学性质判断除杂选择的试剂。化学与生产、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也就成了考查热点之一,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7.【答案】过滤 CaO+H2O=Ca(OH)2 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解析】解:(1)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