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JCI评审版本

上传人:沧海****3 文档编号:120853368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JCI评审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JCI评审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JCI评审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JCI评审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JCI评审版本(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名称: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文件号:WP-A-013制定部门:物配中心修订年限:三年一次版本号:1.0页数:15/15发行日期:2019-04-01修订日期:_/_/_已修订次数:0次1.目的确保本院所使用的化学危险品的正确使用、贮存、处理及人员的安全防护。2.范围该计划涵盖院内所有区域。3.定义3.1化学危险品的定义:能对接触者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不良影响的化学品。3.2化学危险品的分类:化学危险物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一86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规定的分类标准,分为以下九大类:3.2.1易爆化学物品3.2.2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和溶解气体3.2.3易燃液体3.2.4易燃固体3.2.

2、5自燃物品3.2.6遇湿易燃物品3.2.7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3.2.8毒害物品3.2.9腐蚀物品4.职责4.1 设备与环境安全管理委员会全面管理化学危险品:4.1.1汇总各部门目前拥有的化学危险物品清单,整理化学危险品MSDS;4.1.2组织各部门建立和健全全院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定期检查;4.1.3发生化学危险物品重大泄露、造成大面积污染时,立即联系专业技术部门对环境进行清洗清理,再由环境监测部门对环境进行监测,以确保环境与人员的安全。4.2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管理人员的职责如下:4.2.1负责整理本单位区域内的科室有害物质清单。各科室内的有害物质清单有更新,必

3、须上报物配中心备案更新。4.2.2有害物质标示事项的执行。4.2.3负责现场作业监督,化学危险品使用记录表和医疗废物交接单填写的定期检查。4.2.4有害物质泄露的紧急处置及通报应变。4.2.5有害物质的储存、搬运、使用上注意事项的提示。4.2.6有害物质防护器材需求的提报。4.2.7健全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4.2.8确保员工得到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4.3员工职责:4.3.1遵守化学危险物品安全使用操作规程和使用指南,明确安全使用注意事项;4.3.2正确使用合理的个人防护设施; 。4.3.3熟悉危险化学物品安全使用资料;4.3.4完成必要的在职培训,熟知危险物品的安全使用和有

4、害废物的处理。4.4药剂科负责确认订购物品具备的危险特性,并尽量以低毒或无毒物品代替有毒物品;4.5设备与环境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后勤部、设备科、药剂科等有关科室对全院各部门使用危险物品情况及相关记录进行检查。5.标准5.1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由设备与环境安全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后勤部、物配中心、医务部、护理部、药剂科、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工负责指导督促检查。5.2化学危险物品申购及接收5.2.1各部门操作人员根据所需化学危险品,向部门负责人资产管理员提出购买申请。5.2.2部门负责人资产管理员填写购买申请,提交采购部。5.2.3采购部根据申请购买后,将所购化学危险品送至申购部门。5.2

5、.4部门负责人资产管理员负责所购化学危险品的接收、清点、检验及储存保管。5.2.5化学危险物品储存及使用由专人负责保管。5.2.5.1腐蚀物品5.2.5.1.1储存:腐蚀化学品(酸、碱)应分别储存于耐腐蚀的不锈钢箱底层,但不得存放于水槽下,防止潮解。5.2.5.1.2搬运:搬运体积超过500ml的浓酸试剂时,必须使用指定托盘。5.2.5.1.3不能共存的化学物品:注意不要在同一区域内存放不能共存的化学物品。例如:乙酸等有机酸应与硫酸、硝酸等试剂分开储存。5.2.5.1.4个人防护:在使用腐蚀性物品场所的工作人员,应穿戴围裙、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5.2.5.1.5溅溢:使用任何化学物品之前,

6、应安排好处理容易破碎或溢出的物品的容器。5.2.5.1.6急救设备:使用腐蚀性物品的场所,应设有合适的急救沐浴设施和洗眼装置。5.2.5.2易燃、易爆物品:5.2.5.2.1储存:易燃易爆液体应在铁皮柜中储存。当易燃液体体积大于lL或高挥发性液体体积大于500ml,如果其纯度不受影响,应放入安全罐中储存。分装时应有明确的易燃和可燃性标记,工作储备量控制在最低限度。5.2.5.2.2仓库:储存可燃性液体的仓库应远离明火和其他热源,并备有灭火装置,保证足够的通风来保障员工健康和防止火灾的发生。大量仓储可燃、易燃液体时,应存放于防火柜中。5.2.5.3毒害物品5.2.5.3.1包含潜在致癌物、致畸物

7、、剧毒物的试剂应按试剂说明书保管存放。5.2.5.3.2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应对所使用的试剂、化学药品含潜在致癌物、致畸物进行明确标识。5.2.5.3.3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应告知员工在接触有潜在致癌性、致畸性试剂或化学药品时应做好防护。5.2.5.4所有化学品有效期限为五年。5.3化学物品泄漏的处理流程见有害物质管理计划5.4化学废弃物的清除和处理5.4.1原则:危险化学品使用部门负责日常的清污工作。在结束常规工作、工作交接、发生紧急事件如清除溅溢物后,需要进行清污工作。需外送维修的设备,必须在相关管理人员确认无化学危险品污染时,方可外送维修。5.4.2废弃的化学危险品:所有废弃的化学危险品按危

8、险物品处理,除非能够确定它们的性质。清洁溅溢有害物质的所用材料,包括吸附物和中和物,都被认为是有害废物。5.4.3专职人员:危险化学品使用部门指定专人协调和负责处理本部门废弃的化学危险品。5.4.4容器:废弃的化学危险品放置在密闭、有盖的容器中。5.4.5标签:废弃的化学危险品的包装贴有标签,标签应包含以下内容:5.4.5.1日期;5.4.5.2来源;5.4.5.3成分; 5.4.5.4体积。5.5运输及处置:危险化学品使用部门指定的专职人员负责联系相关部门从事容器转运和废弃的化学危险品处置。5.6水银血压计、体温计、温度计等器具发生水银(汞,Hg)泄漏时按水银泄漏处理流程处理以防止发生重金属

9、中毒。5.7杀虫剂的管理5.7.1原则:由于杀虫剂会对环境、生物造成损害,所以使用杀虫剂要本着“以防为主,综合整治”的原则进行,不可盲目施药。5.7.2杀虫剂保管:5.7.2.1专人保管、单独存放、远离儿童;5.7.2.2注意避光、通风,存放杀虫剂的柜子要加锁。5.7.3杀虫剂应选择低毒、广谱、高效的品种。5.7.4使用杀虫剂时注意5.7.4.1选择晴天、无风的气象条件,不可逆风施药;5.7.4.2详细参阅使用说明,严格按照比例施药,以免产生药害;5.7.4.3施药时必须佩戴手套、口罩、眼罩,避免接触皮肤。5.7.4.4对过期杀虫剂必须妥善处理,不可倾倒于土壤、水源、雨水井。5.7.4.5如果

10、杀虫剂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必要时到急诊室就诊。5.8化学危险品使用注意事项5.8.1不允许用嘴吸取任何试剂。5.8.2在不清楚试剂间的相溶性时,不要将它们混合。5.8.3在使用新试剂前,先阅读MSDS或向相关负责人咨询。5.8.4稀释时应将酸注入水中,而不是将水注入酸中。5.8.5所有化学试剂在倾注时要缓慢以防飞溅。5.8.6如果试剂或化学品被允许排放入下水道中,要用清水彻底冲洗管道中的残留,避免丢弃的化学品之间发生有害的化学反应。5.8.7使用玻璃器皿前须检查诸如爆裂、破碎等明显的受压或损坏痕迹。把上述损坏的玻璃器皿丢于耐扎的容器中。5.8.8将玻璃器皿放到清洁区域前务必彻底漂洗

11、消毒。例如毒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或者是可能传染性物质。必须保证它们放到清洁区以前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消毒。5.8.9任何在未贴标签的容器中发现的药品都应该向部门主管报告,以咨询合适的鉴别方法。5.8.10在一般预防区域不允许抽烟、喝饮料、吃东西及使用化妆品。5.8.11不允许使用实验室的设备和器具来准备食物和饮料。5.8.12处理实验室标本时不要用水接触脸部、嘴以及眼睛。5.8.13每次离开预防区域时都要洗手,处理完标本、化学试剂、污染或毒性物质以及接触实验室设备后也要洗手。5.8.14在一般预防区域或接触化学试剂时,不要将食物、口香糖以及香烟放在口袋中。毒性化学物质的蒸汽可以吸附在这些

12、物品的表面。5.8.15不要将食物储藏在实验室的橱柜或冰箱中。5.8.16在使用电话、门把手等物品时务必脱掉手套,以防止可能性的污染。5.8.17养成良好的日常使用习惯,使用完以后,所有试剂和仪器都要归位。5.8.18对于在工作环境下可能遇到的不同危险物品,采用不同类型的个人防护设备,个人防护设备类型包括:5.8.18.1手套:用于保护手免受烧伤、割伤、化学品、磨损、电击伤。不同类型的危险需要不同材料的手套,如磨损:棉质或皮质;化学危险品:不可渗透的手套。5.8.18.2目镜和面罩:用于保护眼睛和面部免受飞溅、火花、紫外线和毒性化学物品伤害。5.8.18.3防护衣用于保护身体免受化学或者腐蚀性

13、,热和火花伤害。5.8.18.4安全鞋和靴用于保护双脚免受腐蚀性化学物品伤害。5.8.18.5耳塞:高噪声环境下保护听力。5.8.19任何操作步骤或设备、仪器发生问题时都要向部门的负责人报告,在相关技术指导下进行操作。5.9有害物物质标识:5.9.1全院有害物质应有正确标示。5.9.2危害物质标示内容:5.9.2.1危害物质分类图标;5.9.2.2危害警告讯息。5.9.3标示的更新与管理:5.9.3.1随物质安全资料调整时,标示随之调整。5.9.3.2容器标示破旧,不堪辨认、脱落、遗失时,应立即补贴。5.9.4危害物质容器属下列情形之一者,免贴标示:5.9.4.1外部容器已标示,仅供内衬且不再

14、取出之内部容器。5.9.4.2内部容器已标示,由外部可见到标示之外容器。5.9.4.3员工使用可携带容器,其危害物质取自有标示容器,且仅供当日立即使用者。5.9.4.4危害物质取自有标示容器,并供自行作实验、研究用者。5.10使用有害物质中的危害物质单位,需分别依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置备该物质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且该物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应放置于各使用单位的作业场所明显、容易取得之处。5.11 发生事故、紧急事件或损伤时应变:5.11.1立刻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及安全负责人,并拨打监控中心号码与总值班号码,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总值班根据事件类别上报分管院领导,有必要时通

15、知消防监控中心启动广播系统,各应急小组成员听到后紧急赶往现场进行救助。5.11.2处理前注意事项5.11.2.1调阅相关文件数据:5.11.2.1.1发生单位化学物质单。5.11.2.1.2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5.11.2.1.3单位平面图。5.11.3处理人员注意事项:5.11.3.1于进入现场时,请先辨识化学品的种类与特性。5.11.3.2未穿着防护装备之人员不得进入污染区域,处理人员须确实配戴防护装备。5.11.3.3运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紧急处理执行抢救。5.11.4中毒之处理:5.11.4.1立即将伤者搬离暴露源。5.11.4.2脱除伤者被污染之衣物。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进行紧急处理。5.11.4.3送至本院急诊室。5.11.4.4待灾害处理完毕后,请发生单位将不良事件上报至院内领导。5.12危险化学品相关信息的培训5.12.1所有接触或处理危险化学品的员工须接受岗前培训:5.12.1.1有关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5.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