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822871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市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九江市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九江市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九江市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九江市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市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市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江一中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24商鞅变法形成了家产诸子均分的继承制度,秦汉以降一直沿用之,并为法令所承认。这种继承方式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B能够有效抑制土地兼并C保证了宗法制度的延续 D加快了农民分化的进程25小麦

2、在史前时代即传入我国,但直到汉代才开始大规模种植。从农作物生理习性角度看,其原因可能是当时A发明了开沟和播种相结合的耧车 B普遍采用了保苗抗旱的代田之法C出现了耕耙耱相结合的耕作技术 D兴修了一大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261960年代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一卷文书,是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一名叫卜天寿的12岁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是抄写论语郑氏注,抄写完后,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明朝是贾日,早放学生归。”这份文书的史料价值在于证实A论语上升为经的时间是在唐代 B五言诗起源于唐代西北地区民间C儒家文化在当时吐鲁番地区流传 D科举制与唐诗繁荣存在因果关系 27182

3、9年,广州东印度公司大班在报告中称,中国进口棉花主要是在广东消费的,但目前广州市场上,外国棉花销路几乎停滞,有几个行商手上还有两年前买进的棉花没有卖出。这其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外国棉花不如中国棉花质量好 B英国棉纺品在广州有较大销路 C广州附近手织业受到洋布冲击 D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8光绪四年(1878年)中国驻英公使郭嵩焘偕同如夫人,宴请英国绅商仕女,在引起舆论大哗,认为身为朝廷大员携眷赴宴,男女混杂,不成体统,“群指郭公为淫佚放荡之人”。据此推测,西餐习俗进入中国,有利于促进A华夷平等 B男女平等 C妻妾平等 D夫妻平等29辛亥革命时各省的“国旗”使用情况如下:旗帜使用地区十八

4、星旗湖北、湖南、江西青天白日三色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五色旗江苏、浙江、安徽这表明A独立的省份都是和平易帜 B革命者都放弃了反满思想C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 D国内对五色旗的普遍认同301930年代初中国几乎没有哪种刊物不谈论苏联,不发表有关苏联的文章,谈论苏联已成为一种时尚。据学者对当时影响较大的18种刊物的不完全统计,有上百名学者在这18种刊物上发表过介绍和评论苏联的文章(包括译文)371篇。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不包括A苏联“一五”计划的成功 B西方爆发30年代大危机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中国红军长征取得胜利311949年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史学界围

5、绕着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的大规模讨论和争鸣,这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当时“五朵金花”的讨论A有利于唯物史观的普及 B显现史学研究的碎片化C导致了双百方针的中断 D加速史学理论的本土化32学者认为,古代雅典城邦的政治文化和制度环境“让贿赂很难有生存的空间”。据此推测,下列哪一因素与古代雅典贿赂难行的关系最不密切?A重要事情都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决定 B陪审法庭由多人组成且成员不固定C城邦的绝大多数官职都是一年一任 D公民私有财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331600年前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发

6、明“泰西”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西欧。与此同时,英语和法语出现“远东”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外一端的东亚。“泰西”与“远东”两个名词同时出现表明A海禁政策强化了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 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亚间的相互了解C欧洲中心论已经产生并且影响到中国 D早期殖民扩张结束了欧亚间彼此隔绝3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处于敌对状态的俄国士兵与德国、奥匈帝国士兵之间曾频频发生大规模联欢现象。这一现象A反映了参战国爱国主义情绪的高涨 B体现了东正教化解仇恨的高超能力C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性质 D有利于俄国十月革命迅速取得胜利35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明确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特朗普

7、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举世瞩目。下列对此的相关论说,何者为妥?A西方民主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B经济全球化将发生根本逆转C全球化面临着民粹主义挑战 D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卷1葑门荷宕载:苏州葑门外的荷花宕每当盛夏,“楼船画舫至鱼艃小艇,雇觅一空”,游船毕集,蔚为壮观。明人费元禄鼌采馆清课载:杭城士女花时游西湖,列舰排云,斜风而渡,不避觞客,颇具游胆。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酿,歌舞而行。明人王士性认为:“游观虽非朴俗,然西湖业已为游地,则细民藉以为利,日不止千金,有司时禁之

8、,固以易俗,但渔者、舟者、戏者、市者、酤者咸失其本业,反不便于此辈也。”(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旅游发展迅速,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15年的3次,增长了14倍,国内游客数量从1984年约2亿人次扩大到2015年40亿人次,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0.2%。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际旅游仅限于单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较晚。入境旅游人数(含入境过夜游客,下同)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33亿人次,增长72.5倍,年均增长12.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十分强劲,2001-2015年,出境旅游者人数从1

9、213万人次迅速上升到1.2亿人次,跨入了“亿时代”。2012年,中国游客在海外花费上突破千亿美元,以1020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此后逐年增加,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位。摘编自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等(1)根据材料一,明代苏杭一带民众的旅游活动有何特点?(10分)民众的这一活动对社会有何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外出旅游成为国人重要休闲方式的历史背景。(7分)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图10到图12反映了我国计时器的使用历程。图1所示为日晷。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

10、时刻的装置,采用干支计时,从上古沿用至明清。图2所示为铜镀金珐琅人物画自鸣钟,18世纪英国造,现藏故宫博物院。据记载, 17世纪上半叶的自鸣钟“中样者每架价银五十两,大者及小而精工者价值甚多”,这个价格在后来或许有所下降,但中国最便宜的计时器香漏“一盘香可用二十四小时,所费不过三文”。图3所示为1939年亨达利洋行在报纸上刊登的修理钟表广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计时器的变迁”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释(要求: 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45. (15分)材料 1952年6月至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

11、育系统的基本格局。调整前,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11所,其中综合性院校55所,工科院校33所,师范院校12所,农林院校17所。调整后,全国高等学校减为182所,其中综合大学13所,工科院校39所,师范院校32所,农林院校29所,工科、师范、农林等科类的学生人数从7.04万人上升到13.84万人。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被取消了。政法类在校生也从37682人下降到3830人,由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下降到2%。此外,私立大学和原教会大学全部改为公立。摘编自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

12、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52年院系调整的历史影响。(7分)历史参考答案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DCBBCDADBDC40( 25 分)(1)特点:游览地点主要是苏杭附近的山水;时间主要是在春夏季节;交通工具主要是乘坐游船和轿子;参加者有男有女;郊游活动已经成为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官府禁止民众旅游活动。(答对其中五点,即给10分)影响: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谋生手段;推动享乐消费观念的滋生蔓延。(4分)(2)变化: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国际旅游从单一入境游发展成为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4分)背景:人民生

13、活水平逐步提高;政府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7分)41(12分)示例1:计时器变迁反映了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3分) 古代中国以农为本,民众重视季节更替而忽视精确时间,日晷计时的模糊性并不影响 日常生产与生活。明清时期,西方传入的钟表主要供政府、贵族使用,具有等级色彩。近代以来,伴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近代时间观念日益增强,使得钟表的计时日益精确,外形日益简化,同时使用对象也日益大众化。(8分) 由此可见,计时器的变迁实际上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反映。(1分) 示例2:计时器的变迁反映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3分)古代世界基本处于孤立发展

14、状态,中国形成了包括计时工具在内的独具特色的天文历法体系。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传教士东来,将自鸣钟等奇巧之物奉呈朝廷,促进了中西 方文明的交流。19世纪中期以来,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市场不断开放,西方机械 钟表在中国畅销,进一步推动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8分) 综上所述,计时器的历史演变,是中外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状况的历史见证,反映了中 西方文明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1分)【提示】 考生至少需要结合两幅图片就 “计时器的变迁”提出自己的观点。除示例以外,还可以从计时器的使用对象 (从上层贵族到平民)、外形 (从笨重到精巧、表盘上的刻度从干 支计时到数字计时、指针从单一时针到时针、分针、秒针并存)等的变化来说明相应的时 代变迁;也可以从计时器的功能变化来说明人们时间观念的变化 (如农耕文明时代日出而作的观念到工业文明时代时间就是效率的观念)和社会观念的变化。45(15分)(1)按照“苏联模式”实施调整;高校总数和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私立大学、教会大学退出历史舞台;工科、师范、农林等院校及学生人数明显增加;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等人文社会学科被取消或者严重削弱。(答对其中四点,8分) (2)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