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40782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名词解释1 不遵从越轨【答案】不遵从越轨(nonconforming deviant)与反常越轨不同。不遵从越轨者相信规则是坏的,以至于有必要通过蓄意和集体的违反它而向它进行道义上的挑战。同希望隐瞒其行为的反常越轨者不同,不遵从越轨者吸引人们对其行为的注意。他们的目标不是个人得失而是改变规则。2 人口老龄化【答案】人口老龄化或老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比例相应降低的过程。人口老龄化将可能带来家庭结

2、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的增多,而且也是老年人的老龄化过程,即在老年人中,高龄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口的增多,同时也是其他年龄结构人口比例下降的过程。 3 次级群体【答案】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 4 社会进化论【答案】社会进化论是将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等生物学概念用于社会学研究,进而解释社会变迁的一种社会学理论。

3、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生物有机体是相似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延续,进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自然规律。 5 社会工作【答案】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6 社会理论的基础【答案】社会理论的基础是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的主要著作。这本书被认为是帕森斯所著社会行动的结构问世以来社会理论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是回应社会系统是如何行动这一核心问题的,为理性

4、选择理论学派建立了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本书共分为五编,从最基本的人的行动和关系谈起一直论述到复杂的社会行动的数学分析,是当前社会学和社会理论方面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为社会学在今后数十年的发展确立了新的研究方向。书中充分意识到重建社会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力图使书中内容满足这一要求。 二、简答题7 滕尼斯区分gemeinschaft (“礼俗社会”)与gesellschaft (“法理社会”)用意何在? 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与滕尼斯的概念有什么差异?【答案】(1)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含义礼俗社会又称作“共同体”,指以农耕畜牧为业的传统社会。其特征是: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单兀,占

5、统治地位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人的行为主要受习俗、传统的约束,具有很强的同质性。法理社会又称作“社会”,指现代工业化社会,规模较大,有复杂的分工与角色分化,经济的、政治的、职业的等等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非个人的,不具感情色彩的次级关系居统治地位,人们的行为主要受正式的规章、法律等约束,具有很强的异质性。(2)滕尼斯区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用意在滕尼斯那里,“社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予以运用的,提出有别于“法理社会”(gesellschaft )的另外一种“理想类型”(“社区”即gesellschaft ),本意在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共同居住地的归属

6、感和认同感。滕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理性不断增长的过程,人类共同生活的表现形式也就由“共同体(社区)的时代”向“社会的时代”演进。滕尼斯在提出社区(共同体)这一概念时,并不着重它的地域特征,而是强调具有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团体。(3)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己不仅仅局限于滕尼斯当初的定义了。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概念一般包括以下四层含义: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日的

7、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日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此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8 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如何正确认识?【答案】(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应从三个方面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把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视角并将之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把社会学

8、定义为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不能把学科中某一学派的理论观点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当作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的研究对象应是它的研究客体,无论学者们从什么角度去研究,无论得出什么结论,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仍是同一个,这个对象是整个学科的对象,而不是某一学派的研究对象。所以,我们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9 马克思与韦伯对阶级概念分析的异同。【答案】(1)马克思与韦伯对阶级概念的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思想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是从特定生产关系当中形成起来的那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的集合,是“各个人所结成的、受他们的与另一阶级相对立的那种共同利益所制约的共同关系,; 阶级关系首先就是一种特殊的

9、生产关系,即对抗性的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都并非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它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是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种特定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起来的特殊社会关系。韦伯的阶级思想韦伯对社会阶级作了更加细致、具体的分析。他的社会阶级分析包括阶级、地位团体和党派三个方面。韦伯的“阶级”指具有相同经济地位的人群; 党派,指能够保障领导者权力、维护其成员的理想与物质利益的联合体; 地位团体,指靠继承而享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2)两者之间的异同两者的相似性他们都认为“阶级”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和社会的经济生产有关,一相似的阶级在社会中有着种种的相似性,例如社会经济地位或者共同的利益。两者的差异性在马克思看来“阶级”和“阶级关系”都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那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人类社会将会进入无产阶级时代,那时候“阶级”和“阶级关系”也就不复存在。韦伯不承认未来的人类社会可以进化到一种完美、无冲突、和谐的境地,他认为那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具有转型时期的特征,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