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农业大学941农业经济学之现代农业经济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30277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吉林农业大学941农业经济学之现代农业经济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吉林农业大学941农业经济学之现代农业经济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吉林农业大学941农业经济学之现代农业经济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吉林农业大学941农业经济学之现代农业经济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简答题1 何谓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你认为在中国应如何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答案】(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农户(或农业企业)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改变狭小的分散经营,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2)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农业的产业特性,在短期内全面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不可能的,必须因地制宜,积极慎重,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循序渐进。要为实行十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a. 建立起灵活高效

2、的土地流转机制应鼓励通过转包、转让、人股等多种形式,使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或其他农业经营单位集中,实行土地规模经营。b.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通过大力发展二、二产业,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等措施来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c. 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对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各类组织形式,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工商、信贷、法律等有关方面的支持与保护,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有关方面的服务与支持。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日的规模a. 重视土地向某些生产项日集中要本着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推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使土地向一些生产项目集中。b.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

3、效益通过加工企业和销售市场带动种、养、加、贸一体化经营,促进分下、分业和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实现生产经营全程化、效益增值连续性和农业经营质的飞跃。c. 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应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从而为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使分散的农户达到规模经营的效果。d. 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农业开发活动具有基本建设的特征,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按照适度规模的原则进行生产布局和要素配置,才能取得较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效果。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发展种田大户,联合办农场,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办集体农场,

4、城市的工商企业也可到农村办农场或农业车间。 2 如何看待关于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争论?【答案】(1)农业大生产与小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待小农经济。(2)农业大生产与小生产孰优孰劣之争常与农业经营规模大小优劣混在一起:农业经营规模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为确定农场最佳规模、为农场选择土地面积和投资数量提供依据,这种比较是同质比较; 农业大生产与小生产研究的目的是要来说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优劣。(3)大农论与小农论之争的实质在于农业生产应采取那种社会经济形式,用来作为农业政策选择的依据,或为农业政策进行理沦辩护,而不是纯粹的学术理沦之争。(4)资本主义国家大小农场争论的实质资本主义国家关于小农场与大农场的

5、规模绩效之争,是对于家庭农场与雇工的大农场优劣之争。争论双方在实质上代表着这两种农场的利益,涉及到政府的政策取向。理论之争的背后是某个社会群体利益,而争论的表现却是农场规模的经济效益的比较。(5)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大小生产争论的实质小农论者被视为反对集体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往往涉及到政治路线斗争,所有的文章都论证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政策造成思潮,思潮形成观点,观点推动研究。用大小优劣的观点来支持规模经济效益的研究,所要证明的是政策正确性。 3 按功能性来划分,农业财政资金有哪些类别?【答案】按功能性来划分,农业则政资金有以下类别:(1)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纯公共设

6、施、公共服务等公共产品生产、管理和维护力面的投入。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投入的政策取向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全额无偿支付纯农业公共产品的支出,主要包括农业公共设施费支付政策和农业公共事业服务费支付政策。这一部分的财政支出在长期中是相对稳定的。(2)农业调控性财政资金农业调控性财政支出是指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行为、缓冲市场冲击等农业宏观调控方面的财政支出。农业宏观调控性财政支出的政策取向是财政补贴和设立稳定基金。(3)农业保护性财政资金农业保护性财政资金是指用于对农业产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财政支出,它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由农业的外部性和弱质性决定的。农业保护性投入的政策取向

7、是对农业进行保护性补贴和一定数额的转移支付。 4 何谓土地制度? 它有哪些特点?【答案】(1)土地制度的含义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总和。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内容。狭义的十地制度仅包括十地所有制度与十地使用制度。(2)土地制度的特点地位的基础性在社会处于农业阶段的时候,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因而成为最主要的财富形式。土地制度在决定国家财富的占有和分配中仍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构成的复杂性土地作为一种财产,其所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及管理等构成一系列复杂的财产关系与产权体系。各国(或

8、地区)的差异性因为土地制度除了受一个国家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的决定性影响外,同时还受土地资源的状况、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形成国与国之间明显的差异性。5 农业劳动转移的主要理论模式有哪些?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1)刘易斯模式主要内容: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农村城市二元经济结构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剩余劳动力是指虽然出工出力,但是并不增加产量,其边际产量很低,低到接近零甚至负数的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只要农业剩余劳动力继续存在而又无人为障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将由农村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城市不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用于扩大再生产城市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用于进一步扩大资本,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工业部门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农业得到改造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农业部门中,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出,劳动边际生产率逐步提高,使农业劳动报酬的水平将逐步与工业工资水平接近,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使传统农业部门得到了改造,二兀经济结构的痕迹慢慢消失。(2)拉尼斯一费模式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