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29649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填空题1 中国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后可以成婚,女子行笈礼则为_岁【答案】15【解析】古代男子年20行冠礼,女子年15行笈礼以示成年。 2 位于河北省的_建于隋代,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答案】赵州桥【解析】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本名“安济桥,隋代石匠李春建造,是全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由于赵州桥的建筑巧夺天工,体现了高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历代文人学者对它赞不绝口,认为“奇巧固护,甲于天下”,以至产生了神奇的传说,说赵州桥是鲁班所造。 3 我国字典的雏形始自_。【答案】尔雅解析】尔雅是我国最

2、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其作者己无考,一般认为是汉代的著作,是一种训话性质的辞书。“训话”是解释词义和字义的意思。现存尔雅共19篇,前3篇解释一般词语,后16篇分类解释词语,对各种名物加以解说。尔雅不但是我国最早的训话学专著,而且是后世字典的雏形,尔雅之后,产生了一系列类似的辞书。 4 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一般分为赋、比、_。【答案】兴【解析】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比、兴、赋三种。“比”是以客观事物来比喻诗人的思想感情; “兴”是用声音、意义等类比关系引发诗歌内容; “赋”则是直接铺陈和描写客观事物。 5 为了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古代创制了“_”。【答案】二十四

3、节气【解析】古人创制“二十四节气”的目的是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秋分,冬、夏至。 6 中国最早的类书是_。【答案】皇览【解析】类书是辑录各个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经过编排供人查阅的工具书。它最早出现于魏文帝曹巫时期,那时的大臣把“五经”等书分类编排,供皇帝阅览,故名皇览,原书己失传,现只有辑本。现存最早的类书是隋代末年虞世南编的北堂朽钞。 7 成语“韦编三绝”中的“韦”是指连接竹简用的_。【答案】牛皮绳【解析】在甲骨文里,“册”的象形字,就是把许多竹片连接起来。连接竹片的材料,主要是麻绳和牛皮绳。用牛皮绳连接的就称为“韦编”

4、,所以成语有“韦编三绝”。 8 我国的民族节日,特别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其生产与演变,跟远古_、祖先崇拜和原始禁忌有密切关系。【答案】农业生产【解析】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节日多达数百个。许多重大节日,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习俗。我国的民族节日,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宗教无关。它的产生与演变,跟远古农业生产、祖先崇拜和原始禁忌有密切关系。 9 京剧四大名旦有梅兰芳、程砚秋、_、荀慧生。【答案】尚小云【解析】中国戏曲在表演风格上分成京、海两大流派。通过南北交流,竞相发展,形成了五花八门的京剧流派,出现了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

5、德珠“四小名旦”。 10通过_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传到了欧洲。【答案】阿拉伯【解析】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从而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纸术是在公元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人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书写的历史。火药是在13世纪左右,经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后来欧洲人又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学会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方法。指南针在宋代就已传入阿拉伯地区,公元1180年左右,指南针又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手中,才有了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可能。 11最早详细记述珠算的是_【答案】数术记遗。【解析】“珠算”

6、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书中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该书曾记载了十四种上古算法,其中有一种便是“珠算”。 12公元7世纪,出于民族团结的需要,阿拉伯先知_比照犹太教和基督教,取二者之长,结合阿拉伯人习性,创立了伊斯兰教。【答案】穆罕默德【解析】伊斯兰教宣称,安拉曾在不同时期向不同地区派遣过许多使者,他们都是安拉选来治世安民、拯救世人的“先知”,穆罕默德则是安拉派遣的最后一个使者,称为“封印至圣”,专门传达神意,开导世人。 13西方游览者发现,中国园林中没有西方庄园中常见的雕塑,或许_就是一种雕塑。【答案】园林【解析】中国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

7、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 14长江流域的发源地是_。【答案】青海省唐古拉山【解析】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山西南侧,全长6300多公里,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百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公里。 15北魏贾思姗所著的_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答案】齐民要术【解析】北魏时的贾思祝所著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8、 16江苏这一名称形成于清代,是合_与苏州二府之名而成。【答案】江宁【解析】江苏,位处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春秋战国时属吴、楚等国,秦属东海、会稽郡,汉属徐、扬二州,清初建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设为江苏布政使司,两江总督驻江宁府(今南京市),巡抚驻苏州府(今苏州市),合两地之名为“江苏”,现省会南京市,简称“苏”。 17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是东汉末年的_。【答案】风俗通义【解析】应劭,东汉学者,其著作风俗通义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原书三十卷、附录一卷,今仅存十卷,以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为主,对两汉民间的风俗迷信、奇闻怪谈多有驳正,书中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作者加上了自己的评议,从而成为研究古代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 18提倡“唯才是举”,颁布“求贤令”的是汉魏六朝时期的_。【答案】曹操【解析】汉代选拔人才实行“察举”和“征辟”制,但是这些制度很快就暴露出它的弊端。一、填空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