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6心理学综合之人格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14914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6心理学综合之人格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6心理学综合之人格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6心理学综合之人格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6心理学综合之人格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一、名词解释1 皮层唤醒水平【答案】皮层唤醒水平是内外倾的生物学基础。艾森克认为,外倾的人和内倾的人不仅在外部行为在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在神经生理基础也不一样。外倾的人一般比内倾的人有着更低的皮层唤醒水平,其生物特性决定了他们需要高强度的刺激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以便达到适当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内倾者的情况则恰恰相反,他们普遍具有高于正常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他们会选择一种孤独的或较少刺激的环境,以防止原本过高的唤醒水平更加升高。 2 人格/大五人格【答案】(1)人格的定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

2、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等本质特征。(2)大五人格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从而提出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包括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开放性。3 前科学理论【答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接触与经验到人格心理现象,基于对人格现象的经验或实践,人们会对这些人格现象进行各种解释或猜想,这就形成了各种前科学的人格理论。人们关于人格问题的不同理解或多或少是来自于自己的日常经验,是对日常经验的

3、某种抽象。我们可以把这种抽象称为日常理论,或前科学理论。前科学理论和科学理论的共同基础是抽象或从有限的经验中作出概括。前科学的人格理论大致包括三种情况:其一是历史上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们通过思辨所获得的关于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其二是某些江湖术士、算命看相者对人格心理现象的有关思考与总结;其三是普通老百姓对人格心理现象的抽象与猜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有关人格的各种谚语中。4 大三人格维度【答案】艾森克强调人格由三个类型或基本维度组成,即由内倾一外倾(Extraversion ,E )、神经质(Neuroticism ,N )和精神质(Psychoticism ,P )组成。通常用P.F.N 三个字母来代

4、指人格的三个维度。 5 根源特质【答案】一译“潜源特质”。R B 卡特尔人格理论术语。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内部特质,人格结构最重要的部分。根源特质与表面特质的区别在于:(1)表面特质由一个或多个根源特质引起,一个根源特质可影响几个表面特质。(2)其表现为表面特质。对人格测验加以因素分析可获得表面特质,进一步分析表面特质可获得根源特质。准确识别控制行为的根源特质能较好地预测个体行为。 6 构念【答案】构念是由G .A. 凯利提出的人格理论术语,是指个体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个体为预期事物采取的主要方法。一般用语言表达。个体据此观察周围世界并预期未来。若预期与经验相符,该构念即有用

5、;反之,则修改或抛弃该构念。可依据个人意愿建构,一旦建立,又反过来制约人,指导每个人的生活。 7 个案研究法【答案】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8 行为评定【答案】评定法在形式上与问卷法有些类似,都是要对给定的行为项目进行回答,但问卷由评定者对自己的心理、行为作出评价,而行为评定法则是由评定者就受测者的特征进行评估。评定方式有文字量表式、描述评定式等。评定量表从严格意义上说与测验有差别,可以视为一种量化观察。 9 积极人格【答案】在价值一行为分类体系所包含的个人品质中,积极的个人特征必须符

6、合以下标准:(1)是特质的;(2)有助于实现优质生活的;(3)符合道德价值的;(4)不贬低他人的;(5)能够得到公众社会肯定的;(6)社会角色榜样所体现的、具有高度价值意义的;(7)杰出成就者所具有的、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的特征。 10个性化【答案】(1)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的活动中形成独特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模式的历程。它使人在气质、性格、能力、需要和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来与其他人的差异,使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即人格)。(2)指荣格人格理论术语。个体在自性的统领下,意识与潜意识融为一体,使个体的精神生活丰富完美,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人格的过程。是实现个性或自性、显示个体本质特征的过程,其存在以集体联系

7、为条件,是个体与集体联合一致的过程。 11心因性需要【答案】心因性需要类似于早期人格理论家们所描述的那些特质,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中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的潜能或倾向。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医乏而产生的不平衡状态。 12器官缺陷与补偿【答案】器官缺陷与补偿是个体心理学术语。阿德勒1907年发表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认为天生有器官缺陷的儿童,如天生肢体残疾,眼睛、耳朵、发音器官、内脏器官等机能失调,以及与器官(包括大脑中枢)相联系的神经不健全等,会陷入一种不断的自卑感,从而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补偿,或促使缺陷器官机能的发展,或以另一器官的机能作为补偿,使机体趋于

8、平衡。如盲人努力发展听觉和触觉能力作为补偿。阿德勒认为,由器官的缺陷而产生的自卑感往往被夸大成为生活的主流,其过度补偿若只专注于个人,可能导致神经症,但若决心为社会作贡献,则可能取得超过常人的成就。 二、简答题13阐述特质的因素分析方法。【答案】特质的因素分析方法是卡特尔用于发现与调查人格特质的复杂统计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编制测验是依据因素分析的统计结果来选取题目,具体方法是:先给被试样本施测大量的题目,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几个因素。一种因素代表一种人格特质,同一因素内的各题目之间有较高的相关,不同因素内的题目之间相关很低。测量这几种因素的题目就构成了人格测验。(1)相关概念特质的因素分析方法的

9、的理论基础是相关概念。相关是因素分析的核心。假如两种事物有一定的联系,那么两者是相关的。两种变量一起变化的趋势越大,它们之间的相关电就越大,其关系在统计上以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系数最大为+1.00,最小为-1.00,正相关表明两种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同,负相关表明两种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零相关则表明两者的变动毫无相互关系。在统计上用相关系数来表示。根据测验之间的相关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两个测验所测的若为相同的东西,则必须有较高的相关;两个测验相关程度表明所测的两种内容的类似程度。(2)因素载荷指研究者根据因素对给定情景的重要程度给因素加权。命名与材料根据陡坡图确定因素的数量,根据因素的负荷量确定因素,然后命名因素的名称。(3)材料来源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