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机主要设备的检修工艺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20826460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轧钢机主要设备的检修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轧钢机主要设备的检修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轧钢机主要设备的检修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轧钢机主要设备的检修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轧钢机主要设备的检修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轧钢机主要设备的检修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轧钢机主要设备的检修工艺(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轧钢机主要设备的检修工艺1轧钢设备概述用作金属轧制和加工的设备叫做轧钢设备。轧钢设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轧钢机的主要设备,即主机;另一类是轧钢机的辅助设备。轧钢机的主要设备是使轧件在其转动的轧辊中间变形的设备,轧钢机的辅助设备不直接参与压延金属塑性变形,而完成轧件加工的其它作、臣,如剪切、矫直、卷取、精整、运输、包装等。轧钢机辅助设备的分类见下表。 轧钢生产的连续性很强,特别是轧制线上的各种设备都是连续生产的,一台设备检修就需要全线停产。而且各条轧制线或加工线的生产又是紧密关联的。按生产需要,常常要求几条轧制线和加工线同步检修,因而造成设备备件制造和检修人力的使用高度集中,给检修工作带来一定的

2、困难。 检修质量要求高。随着装备的现代化,对轧钢设备检修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例如:冷轧带钢轧机的轧制速度高达31m/s,产品厚度公差在0.01mm以内。为了保证在高速度下轧制高精度的产品,要求轧机机架窗口静态的不平行度,在5m 长度内不得大于0.03mm。 轧钢设备如同其它冶金设备一样,处于高温、潮湿、多尘(氧化铁皮多)、冲击负荷大的恶劣条件下工作,而且也在向着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现代化(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对设备维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轧钢机底座和机架的更换轧钢机主要设备或主机列包括:工作机座(轧辊,轧辊轴承箱、轧辊调整装置、导卫装置、机架及底座等),万向接轴或梅花接轴、人

3、字齿轮机座、减速机、主连轴节、主电机等,见图。有的轧机没有减速机和齿轮机座,由电动机经万向接轴直接驱动。本节主要介绍轧机的机架(牌坊)、底座(轨座)、轧辊调整装置、主传动等机械设备的检修和安装。2.1 底座的检修和更换轧钢机的检修并不都要更换底座,只有在对轧钢机进行技术改造或底座和基础有严重缺陷时才需更换底座。安装底座之前要对基础及埋设件进行复查,复查的各部尺寸允许偏差见表。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1)基础座标位置(纵横轴线)202)基础各不同面的标高+03)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204)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每米全长2055)预埋地脚螺栓标高(顶端)中心距(M36 以下)(含M36)M42M56M64

4、 以上含M6410+20-0234复查各部尺寸以后,配置垫板,垫板一般布置在地脚螺栓的两侧,并尽可能靠近地脚螺栓。垫板与地脚螺栓距离为50100mm,相邻两组垫板间的距离为5001000mm。对预留孔的螺栓,垫板侧边应与孔边相切,但垫板与螺栓的距离不得大于140mm;对直径小于36mm 的螺栓,距离在3070mm 之间;对直径大于42mm 的螺栓,距离在70100mm 之间;相邻两地脚螺栓间距大于1000mm时,中间需加垫板;设备底座弯曲处的正下方和负荷大的部位,需加垫板。垫板露出底座的长度规定为:平垫板露出1030mm,斜垫板露出1050mm。垫板的组成,一般采用一块平垫板加两块斜垫板的形式

5、,安装定心后将垫板焊固在一起。这种组成方式便于微调,提高工效,生产时抗冲击力强。斜垫板的斜度一般为1/201/40。对垫板与垫板以及垫板与设备底座的接触面积,要用0.05mm 塞尺检查,塞入面积不得大于应接触面积的30%。塞入深度不得大于塞入方向长度的30%。垫板找标高、水平,应从离标高基准点最近的垫板开始,由近及远,用平尺和水平仪逐堆测定,也可以用长平尺将相隔较远的垫板找平,然后使中间垫板与平尺底面接触的方式测定。每堆板的标高及水平的偏差不应大于该底座安装的质量标准。底座是轧钢机安装的基础,因此底座的找平找正十分重要。在底座就位前,应根据轧机拆除前预留的标记设置纵、横中心线,即轧制中心线和轧

6、机中心线,挂中心线的钢丝直径一般为0.30.5mm,钢丝长度不得小于10m,也不宜超过40m。再从钢丝线上挂两个线锤,使线锤尖部与中心标记重合。见图。底座的找平,找正应以出口侧为准,底座;的标高以拆除前预留的标高基准点为准,在底座上隶面与标高基准点之间搭设平尺,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其标高值,对单机架轧机,其允许误差:级精度不大于0.3mm,重级精度不大于0.5mm。对于并列轧机的多节底座,其相邻底座的标高差:级精度不大于0.25mm,工级精度不大于0.5mm。其相邻的错口量:级精度不大于0.3mm,级精度不大于0.5mm。底座找水平,用精密水平仪调好为基准的底座水平之后,再搭设平尺调好其它底座的水

7、平。底座水平度的允许偏差:级精度不大子0.05/1000,重级精度不大于0.1/1000;底座中心位置的确定,以轧机中心线为基准,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好为基准的底座的与机架配合的垂直面(见图,图中的V面)到轧机中心线的距离,然后测量另一底座与轧机配合的垂直面到基准底座垂直面之间的距离,底座安装中心线的允许偏差:级精度不大于0.3mm,级精度不大于0.5mm。对梯形断面底座,在传动方向应从凹槽的中心线为准。机架与底座的间隙,必须调到两个外侧斜面或两个内侧斜面上,不允许间隙同时分布在一侧的外斜面或另一侧的内斜面上,参见图。底座的横向中心,以轧制中心线为基准。底座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轧制中心之间的允许偏

8、差为:级精度不大于0.5mm,重级精度不大于1mm。找水平、找标高、找中心三者要同时协调进行,互相兼顾,不能先找好其中某一项,再找其中另一项。对于可更换机架的轧机,底座安装好以后,应在与轧机相接触。2.2 机架的检修或更换机架的型式分为开启式和封闭式两种。封闭式机架的轧钢机由左右机架封闭成框架,和上下横梁组成,而开启式机架上部是开口的,上盖是根据换辊蹬需要可以拆卸的。轧钢机安装的顺序是:首先安装传动侧机架,其次再装另一侧机架,接着安装下横梁和上横梁,最后安装调整机构。安装前要按图纸测量各部尺寸,特别要检查好机架与底座的配合尺寸,机架底面要处理干净,必要时底面要进行研磨。在机架吊放到已安装好的底

9、座上时,要靠紧在出口侧底座的垂直面上。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机架侧面到轧制中心线的距离,按图纸尺寸找正好机架,然后预紧联结螺栓。当传动侧初步装好后,再吊装另一侧机架,将其放到比规定尺寸大10mm的地方,以便吊装上、下横梁。先装下横梁,再装上横梁,消除原预留的10mm 安装间隙,锁紧螺栓,并紧固机架与底座的联接螺栓,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找正。上下横梁与机架接触部位要正确,紧密,不得产生歪斜现象,接触面应进行研磨,其接触面积应大于70%,局部间隙应小于0.1.mm。开启式机架的安装与封闭式机架的安装大致相同。开启式机架上表面与上横梁(上盖)的接触应严密,其局部间隙不应超过0.05mm,其接触面积应大于70%

10、,连接斜键接触要良好,不允许有间隙。在整个机架都达到安装质量标准后,还要进行一次紧固各部的螺栓。对大型轧机由于螺栓尺寸大,可用撞击扳手的办法紧固,如再达不到需要的紧固力,还可以用加热螺栓的方法进行二次紧固,一般是将螺栓加热到110200时,再将螺母拧紧,使其达到紧固力。2.3 机架的检修轧机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机架的滑板需要更换,甚至机架的窗口因磨损严重也需要修理,一些开坯轧机或初轧机的装异型辊的轴承镗孔、机架辊的燕尾槽也经常因磨损或出现裂纹需要处理。现对滑板的更换、窗口、异型辊的轴承镗孔、燕尾槽的检修方法及其技术质量标准介绍如下。 机架滑板的更换机架滑板一般用埋头螺栓固定,小型轧机机架滑板也有

11、用贯串螺栓固定的。最近在一些新轧机上也有采用粘结方法固定的,它虽未经较长时间的考验,但从粘结技术发展趋势看,粘结方法固定滑板是有发展前途的。为了保证机架和轧辊轴承箱瓦架间的正确间隙,一般一年更换一次滑板。更换滑板时,在拆除旧滑板后,在机架压下螺母镗孔处挂中心线,然后测出机架窗口面到中心线的距离,按图纸要求确定滑板的厚度。机架窗口面应平整,有凸起处要研平。要检查窗口螺栓孔的丝扣有无损坏,固定滑板的螺栓螺距与窗口上孔的螺距是否相符。有些旧机架经多次检修,有时孔径不同,因此,要按实际测量尺寸与位置,钻滑板孔及配相应的螺丝,对号入座。滑板安装的质量技术标准如下:滑板和机架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0%;

12、滑板与机架之间一般不宜加垫板调整,如确需加垫调整,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2mm。滑板固定螺栓必须把紧,必要时可用1020t 千斤顶顶紧后再紧固螺栓,用敲击听声音的方法进行检查,同时用0.05mm 塞尺检查,每200mm范围内不得塞入50mm深。机架滑板与上、下瓦架(或轴承箱)两侧间隙之和一般应相等,其间隙见表。序号轧机名称轧机滑板与上、下瓦架间间隙,mm1冷轧钢板轧机0.50.82冷轧钢板轧机123500小型轧机0.31.24500750型钢轧机0.825800850开坯,型钢轧机12.569501150 初轧机23 对焊接的要求机架检修的焊补,要根据焊补部位形状、焊补面积大小,焊肉厚度和焊口

13、形状而要求不同,一般原则是: 焊前对母材要进行预热、电焊条也要烘烤,其预热温度及烘烤时间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一般选用直流电焊机,根据母材的材质选用适合牌号的电焊条; 在焊补厚度大时,要分层焊补,不得在局部一次焊肉太厚或一次焊完,以免温差大而引起裂纹; 分层焊补时,每层间隔的时间要适当,以保持整个焊补过程中温度均匀; 根据机件形状和焊补量,可采用对称焊补、分殴焊补,分层焊补。前后搭接部位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气泡和偏析等缺陷; 要选用较高级的电焊工施焊。3轧辊调整装置的检修 轧辊调整装置主要用于调整轧辊在机架中的相对位置,以保证要求的压下量、精确的轧件尺寸和正常的轧制条件。它可分为轴向调整装置

14、和径向调整装置。前者用来对正轧槽,使孔型保持正确形状,一般构造简单的用手动调整。后者用于调整轧辊的开口度,以保持给定的压下量,并可用于调整轧辊间的平行度和轧制线的高度。后者可分为上辊调整装置、中辊调整装置、下辊调整装置和侧压装置。3.1 上辊调整装置上辊调整装置的检修包括: 压下丝杠和螺母更换前,丝杠、螺母应在地面上进行预装配,并检查其各部尺寸及配合情况。安装丝杠、螺母时的吊装方法,一般是用桥式起重机的小钩将组装在一起的丝杠、螺母吊到机架旁,再把挂有链式起重机的桥式起重机大钩从压下孔内吊下,把压下丝杠和螺母传递给链式起重机。大钩提升,当螺母外圆升到与镗孔快接近时,再改用链式起重机提升,直到全部

15、接触后装上固定键,见图。丝杠、螺母还可以分别进行安装:即由桥式起重机装入螺母后,丝杠从螺母上方装入。当丝杠头部接触螺母时,由人工盘车,在丝扣旋人后再用机动转车。在新式的大型初轧机上,为了迅速而又安全可靠地更换丝杠、螺母,在换辊台车的车体上装有特制的金属结构件,作为更换丝杠、螺母的专用工具。压下丝杠、螺母的检修质量技术标准为:压下螺母孔与机架窗口中心应重合,其中心偏差值不得超过0.5mm;压下丝杠方轴套上端与轴承内套应压紧,以保持滚动轴承与方轴套内无相对运动;压下螺母与机架镗孔端面应接触严密,其局部间隙不得大于0.1mm,接触面积应大于70%,螺母应固定可靠;压下丝杠与螺母梯形面间隙,应符合图纸和技术文件的规定。 压头的检修和更换。各种轧机韵压头型式不完全相同,旧式轧机压头为铸铁制成的安全臼。有的初轧机的压头由铜垫钢垫组戍,并不起保险作用。热轧带钢连轧机的压头是一个测压仪,用来测定和指示轧制压力并能起安全臼的作用,如图所示。它是一个压磁式压头,放在丝杠与支持辊轴承座之间。在厚度控制系统中,根据它的检测值大小,将信号输入厚度自动控制系统,以调整压下量,控制钢带的厚度。它还能指示轧制力的大小,当指示的轧制力大于规定负荷时,操作者应采取措施,防止发生设备事故,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物流与供应链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