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5社会学综合一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0814909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5社会学综合一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5社会学综合一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5社会学综合一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5社会学综合一之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名词解释1 社会解组【答案】社会解组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下降,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由于丧失了社会联系,社会整体蜕变为一种个体相互分裂的原子式堆集的状态,它建立在涂尔干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社会学基本问题的独特看法上,这一看法以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为显著特征。 2 社会分工【答案】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是对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社会团结的最大影响因素。造成社会分工的原因主要是在同一空间

2、内人口的增长,使得人口密度增加,人们精神和活动方面的互动频率加大,这就必然导致生存竞争的激化。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往往出现犯罪、以强凌弱、战争等极端的冲突形式,这些冲突形式直接破坏着维系社会团结的基本道德规范,破坏着社会团结的基础,使社会面临解体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职业专门化是减弱人们之间的生存竞争、冲突,同时又能防止社会解体的一种合理选择。职业专门化不仅不会破坏人们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能在从事各专门职业的人们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由于社会分工提高了各个专业的工作效率,使得同一空间内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所以,凡是具有高密度人口而又从生存竞争中保存下来的社会都具有较发达的社会职业分工

3、。社会分工至少产生了两方面的社会后果:首先,为个人意识和个性的发展造成了空隙,削弱了集体意识;其次,造成了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这两方面的后果为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化提供了条件。 3 社会组织【答案】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狭义的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4 惯习【答案】惯习是指一种持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行为往往有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这种理解和把握

4、既是当前实践的基础,同时来自于在此前的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即对实践的前认知把握。二、简答题5 怎样理解和评价吉登斯关于结构丛和制度多重性的分析?【答案】(1)结构丛结构丛是社会系统的制度关联所涉及的规则资源系列。a. 结构丛中的结构包含规则和资源两种因素;b. 结构丛是多种规则和资源组成的系列,结构丛是结构的复数。考察结构丛,是指分离出各种转换/中介关系所构成的独特“聚合”。这种分析在确定结构性原则时已有所体现。结构丛的形成取决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含的规则与资源的可转换性。对应于各种制度的结构都是由表意结构、支配

5、结构和合法化结构聚合而成的结构丛。结构丛内部的转换关系作用的场域或时空领域不同,某一结构丛中的三种结构因素的地位是不同的:a. 在符号和话语交流领域,处于中轴地位或起主导作用的是表意结构,而同时存在的支配结构和合法化结构则处于从属地位,这种结构丛所支配的活动领域中形成的制度是符号秩序或话语型态;b. 在政治活动领域,权威性支配结构处于中轴地位,表意结构和合法化结构处于从属地位; c. 在经济活动领域,配置性支配结构处于中轴地位,其他两种结构同政治领域相同;d. 在人际关系领域,规范结构或合法化结构处于中轴支配地位,其他两种结构则处于从属地位。(2)制度的多重性由于制度的实质被界定为普遍化的实践

6、过程,所以制度不仅仅是被创造出来的结果,它作为普遍化的实践过程又不断地建构社会。因此,制度如同结构和规则一样,本身具有二重性。6 简要评价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答案】(1)理论背景20世纪50年代以来,理性选择理论在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内逐渐发展起来,并一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杰出代表是科尔曼。(2)理论出发点科尔曼的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他运用的是个体行动具有目的性的行动理论;他借用了经济学中的最大限度获取效益的概念去说明“有目的的行动”。(3)理论贡献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在现代经济社会学界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科尔曼往往成了理性选择理论的代名词。其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

7、以下几个方面:科尔曼揭示了经济社会学理论新的发展方向。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提供了一种自帕森斯以后对社会系统实行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社会行动理论。科尔曼注重法人行动研究,从而为理解与解释社会基本事实、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互动整合,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和生命力。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借鉴了经济学均衡分析与理性选择模型,并将其扩展到社会行动领域,同时在理论框架和数学模型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有助于提高社会学分析社会问题的精确性和解释能力。(3)理论局限科尔曼的理论贡献是不能遮蔽的,但其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未加限制地把目的理性扩展到经济行为以外的社会行为上,扩及到宏观的社

8、会系统研究上,必将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局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全理性的问题“理性人”的特征是追求效益最大化,无论科尔曼将理性的概念如何泛化、扩展,行为者具有充分的计算能力这一点是没变的。即行动是通过一套以科学为基础的理性计算实现的。理性人虽然处于各种社会制度、社会关系中,但这些都可以以理性的形式计算和利用,人具有完全理性,而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现实的社会行动告诉我们以上这些是不可能的。理性行动只是在特定环境下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实现的短期结果。一切行为都是理性行为的问题理性不可能是完全理性,所有行为也不可能完全是理性行为。合理性是理性理论的基石,它有意无意地以理性行为解释了全部社会行为和系统行为

9、。然而,现实的日常生活世界丰富多彩,并非一切行为都是理性行为,个体行为如此,法人行为也不例外。个人理性与团体(社会)理性的问题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不同的。社会学更强调社会现象,社会的制约作用,强调社会的制约作用并不等于脱离个人行动。研究社会行动应以社会系统之下的个人行动为起点。不能将经济学的价值原则直接套用于社会学,这会造成价值原则与理论承诺的矛盾。不是用经济学的原则来分析社会现象就是经济社会学了,二者怎样更好地契合是经济社会学面临的问题。因此,科尔曼的“团体的理性行动”障碍重重,个人之间的理性互动换来的未必是整体的理性结果,个人理性的集合并非会延续为集体理性,用个人理性行动来解释社会理性行动仍存在困境。7 简要评述吉登斯对现代性后果的分析。【答案】(1)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或组织形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此后不同程度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他认为当代社会不过是现代性高度发展的产物,认为我们正进入一个高度现代性的时期,即反思性现代性。他将反思性看作晚期现代性的一个内在特征,并且试图用反思性现代性来化解现代与后现代之争。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