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829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当代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44108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829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当代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829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当代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829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当代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829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当代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 社会剖析小说【答案】社会剖析小说是以茅盾作品为代表的一类小说,其特点是: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在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描述人物的性格成长史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瞬。在左翼内部,跟随茅盾如此创作的有沙汀、吴组湘等人。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 2 学衡派【答案】学衡派是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

2、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以学衡为阵地,思想倾向稳健保守。学衡派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为宗旨,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反对文言合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学衡派曾与鲁迅和胡适为首的新青年展开激烈论战。1933年,学衡停刊,学衡派随即消失。 3 倪焕之【答案】倪焕之是叶圣陶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小学教师倪焕之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形象地再现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期间的中国城乡生活面貌,反映了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曲折历程。小说人物形象塑造颇具特色,

3、语言严谨纯朴,在客观描写中蕴含着热情,是“五四”以来颇有影响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4 新感觉派【答案】新感觉派是20世纪我国第个被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蜚存、刘呐鸥、穆时英,此外还有黑婴、禾金等。1932年至1935年,施蛰存主编大型文学期刊现代,为新感觉派小说提供了重要的发表阵地。新感觉派小说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东方大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新感觉派的根本特点是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代表作品有刘呐鸥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施蛰存石秀将军底头等。 二、简答题5 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文中,鲁迅是

4、怎样论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 他与毛泽东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有怎样的区别? 为什么?【答案】文艺与政治同属意识形态范畴,关于二者的关系人们或是出于现实政治利益的考虑或是文学观、政治思想的不同,历来都有不一样的看法。(1)鲁迅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看法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鲁迅认为,文艺与政治不可能相安无事,因为冲突很可能是它们的常态。他指出:“我每每觉到文艺和政治时时在冲突之中; 文艺和革命原不是相反的,两者之间,倒有不安于现状的同一。惟政治是要维持现状,自然和不安于现状的文艺处在不同的方向。”马尔克斯曾经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学都是具有破坏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文艺为什么不安于现状。但为了维护

5、政府或政党的利益,政治往往希望社会稳定平安,于是,维持现状就成了政治必须奉行的基本原则。文艺不安于现状,政治却要维持现状,这样,两者的冲突就无法避兔了。在鲁迅看来,文艺与政治的冲突,实际上又是文艺家与政治家的冲突。(2)毛泽东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看法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有过论述。其基本观点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文艺服从于政治,这里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从此之后,文艺服务于政治、文艺从属于政治成为一项文艺政策。(3)鲁迅与毛泽东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看法的区别两人的立场和角度不一样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鲁迅与毛泽东

6、所持的立场、所取的角度各不相同,故其观点差异很大。鲁迅是从文学家的角度看问题的,所取的是文学家的立场; 毛泽东则是从政治家的角度看问题的,所取的是政治家的立场。两人的观点造成的影响不一样由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语境之中,它在当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并且影响了赵树理等人的创作。但能否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显然需要进一步讨论。验之于1949年以后的文艺实践,鲁迅的冲突说更能给人带来启迪。文学不从属于政治,文学有其独立性。 6 请分析家与金锁记在描写旧式大家族生活上的异同。【答案】(1)家与金锁记在描写旧式大家族生活上的相同之处都借鉴了中国旧式小说描写大家庭的特点,尤其

7、是不约而同借鉴了红楼梦的艺术特征。 都着重塑造大家族里的各类人物,以及旧式人物和新式人物。都有一个“家长”式的人物,家里的高老太爷和金锁记里的姜老太太。(2)家与金锁记在描写旧式大家族生活上的不同之处艺术借鉴不同家在结构艺术上借鉴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压、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叙事结构宏大。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己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视角和描写重心小同家以男性的视角看待大家族里的生活,也着重描写觉慧和觉新大家族里男人的爱情事业生活。金锁记以一个女

8、性独特的视角,细腻地描写了曹七巧在大家庭里受压迫欺凌的生活以及其心理蜕变畸形的过程。总之,巴金家是将高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或缩影来写,从中反映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旧中国的整个社会动态,反映出时代的本质规律,也完成了“家”文化的解构过程。张爱玲的小说无论从内涵上还是从艺术上都匠心独运、独树一帜,而其小说的风格受到古典小说红楼梦的影响,渐渐成了一种文化传统,金锁记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典型。 三、论述题7 简述赵树理小说出现的文学意义。【答案】赵树理小说出现的文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其对中国新文学发展的突出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复兴民间话语,弘扬民间文艺赵树理的创作主要从民问文学中汲取艺

9、术营养,复兴民间话语,弘扬民问文艺,提升民问文艺的品位,使民间文艺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具有明显的大众化、通俗化的艺术特色。这为中国新文学继承传统文学特别是继承和弘扬民间文艺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一方面他创造性地利用民间文艺样式,创造了新文学的新品种“评书体小说”“新章回体小说”等,另一方面又扩大、改造民间曲艺和地方戏剧,促使其登上大雅之堂; 同时他还学习借鉴西洋的文学样式,同民间文艺相融合,创造了农民式的话剧、电影。(2)新型农民形象的塑造赵树理的文学创作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他为中国新文学提供并塑造了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这是其他新文学作家很少涉及的。赵树理在小说中主要展不劳动者在逐步打破枷锁的过程中所焕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新的道德风貌,在农村大变革的历史情景中深入地观察、把握农民的思想情感,真实地展现了新老两代农民的典型化的形象。(3)文学形式的创新结合中国古典小说,运用评书体书写现代小说,这是赵树理对新文学形式上创新。在小说的结构上,赵树理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的框架,而汲取了其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特点。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