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海事大学812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27054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大连海事大学812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大连海事大学812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大连海事大学812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大连海事大学812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借款约束【答案】借款约束是指一些消费者在需要借贷来满足现期消费使一生消费平滑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使得消费者的现期消费不能大于现期收入。借款约束可以表示为 2 名义GDP 和实际GDP【答案】名义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 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由于物价不同,名义GDP 一般和实际GDP 会有些差异,差异越大,说明基期到现期的物价变动越大。实际GDP=名义GDP GDP 折算指数。 3 绿色GDP

2、【答案】绿色GDP 也称绿色国内生产净值,是指在名义GDP 中扣除了各种自然资源消耗之后,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大体上,绿色GDP=GDP-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损失-(预防环境损害的支出+资源环境恢复费用的支出+由于优化利用资源而进行调整计算的部分)。绿色GDP 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效应。绿色GDP 占GDP 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绿色GDP 揭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成为新的发展观指引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指标。以GDP 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

3、付出的代价、不能反映居民的福利水平等。正因为GDP 指标有这些局限性,在关于GDP 的争论中,国际组织引入绿色GDP 的新概念。世界银行1997年开始利用绿色GDP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衡量一国(地区)的真实财富。尽管绿色GDP 目前在核算上还存在不少技术难题,但这一设想的方向是正确的,也符合科学发展观。 4 LM 曲线及古典区域【答案】(1)LM 曲线是表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关系的一条曲线。在此水平上,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 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2)经济学上把LM 曲线呈垂直状态

4、的区域称为古典区域。LM 曲线的斜率受到货币需求对。在存在借贷约束时,消费者选择的现期和未来的消费组合就必须既满足时际预算约束,又满足借贷约束。利率的反映程度h 的影响。当利率上升到很高时,h=0,LM 曲线的斜率k/h趋于无穷大,这时的LM 曲线是一段垂直线。这意味着,货币的投机需求等于0,人们手持的货币量都是交易需求量,货币需求L=L1=ky。也就是说货币需求量只与国民收入水平y 有关系。这符合“古典学派”的观点,因此称为古典区域。同时在这一区域,财政政策引起的IS 曲线变动只会引起利率变化而不会带来收入变化,因此财政政策无效。 5 内生增长理论【答案】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种,

5、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根据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竟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 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6 摩擦性失业【答案】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

6、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卜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二、计算题7 证明:比例税条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仍然等于1。【答案】假设比例税下税率为t 。可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税收乘数为:因此平衡预算乘数为:故在比例税条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仍然等于1。; 。 ;8 假设某人从25岁开始上作,年收入为50000元

7、,60岁退休,预期寿命为85岁,现在他已经45岁,试求:(1)此人的则富边际消费倾向和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2)假定此人现有财富100000元,则他的年消费为多少?解:(1)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假定,人们总希望自己一生能比较平稳安定地生活,从而他们会计划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匀地消费。,平均每年消费为C=此人的终身收入为YL WL=5(60-25)=175(万元)元)。在45岁时,此人拥有财富为点,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以后每年的消费为费倾向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万元)。把此人45岁看成新的起,此人的财富边际消(万元)。 (万即此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和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025

8、和0.375。(2)假定此人现有则富100000元,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其每年消费为:C = 0.025100000+0.37550000 = 21250(元)即假定此人现有财富100000元,则他的年消费为21250元。【答案】 9 假设甲、乙两个消费者按照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来进行消费决策。甲在两期各收入1000元,乙在第一期的收入为0,第二期收入为2100元,储蓄或者借贷的利率均为r 。(1)如果两人在每一期都消费1000元,利率为多少?(2)如果利率上升,甲在两期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 利率上升后,(3)如果利率上升,乙在两期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 利率卜升后,甲在两期各收入1000元,

9、乙在第一期他的消费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 他的消费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答案】(1)消费者跨期消费预算约束为:,其中c 1, c 2分别为甲乙两人在第一期、第二期的消费;y 1、y 2分别为甲乙两人在第一期、第二期的收入。将c 1=2000, c 2=2000, y 1=1000和y 2=3100代入消费者跨期消费预算约束方程式解得:利率r=10%。(2)如果利率上升,甲会减少第一期的消费以增加储蓄,增加第二期的消费,从而在利率上升后其消费状况变好。分析如下:利率上升会使得预算约束线围绕两期收入的组合(Y 1, Y 2)点顺时针旋转,变得更加陡峭,从而影响消费者在两个时期的消费决策。如图所示,随着利率的上升,预算约束线由AB 顺时针旋转为AB , 最优消费组合由E 0移动到E 1点,即第一期消费减少,第二期消费增加。根据显示偏好原理,可以判断出该消费者的消费状况变好,因为利率上升以后该消费者的新的均衡点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I 2上。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