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语文S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866050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语文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句子语文S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部分 句子 鲧禹治水1、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导引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走遍”“山南海北”,可以体会到大禹在当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为了摸清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翻山越岭,四处跋涉,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从“摸清”一词可以体会到大禹之所以走遍山南海北是为了弄清洪水形成的原因,并从中寻求治理的办法。 “引洪水入大海”,要想消除水灾,只能将洪水引流进大海,体现了大禹的智慧。2、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 从“亲自”一词,可以体会出大禹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风范。 从“成千上万”,可以体会出受灾百姓之多,他们积极响应大禹的

2、号召,投身于治理洪水行动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禹在百姓心中的威望。3、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汗流浃背”“磨出了血泡”“毒虫猛兽的袭击”“冻得坚硬的土地”,让我们感受到环境的恶劣,以及大禹为开凿龙门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仍然不停地干着”“毫不在乎”“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大禹为开凿龙门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大公无

3、私、忘我奉献的崇高精神。4、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 “由南到北,由西到东”,说明大禹带领人们所疏通的河道之长。 “十三年”,说明治洪工程的历时之久。 从“终于”一词,可以看出疏通河道、治服洪水之不易,是大禹与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付出许多血汗才实现的。天上偷来的火种1、他来到人间以后,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心里十分难受。慈善2、他决心背着宙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偷取火种。勇敢3、他的动作是那样的敏捷、隐蔽,太阳神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小心翼翼地把火星儿藏在茴香枝的空管里,带到了人间。聪明4、他把火的性质、用途向人们详细

4、地讲述一番。真诚商鞅南门立木1、商鞅派人在都城的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并在南门城墙上挂出告示,下令道: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朝廷就赏给他十两黄金。商鞅南门立木是为了证明自己诚实守信,从而取得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2、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从小伙子的语言,体会到他认为事情不会是那样,有反说的语气。左庶长说话算不算数,试试看吧。表明他对商鞅下的令持怀疑的态度。3、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小伙子“喜笑颜开”不

5、仅仅是因为得到了黄澄澄的赏金,还因为他亲眼看到了这位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说话算数、有效。4、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托,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这句话表明了商鞅推行新法的目的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态度。狄仁杰公正护法1、他到任第一年,便处理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多人,无论被判处有罪还是无罪,没有一个当事人不服的。 “第一年”“大量”“一万七千多人”,表现了狄仁杰断案神速,效率极高。“没有一个当事人不服的”,表现了狄仁杰明察善断,公正护法,深得民心。2、于是,他们

6、来到宁州百姓为狄仁杰立的德政碑下痛哭。到了流放地后,大家又集资立碑,颂扬狄仁杰的功德。“痛哭”“集资立碑”,说明因狄仁杰公正执法、护法,关爱无辜百姓,而深受老百姓的敬重与爱戴。出色的老师1、可是,这块手表却在一次晚餐时丢失了,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多么伤心,就像丢了自己的魂魄一般。运用比喻,说明了这块手表对“我”的意义重大。体现“我”对手表的珍爱之情。2、我高兴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连忙对这位拾金不昧的黑大哥表示谢意。“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表明手表失而复得时“我”极其高兴的情景。黑人同学拾金不昧,使“我”的手表失而复得。体现了“我”对手表的珍爱之情。3、我一看,马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这不就是那位拾金不

7、昧的黑大哥吗? 运用反问,表现了我遇见黑大哥时惊喜与激动的心情。表现出“我”因黑人同学为“我”拾回手表而表示感谢,又因其拾金不昧的精神而感动。4、我用一种极其困惑的眼光看了他一眼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 “极其困惑”,实在无法理解,弄不明白。 “真不仗义”,就是真不讲义气。说明“我”对黑大哥的行为不满。表明此时的“我”不仅困惑,而且对于黑人同学的告发行为心生责怪和抱怨。5、老人的话让我翻然醒悟。这时,我才意识到黑大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翻然醒悟”,就是很快彻底地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说明“我”在收罚金老人的帮助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那个充满好奇心的

8、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禁一震。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即使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也会因此而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穷人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抚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 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 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9、似乎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

10、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3、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

11、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

12、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3、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其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句中“四周围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态度。4、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

13、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对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因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青花1、父亲回答道:“因为你还没有长大,还不懂得什么是完美。”说明父亲对制作青花事业的热爱。2、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说明父亲对“我”的企盼。3、可是,父亲一脸肃穆。半晌,父亲才说:“你应该去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找到了也就得

14、到我的配方了。”表明父亲对我的良苦用心。窃读记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样子。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而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陶醉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

15、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5、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理想的风筝1、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泛”意思是冒出,透出。这里是说同学们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对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