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冲刺密押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2948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冲刺密押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冲刺密押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冲刺密押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701语言文学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冲刺密押题一、名词解释1 句群【答案】句群是指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的语法结构,又称句组。按照层次可以分为一层句群和多重句群。例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但我更认为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无终止的对话。” 2 语法功能【答案】语法功能是指语法单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与相互之间的组合能力。不同的语法单位,语法功能不尽相同。例如,语素的主要语法功能是构成词,词的语法功能是构成短语或句子,短语的语法功能是构成句子。语法一般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自然语法的规则,二是指关于研究语法规律的语法学。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类:词法指的

2、是词的构造和形态的规则; 句法指的是词构成句子的规则。 3 借代【答案】借代是一种曲婉表达意思的修辞方法,又称代称、代用。它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有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取代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五类: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专名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具体代抽象,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 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4 双关【答案】双关是一种

3、修辞手法。它是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基本类型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谐音双关,又称谐声双关、字音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同音、近音、音似的条件构成双关; 语义双关,又称意义双关、借义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表里两层意思。 5 语法性质【答案】语法性质是指与语音、词汇相比所具有的特征,相当于“语法功能”。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抽象性是指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稳固性是指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要缓慢得多。民族性是指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

4、也表现在语法上。 6 通用汉字【答案】通用汉字的范围比常用字大,它是指一个时期的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汉字信息处理所需要使用的汉字。现代汉语通用字则是指现代所需要使用的汉字,它不包括很生僻的、专门用于古汉语的用字,也不包括专业用字。 7 语法【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 句法是指词或

5、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8 方言【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二、简答题9 什么是隐语? 它在语言中有什么作用?【答案】(1)隐语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内部人懂得

6、并使用的特殊用语。一般是用赋予现有普通词语以特殊含义的办法构成的。(2)隐语的作用在于具有秘密性。例如,旧社会的商贩为了使局外人不知道行市,就创造隐语代替一般数字,把“一”叫“平头”,“二”叫“空工”等。 10简述句末点号同语气的关系。【答案】句末点号与句子语气的关系十分密切,表示陈述语气要用句号,表示疑问语气要用问号,表示感叹语气要用叹号。但是,语气有四大类,句末点号只有三个,两者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句子的祈使语气与句末点号是一对二的关系,语气强烈的祈使句用叹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可用句号。 11汉语也有表示“复数”的概念,通过哪些手段表达。【答案】在汉语中可通过以下手段中表示“复数”的概念:(

7、1)名词性的指人成分(包括词和短语)+们。例如孩子们、小张们、老师和同学们。“们”还可出现在表示动物的成分后,例如狐狸们、老鼠和狮子们,日常表达中几乎不用。(2)数词(1)+量词+名词。这种方法既可用于指人,又可用于指物,如:两个人,八头羊。(3)有些量词,可以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后形成具有复数义的名词。如“一匹马”中的“匹”,类似的词还有车是用来修饰“马”的,把“匹”放在“马”后就形成了复数意义的词语“马匹”辆、船只、书本、纸张等。(4)在表示群体意义的定位语素(如,类、群、众)前后添上适当的成分,也可以形成复数名词。例如,鸟类,人群,羊群,观众。(5)重叠法。我们见的最多的是单音节量词通过“

8、AA “一AA ”形式来表达。例如个个,件件,一个个,一件件。(6)连词“和”或“与”表示复数概念还可以用连词“和”或“与”连接两个或多个名词。如“老师和学生”、“我、你和他”等。(7)句法层面的复数意义表达方式定语。表示数量含义的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可使名词表达复数义。例如许多/很多/不少人。状语。范围副词(如都、全、一齐)作状语修饰动词,可使与动词对应的名词有复数义。例如“孩子都在大声地说话。”这里的“孩子”至少两个。谓语。汉语中存在一类动词,它们本身就蕴含着需要多个主体的含义,它们作谓语就会提示与动词相对应的名词是复数。这类动词有聚集、散落、商量等。在句子“老师聚集在办公室里。”中,与

9、聚集相对应的名词必然是复数义。补语。表示复数义的成分作补语,也有提示相对应的成分是复数的作用。例如羊死了不少,书扔得到处都是。 12举例说明什么是语境。【答案】语境是指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称为社会现实语境)。(1)上下文语境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语境。“上下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凡出现在某语言单位之前的词、语、句都是该语言单位的上文,出现在后的都是下文。但是最切近最重要的上下文却是跟该词处于同,一个句子的其他的词或短语。例如“宏伟的拦河大坝高高耸立”“宏伟”之后的“的拦河大坝高高耸立”都是“宏伟”的下文语境,“耸立”之前从“宏伟”到“高高”都是“耸立”的上文语境。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