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813综合考试(文)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30307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813综合考试(文)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813综合考试(文)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813综合考试(文)考研强化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813综合考试(文)考研强化模拟题一、简答题1 结合我国的语言生活,谈谈双语双方言现象和语言替换(语言转用)现象。【答案】(1)双语双方言现象双语现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一一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双语现象的出现是融合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例如,我国主要用于少数民族语言兼用汉语的现象就属于双语现象。双方言现象是指同一个民族间,由于语言交流的障碍而形成的同时使用两种方言的现象。例如,我国各大方言区的人民兼用汉语和方言的现象就属于双方言现象。不管是双语现象的产生还是双方言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地

2、域相连的基础上。我国是多民族大国,语言资源十分丰富,但这种多语言共存的情况同时会影响人们的交际。人们交际时也许要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随着社会发展、交流日增,各语言必会相互影响。就日前来说,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很多方言被普通话化,普通话在带给人们交际便利的同时,也在同化各方言和民族语。(2)语言替换(语言转用)现象语言替换(语言转用)是指一个民族和一个民族的部分人放弃使用自己的母语而转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例如我国的回族是整体转用了汉族人的语言,而居住在海外的华侨或一些国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一般属于部分转用型,如云南通海地区的蒙古族转用了彝语,湖南桃源、常德的维吾尔族转用了汉语。语言替换是更深

3、程度的语言接触,它是不同民族深度但不平衡接触的结果。深度接触指在同一片区域内不同民族交错居住,属于同一个国家共同体或经济文化圈。不平衡接触是指所接触的诸民族中有一个民族在人口和文化上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这一优势民族一直保持有聚居的人口而其他民族的聚居人口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语言深度但不平衡接触的一般结果是优势语言排挤和替换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弱势语言则因被替换而停止使用。 2 举例分析汉语和英语中表达“时”的语法手段。【答案】(1)汉语表达中“时”的语法手段汉语表达“时”的语法范畴主要采用词汇手段。“来着”、“了”、“过”表示过去时,如“四点的时候我正吃饭来着”、“他去了北京了

4、”、“我去过天安门”。“着”表示进行时,如“我正吃着饭呢”。“将”表示将来时,如“他将回北京”。(2)英语表达中“时”的语法手段附加在词上附着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词尾。最常见的词形变化如英语动词worked 即是在work 后附加词尾一ed 表示过去时。内部屈折通过词根内部的语音形式变化来构成语法形式,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手段。如元音代替sing/sang。异根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是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如,went 即是通过异根表示go 的过去时。零形式即词形变化的原形,不改变词的语音形式,但却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beat 通过零形式表示beat 的过

5、去 3 什么是后缀与词尾? 举例说明两者有什么同异。【答案】(1)后缀与词尾后缀是指茹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是一种构词语素。例如,汉语的“小刀子”“瓦盆儿”中的,英语的“reader ”“子”“儿”“voiceless ”中的“er ”, “less ”都是后缀; 而词尾则是相对于词干而言的,是一种构形语素。(2)后缀与词尾的同异相同点后缀和词尾都戮附在词根或词干上,都是附加语素。不同点a. 构词作用不同。词尾不能改变一个词的词汇意义,只能改变词的语法意义。例如,work 是词根,worker 中er 就是词缀,由动词“工作”变为了名词“工人”。而workers 中“-s ”就是词尾,表示复数,

6、但是并没改变工人这个词的词汇意义。b. 构词位置不同。词缀一般是附着在词根后面的不成词语素,而词尾虽一般也是在词的尾部,但是在有词缀的情况下,词尾必须放在词缀的后面。c. 意义不同。词尾一般都只具有语法意义,不具有实在意义,而词缀一般含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4 词与语素的区别与联系。【答案】(1)词与语素的区别语素和词是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a. 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从词汇材料角度考虑,以语素的构词能力为标准,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前者可以独立成词或与其他语素一起构成词,后者只能和其他语素一起构成词。现代汉语里的语素,多数是由古代汉语的词演变来的。由于汉语的词逐渐由单

7、音节向双音节发展,古代汉语的许多词(成词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变成构词成分,成为不成词语素。b. 词词是由语素构成。它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或单用; “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即在词中不能再插入别的成分,即使两个成词语素组成的词也不能分开。语法作用不同词和语素在运用中的语法作用是不同的,词是独立承担语法意义的语法单位,而语素则不能单独使用,只能组合构成词。分类不同a. 语素语素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第一,根据音节多少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第二,根据构词能力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第二,根据语素在词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

8、分为词根和词缀。b. 词词可以分为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2)词与语素的联系语素是构词的主要单位,语素是组合成词的材料,语素按照不同的组合规则可以组合成不同结构类型的词。 5 举例说明语义场的各种类型。【答案】语义场由于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主要有:(1)类属义场类属义场的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例如,“桌子一一椅子一一板凳”同属家具类,“锅一一碗一一瓢一一盆”同属厨具类,“红一一黄一一蓝一一白一一黑”同属颜色类,“纸一一笔一一墨一一砚”同属文具类。在汉语中类属义场所概括的事物,往往超过所列举的事物的总和。另一方面,汉语中的类属义场的划分并不一定符合科学分类的要求。很多分

9、类都只是根据人们的某种思想、习惯,例如,“家禽一一野禽”、“害虫一一益虫”都是根据它们同人的关系进行的分类。(2)顺序义场顺序义场的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例如,“大学一一中学一一小学”“初试一一复试”“初赛一一复赛一一决赛”“助教一一讲师一一副教授一一教授”“头伏一一二伏一一二伏”等都是。如果义场中包含的成员很多,往往在前面加卜数词表示,例如,小学有“一小一一二小一一,中学有“一中一一二中一一三中”二小”。(3)关系义场关系义场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例如,“老师一一学生”便是因教育关系形成的语义场。“教育”是这个义场的关系义素。 老师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