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30898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目录 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2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13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23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33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46一、名词解释1 社会革命【答案】社会革命主要是指社会形态社

2、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即由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腐朽的社会制度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改变社会形态的实践方式。已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同时又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形式。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只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栓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见如花的程度,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人民群众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时,就具备了发生社会革命的客观形势,而先进阶级用先进思想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则是社会革命的主观条件。社会革命是一系列客观和主观条件

3、相互作用的结果。 2 生产力【答案】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一个社会的生产力不是个人的生产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人的生产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包括协作、分工等方式形成的社会力量,它在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他们之间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了现实生产力。从影响生产力水平的角度看,生产力还包括科学技术。 3 认识的主体【答案】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主体是认识系统中的首要因素,对认识系统的形成及其诸要素的结合方式起着决定作用。具有自然性

4、、意识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和实践性。认识的主体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4 人的本质【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研究人的本质应当首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每一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本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又进一步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 质【答案】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使这一事物是它自身,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某物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它就不

5、是原来的某物而变为他物,而他物也具有了自己质的规定性; 质是一定事物的质,离开特定事物的质是不存在的。 6 矛盾与辩证法【答案】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矛盾是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 辩证法是指一个规律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三个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的学说,揭示并阐释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作为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说明联系与发展的,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揭示了联系与发展的

6、本质,因此,它必然贯穿并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 7 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答案】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是围绕着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始终存在着的两种根本对立观点。群众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立场出发去考察和说明历史的主体及其活动,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生产的直接承担着,始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去考察和说明历史的主体及其活动,片面夸大少数历史人物的意志和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历史看作是由英雄创造出来的。英雄史观主要有两种形式: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宿命论。

7、8 系统【答案】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事物以及事物之间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论就是具体揭示对象的系统联系及其规律性的观点和方法,它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普遍联系思想的正确性。在系统论中,系统具有相关性、整体性、有序性三个基本特征。 9 物质交往【答案】物质交往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交往,它既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客观要求,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产物。 10表象【答案】表象是指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它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 11唯物主义反映论【答案】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

8、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唯物主义反映论是正确的。 12关节点【答案】关节点是指事物度的两端的界限,又称临界点。关节点是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超出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体,成为另一事物。二、简答题13简述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答案】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9、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不联系,彼此孤立。(2)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事物的运动变化不仅有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且有根本性质的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一类事物只能产生同一类事物,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中都包含着矛盾。而且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因而把事物的运动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总之,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才能坚持联系和发展观点。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只能坚持孤立静止的观点。 14简述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答案】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正确的; 但旧唯物主义主张认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