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延安大学政治与法学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37333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延安大学政治与法学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延安大学政治与法学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延安大学政治与法学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延安大学政治与法学学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人本主义【答案】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哲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人本主义的历史起源: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作为“主体哲学”或“意识哲学”的一派,胡塞尔现象学也可以被称为人本主义。他同康德一样以自我为出发点,力求为科学

2、知识奠立基础来源于现象学的“哲学人类学”的舍勒的反形式主义价值哲学强调人格是道德行动的中心,似乎同人本主义一致。我们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了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他的著作有和无是把现象学、存在哲学和人本主义冶于一炉的集中体现,是人本主义充分发展的表现。狄尔泰及其后继者的方法论解释学强调社会、人文科学要求对人本或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自然科学采用一般规律来说明所研究现象显然不同。 2 矛盾的普遍性【答案】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 自在世界【答案】自在世界

3、又称天然自然,这一概念包含着两重含义: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客观的自然界早就独立地存在和发展着了,这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自然界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是无限的,永远存在着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世界的这一部分仍然属于自在世界。4 可能性和现实性【答案】(1)现实性的含义: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2)可能性的含义:可能性是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3)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是就可能性与现实性范畴的对立而言,可能性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

4、也不是可能性; 二是就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而言,两者又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三是可能和现实又是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的。 5 社会形态【答案】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统一体,或者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中作为基础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即标志着“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历史就是这些阶段的依次更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决定性、统一性,同时,每个具体的民族在自己的历史活动中建立何种社会形态又具有选择性,从而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多样性。

5、二、辨析题6 量就是指数量的多少。【答案】该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这里的量不是算术意义上的多少,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空间结构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 7 有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个观点对吗? 为什么?【答案】该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证明,自私不是人类的普遍本性。私有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反映。(2)从理论上讲,说自私是人的本性也是站不住脚的。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看,自私观念只能是私有制经济的反映,而决不是人的本性。从自私的根本特征来看,不应当把人们要求得

6、到正当的个人利益等同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正当的个人利益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与自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观点,既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在理论上也说不通,因而是错误的。 8 物质是指看的见、摸得着的物体。【答案】该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哲学的物质范畴与现实世界的物体感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最广泛、最抽象的范畴,它是对存在着的所有物体的总概括、总抽象,因而不能说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而是对所有存在的物体的科学抽象。物质只有一个根本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本身不是一个物体,它渗透于所有的物体之中。 9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绝对的

7、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答案】该观点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人类发展的规律,它的真理性一再被社会实践所证明。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提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这是它的绝对性,因而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它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人类实践所提出的一切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相对的。(3)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无论从认识的广度还是从认识的深度上看,它都不可能穷尽一切真理,随着客观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得到发展、深化和完善,这是它

8、的相对性,因此我们又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简答题10怎样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答案】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而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之所以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因为:(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吃、穿、住、行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物质产品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2)物质生产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内容,它构成其他社会生活,如社会的精神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与实践等的基础,并推动后者的运动、发展。(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关系与上

9、层建筑的状况及其变化,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虽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不能越出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范围。(4)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生产力的发展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进步与否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标准,是因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多种目标,多种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社会的发展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中,但集中地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11为什么说在意识产生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答案】之所以说在意识产生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是因为: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产物。意识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并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要真正理解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必然要追溯到劳动,因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十制造和使用工具。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要求人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