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35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41090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35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35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35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35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目录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35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35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3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35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24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35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33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835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42一、名词解释1 熔岩地貌【答案】熔岩地貌

2、是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各种地形,如熔岩丘、熔岩垅岗、熔岩盖、熔岩隧道和熔岩堰塞湖。熔岩地貌的表现形式主要熔岩隧道和熔岩堰塞湖:熔岩隧道是熔岩内部的窄长通道,熔岩表面冷却很快,当熔岩流还在流动时,熔岩外表已固结成壳,由于凝固的熔岩导热性非常小,熔岩流内部能长久地保持高温,使熔岩里未凝固的液体熔岩流到较低部位,于是在熔岩内形成空洞,成为熔岩隧道,熔岩隧道顶部崩坍后,熔岩表面就可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熔岩堰塞湖是熔岩流到河谷内,阻塞河道使上游河谷积水成湖,如中国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 2 土壤肥力【答案】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它是土壤各种基

3、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土壤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按其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前者指在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影响下形成的肥力,主要存在于未开垦的自然土壤;后者指长期在人为的耕作、施肥、灌溉和其他各种农事活动影响下表现出的肥力,主要存在于耕作(农田)土壤。 3 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答案】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是指自然地理过程或现象随时间的演化出重复出现的变化规律,分为周期性、旋回性、阶段性节律三种。其特点有:叠加性,叠加在一起的各类节律,并不具有等效的功能,而是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起着相应的作用;分级性,其作用

4、强度和作用规模可区分出来,其中高一级的制约着低一级的,低一级的必然刻有高一级的印痕;变异性,若高一级的节律发生变化,势必影响所有低级别的节律性,通过低级节律性在其演进过程中所产生的反馈作用,又影响较高一级节律的变异。地理节律性的产生来自地理现象的循环和振荡,其表现反映了地理模拟和地理预测的可能性。 4 风沙作用【答案】风沙作用是指风沙对地表的作用,是风将沙粒吹离地表,使砂粒以悬移,跃移和蠕移等方式被气流搬运,再堆积到地面上的过程,是受太阳辐射作用的影响而使地表逐渐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主要包括风沙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风沙作用显著发生在干旱半干地区,造成沙漠,荒漠等,沙丘,雅丹地貌等典

5、型地貌。 5 太阳系【答案】太阳系是指太阳以其巨大的引力维持着一个天体系统绕着它运动所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的运动。太阳系包括8个大行星、67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星,还有少数彗星。 6 风蚀地貌【答案】风蚀地貌是指经由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有:风蚀石窝,即陡峭的迎风岩壁卜风蚀形成的圆形或小规则椭圆形的小洞穴和凹坑;风蚀蘑菇,即孤立突起的岩石经风蚀作用而成的蘑菇状岩体;雅丹地形,即河湖相十状堆积物地区发育的风蚀十墩和风蚀凹地相间的地貌形态;风蚀城堡,即水平岩层经风蚀形成的城堡式山丘;风蚀

6、垅岗,即软硬互层的岩层中经风蚀形成的垅岗状细长形态;风蚀谷,即风蚀加宽加深冲沟所成的谷地;风蚀洼地,即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蚀所形成椭圆形的成排分布的洼地。 7 风化作用【答案】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未改变的风化作用,其结果是形成各种碎屑物质;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在氧、水和溶于水中的各种酸;生物的作用是指在生物参与岩石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发生分解的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

7、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8 三角洲【答案】三角洲是指河口段的扇状冲积平原。它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易有洪涝,同时,三角洲地区一般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因而多为良好的农耕的地区,且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相当有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气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 9 喀斯特作用【答案】喀斯特作用是指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为主,以流水的机械侵蚀和重力崩塌为辅,共同对碳酸盐类岩石的破坏改造作用。其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存在可溶性的岩石和具有溶解力的流

8、动的水。碳酸盐类岩石主要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石灰岩最易喀斯特化,尤其是节理发育、层厚、质纯和位于区域性断裂带的石灰岩,喀斯特作用最强。 10温带草原【答案】温带草原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分布于内陆干旱到半湿润区,主要山欧亚大陆草原、北美洲草原和南美洲草原等,具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严寒,年降水量约250-500mm ,多集中于夏季且年际变化较大。 11泥炭化过程【答案】泥炭化过程是指有机质以不同分解程度的植物残体形式在土壤上层不断积累的过程。沼泽土或泥炭土由于水分多,湿生植物生长旺盛,秋冬死亡后,有机残体残留在土壤中,翌年春季或夏季,由于低洼积水,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

9、机质主要呈嫌气分解,形成腐殖质或半分解的有机质。有的甚至不分解,经过年复一年的积累,伴随地壳下沉,不同分解程度的有机质层逐年加厚,形成泥炭。 12地缝合线【答案】两陆地板块的碰撞结合地带就是地缝合线。两个大陆板块汇聚时,在原弧沟系中发生碰撞,于是产生大规模的水平挤压,褶皱成巨大的山系。现在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地带,就是古特提斯海消失形成的一条地缝合线。 二、简答题13大气降水(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分布很不均匀,从降水形成的条件简要分析一下原因。【答案】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1)降水的形成需要有三个条件要有充足的水汽;要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要有较多的凝结核。(2)降水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海陆位置影响降水一般来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地形影响降水a. 山脉走向与降水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和引导作用,若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b. 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