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第3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业分层测评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08437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第3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业分层测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第3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业分层测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第3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业分层测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第3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业分层测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第3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业分层测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第3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业分层测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第3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业分层测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3 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 3 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孕,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D单倍体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解析】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A 正确;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都叫单倍体,与染色体组数无关,B 正确,D 错误;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比较大,糖类等营养物质

2、含量比较高,C 正确。【答案】D2(2016江苏高考)右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解析】个体甲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由于基因互作,缺失了 e 基因对表型可能有影响,A 选项错误;个体乙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变异后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 选项正确;若 E、e 基因与其他基因共同控制某种性状,则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不一定为 31,C 选项错误

3、;个体乙虽然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是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引起性状的改变,D 选项错误。【答案】B3用基因型为 DdTt 植株所产生的花粉粒,分别经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长成后的自交后代() 【导学号:21920031】A全部为纯合子 B全部为杂合子C. 为纯合子 D. 为纯合子116 416【解析】经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2个体均是纯合子。无论上述纯合子基因型如何,纯合子自交的后代均为纯合子。【答案】A4(2016山东淄博桓台二中阶段测试)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植株的方法是()A种植F 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B种

4、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解析】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 项有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为单倍体育种。D 项中不一定得到纯合体。【答案】C5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四倍体芝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可得到二倍体芝麻B产生的配子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无遗传效应C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杂交,产生的是不育的三倍体芝麻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时,最可能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后期【解析】二倍体芝麻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是同源四倍体,体细胞内有 4 个染色体组,而且每个染色体组之

5、间都有同源染色体。由四倍体的配子发育而来的芝麻是单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所以该单倍体芝麻是可育的。四倍体芝麻的配子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二倍体芝麻的配子中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四倍体芝麻与二倍体芝麻杂交产生的是三倍体芝麻,由于三倍体芝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所以不育。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时,起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答案】C6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一定就是一个染色体组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一定得到纯合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

6、体一定是单倍体A全部正确 BC D全部不对【解析】如果此生物是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一定就是一个染色体组,如果是四倍体,则配子中含两个染色体组。如果单倍体中含有等位基因,则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是杂合子。如果生物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配子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叫3单倍体。【答案】D7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 A、B、C、D、E 五个基因,下图所示的若干种变化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是()【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主要有 4 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如 A 项);染色体中增加了某一片段(如

7、 B 项);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 180(如 C 项);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D 图所示为已知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只是所带基因是已知染色体上基因的等位基因。【答案】D8对于“低温诱导蚕豆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描述是()A低温诱导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将引起可遗传变异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用根尖分生区作材料,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全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解析】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和结构的变异都是可遗传变异。蚕豆本身就是二倍体,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

8、目加倍,但是细胞没有分裂成两个细胞,所以可以看到四倍体的细胞。在制片过程中利用解离液处理细胞导致细胞被杀死和固定,所以看不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全过程。【答案】C9(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能否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无直接联系,所以 A 选

9、项错误。染色体缺失也有可能导致隐性基因丢失,不利于隐性基因的表达,所以B 选项错误。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但有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所以 C 选项错误。远缘杂交获得杂种,其染色体可能无法联会而导致不育,经秋水仙素等诱导成可育的异源多倍体从而培育出作物新品种类型,故 D 选项正确。4【答案】D10(2016盐城高一检测)分析下图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完成相关问题。(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图是_。(2)由 C 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可育吗?_;如何处理才能产生有性生殖的后代?_。(3)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在何种情况下,由 B 细胞

10、组成的生物体是二倍体?_;在何种情况下,由 B 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_。(4)假若 A 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_个染色体组。【解析】(1)根据图示分析,D 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2)C 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奇数,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故 C 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不可育。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后,可育。(3)B 细胞组成的生物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二倍体生物;若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是单倍体。(4)A 细胞中有 4 个染色体组,且为单倍体,则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 8 个染色体组。【答案】(1)D(2)不可育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诱导

11、使之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3)该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4)8能力提升11人类 21 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 21 号染色体没有分离。已知 21 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一对夫妇均为 21 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说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分别是()A2/3,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B1/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不易完成受精C2/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不易完成受精D1/4,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解析】该题考点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Y,21 三体综合征患者体

12、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45XY;正常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X,21 三体综合征患者染色体组成为 45XX。在减后期时三条 21 号染色体不均等分配,配子类型为含 2 条 21 号染色体和 1 条 21 号染色体。这时形成含 2 条、3 条、4 条 21 号染色体合子的比例为 121(死亡),所以患病儿童的概率为 2/3,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1/3。5【答案】B12根据如图所示的细胞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 d、g 所示细胞中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图 c、h 所示细胞中各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图 a、b、gD图 e、f 所示细胞中各含有四个染色体组【解析】判断图

13、中染色体组的方法有如下两种:(1)在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 e 图,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四条,所以含有四个染色体组。(2)在细胞内,同音字母有几个,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 d 图,同音字母仅有一个,所以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由此可知:e、f 图所示细胞各含有四个染色体组,a、b 图所示细胞各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h 图所示细胞各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g 图所示细胞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答案】C13下图中和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和都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两种变异都没有新的基因产生D中的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解析】

14、图表示的是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表示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注意: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而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答案】A614已知西瓜红色瓤(R)对黄色瓤(r)为显性。下图中 A 是黄瓤瓜种子(rr)萌发而成的,B 是红瓤瓜种子(RR)萌发而成的。据图作答:(1)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2)G 的瓜瓤呈_色,其中瓜子的胚的基因型是_。(3)H 瓜瓤呈_色,H 中无子的原因是_。(4)生产上培育无子西瓜的原理是_,而培育无子番茄的原理是_。【解析】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不能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用秋水仙素处理黄瓤(rr)西瓜的幼苗,使之形成四倍体的西瓜(rrrr),植株开花后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rr,当它接受二倍体红瓤(RR)西瓜的花粉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rrrr),瓜瓤为黄色,受精卵的基因型为 Rrr,发育成的胚的基因型为 Rrr,即得三倍体的种子。第二年,三倍体的西瓜开花后,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当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后,发育成的三倍体西瓜中没有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