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经济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4004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经济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经济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经济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经济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简答题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基本特征?【答案】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农业现代化必须具体两个方面的内容:a. 农业现代化是从直观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农业过程;b. 农业现代化是从自给自足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和商品农业大发展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减负和保护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过程,是国家

2、农业发展战略转变的过程,特别是农业保护程度不断提高完善并走向科学化的过程。(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一个长期动态变化的过程。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泛性农业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而且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调控机制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农业内部各主要环节实现现代化,也要体现在农民生活、农村社会和环境建设等支撑环境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是指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差别巨大,各地农业现代化的必须充分考虑本地

3、的自然经济特点。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现代农业作为对传统农业扬弃的产物,具有深刻的历史继承性。农业现代化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增加新的理念和内容,但不是对传统农业的全面否定。 2 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并加以阐述。【答案】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1)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不同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一定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不同程度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决定产业结构的发展进程。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差异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2)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

4、下,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就是生产的导向,也就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据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来安排农业生产,可以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较为顺利地进入到流通和消费领域,并实现其价值增值。人们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农业产业结构保持了多样性。(3)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地理环境中一系列资源的组成特点、时空分布及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了各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决定了产业结构模式在地域上的差异性。(4)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没有农业劳动力的参与和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产业结构层次的提升。较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可以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利用

5、各种资源条件的高效的农业产业结构。(5)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资金的配置和增长速度。(6)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科学技术为提高农业各产业生产要素的功能和协作程度提供了依据和保证;科学技术进步加快了旧有农业产业部门的改造和新产业部门的建立;科技进步促使农业产业新格局的实现。(7)农业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环境政策等,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3 掌握当代合作社思想的流派和主要观点。【答案】(1)改革派改革派把合作社视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改革,作为一种重新分配收入与财富,消除

6、或协调劳动与经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利益冲突的手段,最终目标是改造资本主义,以另一种制度取而代之。主要的理论观点、思想倾向属于改革派的学派有:社会主义学派社会主义学派认为社会主义是合作社运动的最终目标,合作社仅仅是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或准备阶段。他们所信奉的社会主义往往带有改良主义的色彩。合作联邦学派a. 把合作社运动的进程视作终结,合作社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为达到另一种体制的手段或途径;b. 把私有财产作为其经济结构的基础,认为其社会的弊端在于太多的人没有足够的私有财产,所以要把更多的财产分配给更多的人;c. 社会主义学派主张由国家或工厂来控制经济,而合作联邦学派则把对经济的控制权交给消费者

7、,主张消费者至上。(2)进化派进化派认为合作社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认为合作社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种进化发展,这一派的最终日标是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受这一派理论影响的合作社往往更注重于合作的经济方面,较少注重社会日标。理论观点属于进化派的主要学派有:竞争尺度学派a. 以合作为尺度来衡量资本主义体系的功效,把合作社运动视为抑制资本主义阴暗面的手段; b. 合作社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经济机制,只能起辅助作用;c. 资本主义过十强调主动性、竞争及逐利,不利十伸张社会正义和公平分配,实践社会原则的经济企业(合作企业)就应纠正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谬误之处,起到平衡轮的作用。萨皮罗学

8、派20世纪20年代,艾伦萨皮罗提出了一个计划,中心是由合作社来控制某种农作物的较大销售比例,使其在市场上成为支配因素,达到合法垄断。主要观点有:a. 合作社应按商品种类而不是按地域关系组织起来;b. 合作社成员应只限于农场主;c. 民主管理;d. 与合作社签署长期的、带强制性条款合同的入社农户应达到相当的比例;e. 使用专家从事经营管理活动;f. 高度集中的管理结构。美国学派美国学派以合作学者埃米里扬诺夫的合作社理论为思想基础的,几乎完全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待合作社。主要观点有:a. 合作是一种市场现象,合作社是独立的经济主体间的不完全联合,合作这种形式仅合并了各个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但企业本身还是完全独立的;b. 合作社是一体化与分化、独立与合并间的中介,合作只是业务的联合,而小是人的联合。4 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新发展?【答案】比较优势理论新发展有:(1)熟练劳动说美国强调通过教育、在职培训以及保健等措施培养熟练劳动力,这些措施提高了服务质量与决策水平。美国相对比较充裕的熟练劳动力供给,使得美国出日商品中的熟练劳动含量要比进日商品的熟练劳动含量多。(2)以研究与开发为目的的产业说美国从那些以研究与开发为目的的产业中获得了效率优势。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支出导致了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机器与技术工序的改善,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了管理技术水平。这种“知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