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5社会学综合一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14910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5社会学综合一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5社会学综合一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5社会学综合一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5社会学综合一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一、名词解释1 新功能主义【答案】新功能主义理论以杰弗里?C ?亚历山大为代表,亚历山大是新功能主义观点的最有力倡导者,他首先使用了“新功能主义”一词,并在此方面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理论观点。他用这一新的观点对功能主义及社会学理论传统作了诠释与重建,这表现在两方面:努力发掘和发展帕森斯的理论中的合理内核;指出帕森斯理论的不足,通过借鉴和引入其他理论的合理要素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在一般理论层次和经验层次上进行重构。 2 结构丛【答案】结构丛是社会系统的制度关联所涉及的规则资源系列。结构丛中的结构包含规则和资源两种因素

2、;结构丛是多种规则和资源组成的系列,结构丛是结构的复数。 3 生活世界【答案】生活世界是指人类生活于其中的、大家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拥有的、一组庞大而并不明确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活世界与沟通行动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沟通行动是在生活世界内进行的,生活世界使得人类理性地进行沟通成为可能。哈贝马斯指出,生活世界包括文化、社会和人格三种结构。文化是一个资料的储存库,是生活在一起的社群所共享和共有的,当沟通行动的参与者通过语言沟通就世界上的某些事物进行解释和理解时,知识储存库使得沟通成为可能;社会是指合法的秩序,通过这种秩序,沟通行动得以调节不同的意见和社会行动,并促进社会整合和人类的归属感;人格可以理解为

3、沟通行动的参与者所具有的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参与到相互理解、沟通的过程之中,并促使个性特征的形成。 4 文化资本【答案】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身体化的形式,体现在人们身心中的根深蒂固的性情倾向;客观化的形态,体现在文化物品之中(例如书记、辞典、机器等);制度化形态,体现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上。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二、简答题5 韦伯整个社会学理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他是如何围绕这一中心问题阐述其理论观点的?【答案】(1)韦伯整个社会学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思想一一“解释性地理解”,即理解社会学。(2

4、)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韦伯认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科学,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据此,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作出因果解释。由此可以看出,韦伯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集中到人的社会行动上面,并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的理解”视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社会学方法论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是韦伯社会学建立因果性、规律性认识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的特点表现为:a. 作为理智上的概念工具,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b. 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它突出了经验事实中带有共性或规律性的特点。理想类型的建立,对社会学认识

5、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韦伯从理想类型的思想出发,对社会行动作了区分。他将社会行动分为以下四种:a. 目的合理的行动;b. 价值合理的行动;c. 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d. 传统的行动。 6 如何理解吉登斯关于时空分离和抽离化机制的论述?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答案】(1)时空分离时空分离的主要内容a. 时间空虚化。在前现代时代,对多数人以及日常生活的大多平常活动来说,时间和空间基本上通过地点联结在一起。而到了现代社会,时间逐渐同确定的生活地点和具体的社会行动脱离开,成为具有超空间的时间虚设。b. 空间空虚化。前现代人的空间概念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离不开日常地点的特定时段。当世界地图等图示在人们

6、生活中出现时,人们的空间观念发生了变化,超越具体时间点的空间范围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们的头脑中产生。c. 时间与空间同时虚化,即出现了没有任何在场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其实质是既超越过去传统,也超越现时存在,是指向未来的理想时空。时空分离观的背景时空分离观提出的背景是当代社会的符号化和信息化,正是因为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在超越现实存在的虚拟时空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脱离直接现实性在现存事物不在场的时空中建构新社会组织和新社会生活。(2)抽离化机制抽离化机制是与时空分离直接关联的现代性动力之一,是时空分离的直接后果之一。抽离化机制的类型:符号标志和专家系统。抽离化最本质的机制(实质):

7、抽象,无论是符号标志还是专家系统,都是以超越具体事物的限制,获得了一般性和普遍性为标志的,而要达到一般性或普遍性,只有借助抽象。所以抽离化机制又称抽象系统。抽离化机制的功能:重构时空或重构社会关系。时空分离和抽离化机制给现代社会造成的影响:人类自我意识或人的自我认同的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人们的信任感的变化上。时空分离和抽离化机制与信任的关系时空分离和抽离化机制造成的生存时空和交往联系的抽象性,既是信任的结果又是信任的前提。a. 时空分离和抽离化都是以信任为心理基础或意识前提的。b. 信任是以时空分离和抽离化为情境基础或现实前提的。信任同时空分离、抽离化机制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具有互为前提、互为因果

8、的关系。信任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因为信任同时空分离和抽离化机制的关系密切,当社会进入高度(或晚期)现代性时,时空分离和抽离化机制达到极端化,与这两个现代性动力密切相连的信任必然趋向极端。因为在高度现代性社会中,时空分离和抽离化机制不断加剧,社会生活的时空存在和社会关系的展开维度都已极度抽象化,而与之互为因果的信任也在社会生活中成为须臾不可缺失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没有信任,哪怕信任丝毫的动移,都会导致高度现代性社会的灾难。 7 简述涂尔干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答案】涂尔干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主要包括:(1)社会分工的功能涂尔干在对社会分工进行功能分析时,区分了常态分工和变态分工,分别考察了前者对

9、社会团结的正面功能和后者对社会整合的负面影响。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这种功能分工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分工的作用不仅限于改变和完善现有的社会,而是使社会成为可能。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秩序建立的原因是常态的社会分工。随着分工的发展,职业活动变得更加专门化,社会的异质性日益增长,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了,这种分工发展及其产生的相互依赖性代替了集体意识而成为有机团结的基础、社会整合的根源。涂尔干具体分析了三种反常(变态)分工: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不协调的分工。 a. 失范的分工失范的分工往往会导致社会对个人的行为缺乏法律道德的约束,对分工产生的新角色的规范模糊而不详尽,结果是社会成员丧失了指导他们行动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从而导致社会失范和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