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长春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0865511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长春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自由、愉快、富有情趣的生活。3.通过学习本文,感受文章语言,添补文本空白。教学重点1.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孩子自由、愉快、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孩子自由、愉快、富有情趣的生活。课前准备1.对于城市里生活的孩子,许多没有见过山村中的一些动植物,所以,要求学生课前查找不了解的事物的相关图片和资料。2.了解作者。3.课件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浏览回顾课

2、文。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 板块“童年”的第4 篇课文,跟随作家詹政伟去感受他在江南农村的童年生活。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题。师:注意到了吗?题目中间有个逗号,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才有韵味,“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读。生读题。师:作者在课文中都讲了童年哪些有趣的事呢?给大家一两分钟时间,快速浏览课文,回想一下。生浏览课文。师:好了。谁能说一说,作者在课文中都讲了哪些有趣的事啊?预设1:生: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削一节竹管吹竹笛,折一根柳条挥柳鞭,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给兔子扯青草。肚子饿了自己动手做野米吃。吃饱后躺在草地上晒着五月的阳光睡一觉。师

3、:概括地说就是四件事生:放牧,扯青草,野炊,睡一觉。师板书:放牧扯青草野炊睡一觉预设2:生:放牧,扯青草,野炊,睡一觉。师:语言凝练,真好!师板书:放牧扯青草野炊睡一觉二、出声读文,圈画趣事交流。师:课文描写的是江南农村的生活,你们这些生活在东北的孩子读起来感觉特新鲜,是吧?现在呀,就请同学们自由出声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你觉得特别有趣,读到那儿就想停下来好好读一读,越读越觉得喜欢,请你把这样的地方画一画,圈一圈,多读两遍,争取读出趣味来,一会儿我们看谁读得最有味道。生出声读,圈画。师:(巡视评价提示)有同学已经开始圈画了。对,把你圈画的好好读一读。师:好了,就到这儿。老师注意到刚才有个同学读得

4、特投入,那表情啊美滋滋的,还直晃脑袋呢(那眼睛啊笑眯眯的,读着读着自己还抿嘴乐了)。对,就是你。你觉得哪儿有趣,读一读。生读。师:读得真有味道!都谁画这句话了?(生举手)没画的都画一画。(生画)谁还愿意像他这样美美地读?(生举手)读一读你觉得有趣的地方。生读。师:这个地方有没有趣呀?生:有趣。师:你找得挺好,读得也有点意思,不错。奖励你推荐咱们班读课文最好的同学再有感情地读一下这句话。生读。师:哎哟,你读得太有意思了!刚才没画这句话的同学举手看一看。(生举手)现在你们愿不愿意把这句话画下来呀?(生:愿意)这样,老师就不一一提示了,同学读的你觉得有趣,之前没画的一边听一边就画一画。还有哪儿有趣?

5、生读。师:多有趣的事呀,你读得太严肃了!微笑着读感觉会更好点,你试试。生读。师:嗯,读得好多了!谁还想读啊?生读。师:(微笑点头)读得挺好!师:还有想读的?好了,把手放下吧,不让大家一一读了。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就发现同学们画的地方特别多,作者写得有趣的事实在太多了!三、再读课文,理解文字含义。1. 默读批注。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这一回默读,找找你最喜欢的句子反复读,用心品味,看一看,字里行间你都读出了什么,简单地做一下批注。生默读批注。2. 学生自由交流。师:好了,我们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句话?预计学生会关注下面这些语句:(1)“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

6、篮的身影,那些细细、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交流时学生可能会谈到对这句的理解。师: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孩子们的快乐(自由,忙碌),真了不起!能通过你有感情地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的这种快乐(自由,忙碌)吗?生读。预设1:生读得好。来源:学科网ZXXK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田埂上乐颠颠儿地蹦蹦跶跶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田埂上欢蹦乱跳、自由自在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田埂上一刻不停地忙忙碌碌的样子)!真好!预设2:生读得不好。师:哎呀,你读得这些小伙伴有点发蔫,可不像那青草蜢。青草蜢“噌”地蹦到这儿了,“嗖”地跳到那儿了,欢蹦乱跳的,多快活呀(自

7、由自在的)(精神头儿可足了)!这句话怎么读能读出孩子们的快活劲儿(自由自在)(乐此不疲的忙碌劲儿)呀?生读。师:好多了!(范读)“那些细细、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来源:学科网ZXXK生再读。师:小伙伴们真快乐呀!(板书:快乐)师:还有谁也特别喜欢这句话?你又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呢?生谈,读出了自由。师:你体会得不错啊,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生有感情朗读。师:真自由啊!(板书:自由)从这句话中不仅读出了快乐,而且读出了自由,你们真的是在用心思考,用心品味,这就叫会读书啊!我们继续交流!(2) “我们的哥哥姐姐,已经成了父母的好帮手,他们平时掌管着的家里的鸭呀鹅呀羊呀兔

8、呀,从那个时候起,就归我们管啦。”交流时学生如谈到对此句的理解。师:你读出了孩子们掌管鸭鹅羊兔的高兴、自豪,真好!能不能有感情地读一读?生读。预设1:生读得没感情。师:就归谁管啦?生:就归我们管啦!师:加一个自豪的动作读。生自豪地扬脸、拍胸脯读。师:真自豪!再高兴点!生高兴自豪地读。预设2:生读得有感情。师:好一个“就归我们管啦”,体会得好,读得更好!师:我们都是那掌管鸭鹅羊兔的小伙伴,一起自豪地高兴地读。生读。师:还有哪句话你特别喜欢?(3)“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交流时学生如第一个谈到对此句的理解,教师自然进入“环节

9、2”的教学,如来源:学科网ZXXK没有,交流完第一处后,一定要叫默读批注时关注了这句话的学生。(4)“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交流时学生如提到:师:瞧, 同学多会读书!他不仅注意到了“折、削、做、吹、挥”这一连串动词,他还透过这一连串的动词体会到了孩子们轻松愉悦、自得其乐的心情,理解了文字的含义,了不起呀!你来读一读好吗?生读。师:读得不错,不过你还可以读得更好!咱们同学给他出个招儿。生提建议,如微笑着读,读得再轻快一些。师:你来示范一下。生示范。师:像他那样,试一试。生再读。师:我

10、说你可以读得更好嘛!其实还可以读得更好!好好看一看,“啪”后面是个什么号?生:破折号。师:能把破折号读出来吗?生读。师:(范读)“啪”生:(模仿读)“啪”师:对了。读读整句话!生读。师:看,注意了标点符号,读得多有味道!咱们同学还关注了哪句话呀?(5)“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也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山羊走呀走的,竹篮子也晃呀晃的。我们看了真喜欢,因此竹笛吹出来的歌呀,也是喜洋洋的。”交流时学生如提到:师:是呀,“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能想出这样的鬼点子,我们这些小伙伴真是太顽皮,太可爱了!能不能通过你有感情地朗读,让我们看到这群小伙伴顽皮可爱的样子啊?

11、生读。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生补充谈。师:就像这位同学说的,孩子们那么活泼,那么快乐,总能够找到无穷的乐趣。你体会得这么好,读一读吧!生读。师:挺好,咱们接着交流。(6)“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交流时学生如提到:来源:学.科.网Z.X.X.K师:这群孩子忙碌却并不盲目,放牧还真是蛮有经验的嘛!不过听你读,我感觉“蚯蚓、螺蛳、赤膊田鸡”还不够多,“青草地”还不够大,“草儿”还不够嫩。怎么读?生再读,强调“最多”“真大”“真嫩”。师:聪明,一点就通!继续交流吧!(7)“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

12、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交流时学生如谈到对此句的理解,教师自然进入“环节3”的教学。(8)“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啊,还不老;青青的家离这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来,我们做野米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上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野米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交流时一生谈完后:师:好像很多同学都特别喜欢做野米这部分。还有谁想补充?生谈。师:七手八脚,就地取材,自己动手,这做野

13、米还真是乐在其中,妙趣无穷啊!咱们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好吗?谁来读?生读。预设1:学生读得很慢。师:我们肚子都饿坏了,皮皮,你怎么这么慢啊?快一点好吗?生读得快但没感情。师:皮皮呀,让你快点,你不高兴了?生:没有啊。师:(微笑)那就请你读得再欢快点!生语调欢快地读。预设2:学生读得很平淡。师:你这读的不怎么样,我们好多听的同学都在那替你咽口水呢!(指一听得投入咽口水的学生)你听得最投入,刚才使劲地咽了咽口水,你来读读这段话。生读得声情并茂。师:听了你的朗读,我都“口水欲滴”了!师:咱们大家就像他那样,一起来读读这后半句。野米没有烧好生齐读:野米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师:咱们同

14、学还关注了哪句话呀?(9) “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草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上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交流时学生如提到:师:说得不错。乏了倒地便睡,多么随意,多么自由,躺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晒着暖洋洋的太阳,又是多么舒服、多么惬意呀!我们怎么读好啊?生:读得舒缓一点,轻松一点。师:你来读读好吗?生读。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生齐读。师:我们接着交流。2. 想象体验,感受“冒”的舒服,重点品读句子(3):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来源:学科网ZXXK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师特指巡视时发现的批注这句话的学生发言。生谈自己的理解。师点击课件。课件出示: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师微笑着点头。师:老师小时候就生活在农村,那种光脚走在泥地上的舒服可是不止一次地亲身体验过啊!(做回味状)你们谁有这种体验?预设1:生有体验的举手谈。师:咱们其他同学想不想跟着老师也去体验体验?预设2:学生举手谈光脚走在沙滩上,沙子从脚趾缝里钻出来的体验。师:光着脚走在地里,泥土从脚趾缝里冒出来,比沙子的感觉舒服多了!跟着老师去体验体验?预设3:生都摇头。师:都没有这种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