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高效精炼(四)论述、实用类阅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08402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高效精炼(四)论述、实用类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高效精炼(四)论述、实用类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高效精炼(四)论述、实用类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高效精炼(四)论述、实用类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高效精炼(四)论述、实用类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高效精炼(四)论述、实用类阅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专项突破六现代文阅读(三)(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高效精练(四)一、 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章,完成 13 题。两个五四在今天张鸣一晃,五四运动过去 95 年了。五四运动过去不久,学界就有两个五四的说法。的确,在我看来,五四运动,其实是两个,一个是发端于 1917 年蔡元培执掌北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一个是以 1919 年 5 月 4 日反日游行为标志的五四政治运动。两个五四,其实是两回事,但现在人们习惯混着说。新文化运动,在当下被骂得很惨。由于提倡儒学成了潮流,海内外的儒家信徒或者号称信徒的人合流,玩命攻击新文化运动,甚嚣尘上。在他们看来,当今传统的沦丧,儒学的毁弃,人们道德的混乱,新

2、文化运动要负主要责任。其实,在我看来,新文化运动固然有毛病,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没有这样一场批判传统、输入学理的文化运动,后来民国的文化建设,无从谈起。民国文化和教育的盛世,恰是在五四之后才出现的。至于五四政治运动,我的评价很低。这场运动的起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的国内反弹。反弹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没有理性。一战结束,中国变成了战胜国,人们对此期待过甚,可是当时还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期待以战胜国的身份来彻底改变中国的地位,根本就不现实。开价过高的外交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此时却绝非中国最危险的时刻,相比过去,中国的国际地位还是提高了一点。学生将外交失败视为内奸作祟的结果,火烧

3、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可一直被视为卖国贼的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根本就没有所谓卖国的证据。学生也根本就没想找证据,先烧曹的家,打了人再说。此后,运动进入了一个持续的抵制日货的时期,满大街查抄日货,凡是买卖日货者,都会遭致惩罚,卖者尤惨,每每被抄家,捆打,戴高帽子游街。北洋政府,其实没有限制学生游行,抓的人,都是抄查日货打人的。即使这样,警察对这些学生,也相当的客气。这样一场大规模借爱国的道德名义,侵犯私有财产,侵犯人权的运动,没法让人有好感。两个五四,在今天都没有死。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文化讨论,中与西,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当年的论争,今天还在继续。而与此同时,五四政治运动的模式,一次次地被复

4、制,直到去年的“九一五”反日游行中,有些人依旧是抵制日货,抓内奸,把所有买卖和使用日货的人,都视为汉奸。当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输入学理、改造文化的实践刚刚开了头,就被一场挟带道德高调的政治运动打断,扎实的文化改造和建设,至少部分地被浮躁的群众政治取代了。这样的悲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今天,人们仍在经济上跟西方世界接轨的同时,努力摒弃西方价值。借提倡传统的名义,行精神排外之实。反过来,对五四政治运动中非理性的高调的道德呼吁,却加以充分肯定。以致在一个特别需要法治、需要人们学会按规矩行事的市场化变革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出现非理性排外事件。后一个五四的幽灵,还在徘徊。前一个五四的精神,则被抑制。这

5、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1. 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答案】首先提出两个五四的概念;然后分别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作出分析评价;- 2 -最后讨论两个五四对当今的深远影响。2. 作者为什么对五四政治运动评价很低?【答案】 作者认为五四政治运动的起因是非理性的:诉求过甚,不现实。 在五四政治运动中的很多行为也是非理性的:对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的攻击无证据;借爱国之名,侵犯人权和私有财产。3. 作者肯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答案】 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输入学理,促进了民国文化和教育的盛世的出现。 当今一些人错误地将传统沦丧、儒学毁弃和道德混乱归咎于新文化运动。 当今有些人否定五四新

6、文化运动,借提倡传统之名行精神排外之实。二、 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章,完成 46 题。论怀疑日三木清人的理性自由首先在怀疑之中,我不知道有那种不进行怀疑活动的自由的人。那些被叫作真正的人都进行怀疑活动的,这意味着他们是自由人。但是,无论哲学家如何规定自由的概念,现实的人的自由在于节度之中。怀疑是理性的道德,因而必须有节度,一般说思想家的节度是很关键的。据说蒙田最大的智慧在于他的怀疑具有节度。实际上,不懂节度的怀疑不是真正的怀疑。过度的怀疑并非仅仅是纯粹的怀疑,而是变成作为一门哲学理论的怀疑论,或陷入怀疑的神秘化、宗教化。这都已不是怀疑,而是一种独断。怀疑作为理性之德净化人的精神,就像啼哭在生理上

7、净化我们的感情一样。怀疑与其说类属于啼哭,倒不如说类属于欢笑。假如欢笑是动物所没有的,而是只有人才有的表情,那么自然怀疑和欢笑之间存在着类似之处。欢笑也能净化我们的感情。怀疑家的表情不尽是冷若冰霜的。如果怀疑没有理性特有的欢快便不是真正的怀疑。不确实是确实的基础。只要哲学家自身存在着怀疑,他就会从人生世界的根本意义去进行认识,就会进行写作。诚然,他并不是为不确实的东西而工作。帕斯卡写道:“人为不确实而工作。 ”但正确地说,人并非为不确实的东西而工作,而是为不确实的东西所驱动才工作的。人生不仅是工作,而是创造。人生不单是存在,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且必须如此。因为人为不确实的东西驱动而工作,我们

8、才可以说一切创造过程的基础中都包含着一种冒险的追求精神。怀疑驾驭独断的力量正是理性驾驭情感的力量的体现。情感总是单纯的肯定,多数独断的基础在于情感。真正的怀疑家追求逻辑。但是独断家根本不进行推理,或只是进行形式上的推理。独断家常是失败主义者、理性的失败主义者。他决不像外表显露的那样强大,他很弱,以至对别人都感到有必要来显示自己的强。要纯粹地停留在怀疑上是困难的。当人开始怀疑时,情感就在等着机会捕捉他。所以真正的怀疑不属于青春,而表示精神已经成熟。青春的怀疑不断地伴随着感伤,并变成感伤。让怀疑停留在一处是错误的。打破精神惯性的是怀疑。精神成为惯性,意味着精神中流入了自然。作为破除精神惯性的怀疑已

9、经显示出理性对自然的胜利。不确实是根源,而确实是目的。一切确实之物都是创造而成的,是结果。作为开端的原理是不确实的。怀疑是通向根源的手段,独断是通向目的的手段。我们常依此而下结论说,理论家是怀疑性的而实践家是独断性的;动机论者是怀疑性的而结果论者是独断性的。但是,我们应当理解独断和怀疑都必须是一种方法。就像肯定在否定之中,物质在精神之中,独断在怀疑之中。不管一切怀疑如何,人生是确实的。因为人生是创造的过程:因为人生不单是存在,_而是- 3 -被创造的东西。(张勤、张静萱译,有删改)4. 怀疑的意义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 怀疑可使人获得理性自由。 怀疑可以净化人的精神。 怀疑是一切创造活动

10、的基础。5. 怀疑与独断有什么本质区别?请简要分析。【答案】 怀疑的基础在于理性,独断的基础在于情感。 怀疑追求逻辑,独断拒绝推理。 怀疑是通向根源的手段,独断是通向目的的手段。6. 文章最后说“人生不单是存在,而是被创造的东西”,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答案】 人生是在不断怀疑、创造中形成的,所以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被创造的结果。 人生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不断怀疑、创造的过程。 人生只有不断怀疑、创造,才会更加充实、丰满和完善。 三、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章,完成 79 题。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 1912 年,关山月出生在广东阳江县的一个小村,出生时,民国刚刚建立,父亲便给他取名应新,学名关泽儒。关泽

11、儒从小热衷画画,从门神像到烟盒,从猪狗鸡鸭到中国地图,买不起颜料,就把植物碾碎,偷撕邻居家的红对联,泡到水里做颜料。父亲极力反对,但关泽儒还是乐在其中地画,16 岁时,他已经开始为亲友画炭画像和扇面了。 1931 年,关泽儒进入广州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小学教员。1935 年,岭南画派的领袖人物高剑父正在中山大学美术专业夜班讲学。高剑父早年追随孙中山从事反清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转而专门从事艺术,他创办春睡画院,培养美术人才。他对战争年代画坛脱离政治的风气极为不满,认为绘画要反映现实,反映时代, “折中中西,融汇古今” ,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岭南画派。 中山大学夜校只允许在校学生听课,但关泽儒对高

12、慕名已久,便拿了朋友的听课证去蹭课,不久就被老师发现了。没想到高剑父看中他的美术天赋,竟微笑着说:“从明天起,你到我的春睡画院上课,免收学费。 ”从此关泽儒成为高剑父的入室弟子,老师为其改名为关山月。关山月深受老师影响,一生致力于革新中国画。他将岭南画派重视现实生活,吸收外来艺术,师法自然的精髓总结为“法度随时变,江山教我图” 。 1943 年,关山月夫妇决定到敦煌莫高窟。动身前,关山月忽然收到师伯陈树人的信,信中说他已经向国立艺专校长陈之佛推荐关山月做美术教授,这是一份令旁人羡慕的工作,薪水不菲,但关山月思虑过后,还是打算辞掉它,按原计划去敦煌。他对妻子说:“做教授的机会常有,但去敦煌机会却

13、不多。 ”到达的第二天早上,妻子就把笔墨纸砚装进篮子,带上大饼和水,和关山月一起去了千佛洞。千佛洞狭小局促,成年人根本转不开身子,关山月有时半跪半蹲着,有时索性趴在佛龛里,妻子就在下面给他递笔墨和颜料。千佛洞里闷热无比,关山月常常满头大汗也浑然不知,妻子不敢轻易打扰,只是不失时机地递上水壶举到他的嘴边说:“喂,喝一口吧。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关山月临摹了近百幅敦煌壁画。1944 年,这批敦煌临摹作品先后在重庆、成都展出,美术界反响强烈,美国新闻处曾提出要用高价收购,被关拒绝,他说,这是他和妻子用血汗换来的珍贵文物,即使生活贫困也不能卖。 1959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调关山月和傅抱石一起

14、为人民大会堂绘制画作,题材定为毛泽东诗词江山如此多娇 。工作上,二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前景的松树和西北雪山和长城,关山月来画;大河上下和瀑布则由傅抱石执笔。关山月回忆起当时二人的默契时曾说:“无他,主要由于我们有一个时代脉搏和传统根源的共同基础,有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公共遵守的原则。都有艺术不能脱离政治,但不是政治的附属等共同见解。 ”接受检验的前一天晚- 4 -上,两人站在画前,一寸一寸地严格审查,互相揭短挑毛病,三番四次地修补,直到深夜。画作装裱完毕,挂到了人民大会堂最显眼的楼梯拐角处,这幅典型的政治任务作品,成了关山月最为人所熟知的代表作。 关山月最擅长的题材还要数梅花,他笔下的梅花或孤傲

15、绝立,或明艳大气。他说:“我老师的老师居廉喜欢梅花,我临摹了很多,从那个时候起便和梅花结下了缘分。 ”关山月重视古人画梅的意境,他认为“画有古意,未必不新” 。 进入耄耋之年,关山月依然马不停蹄地赴各地采风,在黄河壶口观瀑、亲赴西沙群岛,畅游秦岭、武夷、张家界,深入香格里拉、虎跳峡谷底辞世前不久,他还攀上泰山峰顶。7. 概括并简要分析关山月有哪些人格魅力。【答案】 创新精神:一生致力于革新中国画,将岭南画派的精髓总结为“法度随时变,江山教我图” 。 淡泊名利:辞去令人羡慕薪水不菲的大学教授工作;拒绝高价收购自己的画作。 孜孜以求:抗战期间,到敦煌千佛洞克服重重困难临摹近百幅敦煌壁。 态度严谨、善于合作:与傅抱石一起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完成江山如此多娇 。(任答三点即可)8. 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答案】 被选调绘制江山如此多娇 ,表现他们绘画成就之高。 交代他们合作的思想基础、彼此的默契和严谨的态度。 体现他们“艺术不能脱离政治”的艺术追求,奠定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 照应上文提到的岭南画派的艺术追求。9.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关山月绘画取得丰硕成果的主要因素。【答案】 对绘画艺术的浓厚兴趣。 很高的美术天赋。 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 进行写生采风的创作实践。 对传统技法的继承和创新。 受到名师的赏识与指点。 与傅抱石的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